signal 澳門築蹟 signal

座落於西灣,1993年10月29日由當年訪澳葡國總統蘇亞雷斯主持剪彩,設計者為葡國雕塑藝術家拉果·亨利克。融和門由四根高40米的兩組支柱互勾而成,為鋼筋骨架,混凝土澆注,支柱表面鋪設黑色花崗岩及葡式碎石。

融和門在西灣堤畔對開海面60米處,雕塑設計抽象,包含天、地、水、力,表達和平、愛心,是1993年建成的第一座中葡友好紀念物。

*資料參考:澳門虛擬圖書館網站 https://bit.ly/2xFyQWb

澳門發電廠於1905年落成,為澳門提供電力服務超過一百年,於2013年6月4日停止運作,於2017年開始正式退役。發電廠的大煙囱是澳門地標之一,煙囱高101米,隨着發電廠退役,大煙囱亦於2017年開始拆卸。現時澳門主要供電方式為透過內地輸電,輸電量達到澳門總供電量的80%以上。

*資料參考: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CEM)網站、《澳門日報》、澳門能源業發展辦公室網站

前身為“永援中英學校”,1955年由天主教贖主會創辦。1986年校舍重建後易名為“陳瑞祺(永援)中學”,以紀念捐建校舍殷商陳經綸先生先嚴陳瑞祺先生,建築師為馬若龍。

學校大樓的建築風格與澳門其他校舍的風格甚為不同,設計具濃厚的聖母色彩,走在狹窄的得勝馬路時未必會留意抬頭觀看,反而在遠處就會欣賞到整座大樓的設計。

*資料參考:陳瑞琪(永援)中學網站

高園街十六至二十二號曾是一排四幢的公務員宿舍,有近60年歷史。四幢公務員宿舍由鋼筋混凝土結構建成,樓高三層,從正面看公務員宿舍的立面設計是20世紀初中期盛行的Art Deco藝術裝飾風格。

回歸後,特區政府為重塑大三巴歷史氛圍,縫合歷史環境紋理,分批拆除了這四幢建築。

*資料參考:澳門街道網、澳門文化遺產網站、正報

海事博物館是一所位於澳門媽閣廟前地1號,以海事及航海為主題的博物館。澳門曾於1919年設立海事及漁業博物館,但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因被空襲而閉館;其後當局在媽閣廟前地的一座葡萄牙特色建築物設立海事博物館,並於1987年對外開放予公眾參觀;1990年6月24,新展覽大樓正式落成並啟用至今。

博物館展館外形獨特,以「船」為設計概念,亦是澳門第一座以博物館功能而興建的建築物,是本澳博物館事業發展的重要標誌。主要展現昔日澳門漁民生活及澳門海事歷史,反映了澳門歷史與大海之間的密切聯繫。

*資料參考:澳門海事及水務局網站、澳門旅遊局網站

 

 

紅街市大樓,又稱提督街市(葡萄牙語:Mercado Municipal Almirante Lacerda)。由葡國建築師Júlio Alberto Basto於1934年計劃設計,1936年完工。整個建築風格是當時歐洲盛行的「裝飾藝術」,亦由於整個建築外牆都以紅磚鋪成,因而有紅街市這個名字。是澳門早期的現代建築物之一,被評定為澳門文化遺產(屬具建築藝術價值之樓宇)。

 

資料參考:《澳門》雜誌網站、澳門文化遺產網站

莉娜大廈是由著名建築師José Lei於1958至1959年間設計,是澳門當時第一座設有電梯的高層住宅樓宇。大廈每個單位都以複式設計,建築師獨具匠心,僅在複式單位的下層配置公共走廊作為連結,作為大廈居民出入之用,這使複式單位的上層可擁有更多的使用面積。
隨著二十世紀下半葉現代主義建築的誕生,莉娜大廈受到當時現代主義建築思潮原則和理念影響下設計而成,使其成為澳門第一代在現代主義思潮下誕生的獨特建築作品。其建築亦見證了澳門步入採用鋼筋混凝土、水泥和玻璃建築施工方法的時期。莉娜大廈曾被稱為澳門高層住宅建築史上的最佳典範,是二十世紀澳門建築界重要的革新案例。

目前,社會對莉娜大廈是否留存存在不同意見。

資料來源:

–     澳門日報《莉娜大廈有局限難活化》https://bit.ly/2Op1FxA

–     《留住莉娜大廈》https://bit.ly/2LtfehM

–     《澳門》雜誌網站:https://bit.ly/2uVxlCE

 

澳門第一個公眾室內體育館,原址原是陸軍球場,亦設有軍人作體能及戰爭技術訓練的設備。主要供駐澳葡國軍隊用以訓練軍人,或借予體育團體及學校練習及比賽之用。1979年林茂塘木屋區大火,澳葡政府在望廈陸軍球場設置臨時收容所安置數千火災居民。數年後,收容所改建為望廈平民新邨。而陸軍球場部分地段則在1980年代興建望廈體育館,於1983年2月26日正式落成啟用,直至2010年拆卸並開始重建工作。

望廈體育館曾被用作暑期活動報名處,相信出生於1990年代或之前的澳門人對其相當熟悉。

資料來源:綜合網絡資料

澳門公教中心建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座落於南灣大馬路和水坑尾交界,還未出現麥當勞的時候,公教中心是不少澳門人相約的地標之一。近年有團體正在草擬該建築物的重建計劃。

筷子基平民大廈,又稱筷子基平民坊。 於1981年建成,由葡裔建築師Manuel Vicente(韋先禮)和Paul Sanmarful於1979年設計。 大廈內是一個小型社區,配有衛生中心、托兒所、茶餐廳、小商店等設施,而兩排房屋中間的公園為公共空間。

以設計、功能及建築質量而言,筷子基平民大廈被譽為當時澳門、甚至東南亞地區最成功之社會房屋之一。 1995年,筷子基平民大廈取得亞洲建築師協會(ARCASIA)金獎。

而因應後期社會人口密度大大提高,這座大廈已於2010年完全清拆。

資料來源:http://www.macauzine.net/?action-viewnews-itemid-1149%26wd%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