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al 澳門街名小記 signal

千年利,又名喬治 • 錢納利,是著名英國書家George Chinnery的中文譯名。因他於年少時揮霍無度,欠債累累,而他口中常常提及要避開他醜陋的太太,19世紀初離開英國後去了印度,24年後再來到澳門,筆下多次繪畫澳門昔日風貌,如大三巴。澳葡政府後期將錢納利寓所所處的街道命名為千年利街。

.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雀仔園位於水坑尾街、崗陵街與東望洋新街之間,是一個依著松山山坡的街區。多年前原為城牆的邊緣部份,樹木茂密,很多雀鳥飛來飛去,前人常到這個地方打獵並有所獲,故有雀仔園之稱。

 

來源:網上資料整合

大堂街是一個本地人耳熟能詳的街名,而「大堂」這個名字的由來是指「主教座堂」,澳門這座歷史悠久的主教座堂原名為 「聖母誕辰主教座堂」。始建於1576年前,本為一幢小型木造的建築,經歷多年的風雨剝蝕(甲戌風災更令大堂兩個拱頂被颱風所毀,其後一直沒有修復而形成今天的平頂設計),至於葡文街名中的”Sé”意指「大教堂」,這個字的由來是”sede”,可解作「主教席」的意思。

大堂的其他名字:由於昔日華人稱教堂為廟,故曾名大廟,其前地亦即「大廟頂」。由於其位於一小斜坡上並面對南灣,故舊時婦女常眺望盼出海的夫君歸來,又名「望人寺」。

.

資料來源:網絡資料整合

厚望街,一條由塔石連接到羅利老馬路的街道。街名在1904年已經發佈。照中文字意,即「寄于厚大的希望」;而葡文街名Rua da Esperança中的Esperança亦是解作 「希望」和「預期」之意。

“Rua da Esperança”這個街名單單在Google上翻查一遍,已在葡萄牙多個地方找到很多相同的街道名字。然而我們相信,在城市每個角落,都保留著前人寄予的希望,只要我們繼續堅持奮鬥,定會撥開雲霧見青天。

.

資料來源:網絡資料整合

家辣堂街是在一九二八年將南灣花園部分園地開闢的,街名卻與聖羅撒學校內的聖家辣堂有關。

聖家辣堂於一六三一年由方濟各教會女修士創辦,供天主教之女子潛居晉修,成為澳門第一所天主教女子修道院,有如佛教之尼庵,故前人均稱之為“尼姑廟”,而教堂也只許婦女進堂祈禱。

這座教堂幾百年來歷經滄桑,葡萄牙重新脫離西班牙獨立時期,西班牙修女遭到驅逐及教堂被沒收;數次火劫後蕩然無存等事⋯⋯荒置直至一八二六年籌募重建。一九一九年,澳府改良路政,位於新馬路的聖羅撒女學堂要拆遷,乃將聖加辣堂之陸軍兵營遷徙,屋舍交還教會,由聖羅撒女修士接收,繼續開辦聖羅撒女學堂。

 

資料來源:

澳門雜誌:http://www.macauzine.net/?action-viewnews-itemid-721

澳門虛擬圖書館:http://www.macaudata.com/macaubook/macauserial/amfwz/html/088.htm

有超過160年歷史的伯多祿局長街(又稱白馬行,古時稱「醫院街」),是澳門第一條水泥馬路。昔日馬路的東端有一間聖辣法耶醫院(1569),故街道起初稱為「醫院街」。但居民認為醫院街的稱呼不太吉利。亦因當時此街道的渣甸洋行專營白馬牌威士忌,並豎起白馬標誌,居民就把其稱為白馬行。
1869年7月,昔日的政府正式公布該街為白馬行街。其後到1942年6月,議事公局為紀念曾任議事公局局長的伯多祿誕生100周年,便將白馬行街改名為伯多祿局長街。
伯多祿為生於澳卒於澳的“土生葡人”。早年求學聖若瑟修院,後入華政廳任翻譯。櫐至廳長。澳門更有一馬路名為“卑度路街”,其葡語名稱Pedro Nolasco。這位 “卑度路”與“伯多祿”實為一人。1882年11月15日,在其弟Miguel Aires da Silva的倡議下,當時總督決定將內港新填地一新闢道路命名為“卑度路街”。而這位倡議人,伯多祿的弟弟的名字也留在附近的一條街道上,便是“美基街”。而前醫院街—伯多祿局長街旁的醫院後街依然保留至今。
資料來源:
在澳門著名的「福隆新街」附近,有條名為「蓬萊新街」的道路。「蓬萊」這個詞在日常雖為鮮見,卻有著詩意一般的美麗解釋。
在曹操的一篇《秋胡行》中,有“願登泰華山,神人共遠遊。經歷昆崙山,到蓬萊。”這一段,詩中形容個神仙居住的、脫俗的地方。而蘇軾於1088年亦曾寫過“一一窗扉面水開,更於何處覓蓬萊。”,當中的“何處覓蓬萊”亦被香港歌手許冠傑寫在歌詞中-“仰望蓬萊所在 似被浮雲掩蓋⋯方知卻原來⋯方蓬萊就是愛”。據上文中簡略,「蓬萊」就是指一個仙塊,人所嚮往的烏托邦。
而這條街道的葡文街文為Rua do Bocage, “Bocage”的意思大意是指一片小園林,而這片清幽的小園林,可能就是從「蓬萊」一詞翻譯而成,亦可能是依據「福隆新街」這片開心之地而命名。
資料來源:網上資料整合
海角遊雲位於澳門半島東北角馬交石山東端。
不少本地人都只知道該處為「海角遊雲」,亦有人寫作「海角遊魂」,但較少人知道它的原名為「瑪利二世皇后眺望台」。
瑪麗亞二世曾是葡萄牙君主,亦是葡萄牙第二位女王。她曾於1845年11月20日 宣布澳門為自由港,及後派遣亞馬留到達澳門就任總督,推行殖民政策,自此葡萄牙得以實際管治澳門。
1955年,澳葡政府曾在該處豎立紀念碑,紀念澳門開埠四百周年,並於同年宣布   澳門為葡萄牙的海外省。同年10月,當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警告下,葡人連夜把紀念碑拆毀,現只留下遺跡。
而「海角遊魂」這個名字,據說是以前荷蘭艦隊侵襲澳門時,荷兵在現海角遊雲對面海邊登陸時遭到澳葡兵的炮彈擊中,船翻人亡。
之後,葡人稱此處為“地獄門檻”,時人亦稱之為“海角遊魂”。但由於這個名字令人心寒,後把「魂」換成「雲」字。
資料來源:
澳門虛擬圖書館:http://www.macaudata.com/macaubook/macauserial/amfwz/html/009.htm
「東方斜巷」現位於澳門市中心樞紐地帶,昔日也不比現今遜色。該街名曾為「監牢斜巷」,因為在民國初年以前,「澳門市牢」一直設在議事亭大樓內,但監牢不復存在後,澳葡政府認為此街名不雅,當1945年該處建立了一座名為東方大戲院後,街名因而改成為「東方斜巷」。
而東方大戲院出現前,該區已有幾間電影院。1910年,就在東方斜巷與新馬路交界的對面,澳門第一間播放映畫戲的戲院-域多利戲院投入運作,而這個戲院的特別之處,在於高掛於戲院正中的螢幕,螢幕的兩邊也設有觀眾席,除了看到映畫正面的位置之外,還可以用更平宜的票價買到只看反面的位置,這種佈局如今已是少見,域多利戲院於1971年結業,拆除後建為現在的大豐銀行。而另一間距離東方大戲院數十步的就是平安戲院,於1935年開業,1993年結業。
東方大戲院亦於1973年結業。
資料來源:

戀愛巷位於大三巴的身旁,面對著牌坊正面左邊的一條小巷,正因這個浪漫的名字,已為這道小石路帶來相當之多本地人及遊客到訪及拍照留念。

而這個街名的由來似乎還未有著確實的記載。在網絡上找到的一個說法,戀愛巷的葡文名稱為Travessa da Paixão,”Paixão”可解釋為迷戀和熱情,而面對牌坊正面右邊的另一條街-大三巴右街(Rua da Ressurreição)當中的 “Ressurreição”是「復活」的意思。因而有人認為這個 “Paixão”真實的意思可能跟對宗教的熱情有關。

如今這條小石路傍晚黃燈映照,氣氛甚是浪漫,戀愛巷這名字也是十分匹配的。

.
資料來源:澳門街道網
https://macaostreets.iacm.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