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al 城市記憶 signal

在城市的進程中,很多舊有的事物都正在逐漸消失。【城市記憶】將以相片的形式帶你看看過去與現在的對比。在大家對於過去的影像變得越加模糊之前,為澳門保存一份屬於城市的回憶。

【城市記憶】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天主之母教堂(即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聖保祿教堂於1602年開始修建,附屬於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大學──聖保祿學院。而「三巴」這個名字就是來自「聖保祿」的葡萄牙文(São Paulo)之譯音,前冠以“大”字,乃為區別另一座小三巴教堂。

 

2005年,大三巴牌坊與組成「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一同被正式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

 

備註:

*舊圖片來源為《瞬間五十年 – 澳門攝影學會紀實半世紀》

*文字資料來源於澳門文化遺產網

【城市記憶】米糙街

米糙街連接著板樟堂前地。這一帶自葡人定居以後,便成為了葡人的主要社區之一,直到近代,才重新容許華人在此聚居,五六十年代,由於新馬路和內港的發展,這裡更加盛極一時,到了九十年代才漸漸衰落。

該街現時接連著兩個著名地標 – 有四百年歷史的玫瑰聖母堂和平民食堂營地街市。

 

備註:舊圖片來源為《瞬間五十年 – 澳門攝影學會紀實半世紀》

【城市記憶】域多利戲院

1910年,澳門第一間專為放映電影而設的電影院 ─ 域多利戲院開張,標誌着澳門的電影放映商業活動的開始。在30年代率先引入有聲電影,轟動全澳,當時更一度改名為「域多利有聲電影戲院」氣勢非凡,而後來更發展為一所設備先進的娛樂綜合體,在佔地不大的建築內,除了原有的電影院外,更加設了茶樓、娛樂場、舞廳、酒店、西餐室、甚至是泳池等設施,當時不只是澳門知名,更是省號馳譽,號稱「不夜天娛樂場」。

 

備註:舊圖片來源為《瞬間五十年 – 澳門攝影學會紀實半世紀》

【城市記憶】太和石級

太和石級位於太和巷;而太和(Mata-tiger)的葡萄牙語意為「打死老虎」;Mata是kill(殺的意思),而tiger則是tiger(老虎的意思)。如果按推理解釋中文街名翻譯的話,打死了老虎不就是「太和」平了嗎?

 

備註:舊圖片來源為《瞬間五十年 – 澳門攝影學會紀實半世紀》

【城市記憶】大關斜巷

1685年清政府將港口局部對外開放,並成立了當時中國四大海關之一的粵海關,俗稱“大關”。澳門“關部行臺”乃粵海關總口之一,主理對外貿易事務,具體負責徵收關稅、稽察外國商船貿易及進入廣州事宜,大關斜巷亦因此得名。

 

備註:舊圖片來源為《瞬間五十年 – 澳門攝影學會紀實半世紀》

【城市記憶-大三巴哪吒廟】

大三巴哪吒廟位於牌坊右側,為澳門現存兩座哪吒廟之一。大三巴哪吒廟常被視為澳門中西文化和恰相處之象徵,2005年成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

創建於1888年,改建於清光緒廿七年。建廟前,澳門瘟疫流行,死人無數,該區坊眾以本區並無神廟壓邪,乃與柿山坊眾商議,擬請柿山之哪吒神來大三巴,建廟奉祀,但遭反對,屢洽不果,於是自行建廟。

哪吒廟與大三巴牌坊同在一山坡上,依附在舊城牆一側,建築深8.4米,寬4.51米,為兩進式建築,但中間沒有天井,是傳統中式廟宇中較罕見的例子。
備註:舊相部分為網絡來源

【城市記憶 】加思欄花園

加思欄花園(又名南灣花園),位於澳門東望洋新街以及兵營斜巷交界,是澳門第一座公園。因毗鄰昔日加思欄兵營,故通常被稱為加思欄花園。
加思欄花園中的加思欄一詞來源自葡文S.Francisco(亦可譯作聖方濟各)。1508年,西班牙方濟各會在此地設立修道院,其名正是聖方濟各。1861年修道院被拆卸,並興建了加思欄兵營,毗連則改建成對外開放的花園。

以現代的翻譯準則來說,「S. Francisco」幾乎不可能譯為「加思欄」。據史料記載,於明末清初時期左右,有一名中國官員到澳門作視察,並由一名懂中文的葡萄牙神父作翻譯。當巡至聖方濟各修道院時,中國官員詢問該地名,該神父則以音譯讀出「法欄思加」四字,及後寫出來時又將「法」字略去,成了「欄思加」。但西方書寫習慣(左至右)與當時中國漢字(右至左)的排序不同,故中國官員就誤認為是「加思欄」了。

 

備註:舊相部分為網絡來源

【城市記憶 】歐華利石像

 

歐華利是首位來華的葡萄牙航海家,於1513年時抵埗古稱「屯門澳」之地,即今香港大嶼山附近。當時明朝官員拒絕歐華利登岸,但歐華利在船上與華人進行貿易,且收穫甚豐。

 歐華利雖不獲批准登陸,但仍在岸上豎立一根石製「發現柱」,以表示葡萄牙人「發現」了這個地方。後來其兒子病歿,歐華利亦客死於此,兩父子的屍骨被同行的葡人埋於屯門澳的「發現柱」下。事隔多年,原本的石柱早已不知散落何處,但澳葡政府為紀念歐華利,便在南灣街政府大樓的正對位置,矗立歐華利石像,而石像身後之柱,就是模仿當年的「發現柱」。

 

備註:舊相部分為網絡來源

【城市記憶 】新馬路國慶牌樓新舊對比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至七十年代中期,每年的國慶節,在新馬路、海傍區、議事亭前地,都蓋搭牌樓,社團、機構的門面也蓋掛巨幅彩牌,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到處是喜氣洋洋的歡樂景象。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牌樓主題鮮明。海傍區的兩個牌樓分別顯示工業和農業的建設成就:新馬路中的輕工建設、南灣和新馬路口的文藝百花齊放;是國慶節市民、遊客拍照的集中地。

後來道路上車輛日多,交通壓力日增,牌樓漸漸減少,其中議事亭前地、郵政局門前、殷皇子大馬路、司打口以及新馬路的牌樓還保留了一段長時間。1970年後,國慶牌樓漸漸淡出澳門街頭。

 

備註:舊相部分為網上來源

 

【城市記憶 】八角亭圖書館

八角亭圖書館是澳門第一間中文圖書館和最早開放的公共圖書館,其通稱乃因其八角形的亭形建築而來。由於圖書館的中西合璧建築與歷史價值,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參觀。

八角亭圖書館是現今極少數仍使用杜氏圖書分類法的華人圖書館之一,其藏書 2 萬冊,另尚有 1.5 萬冊存放於澳門中華總商會的書庫,其收藏報刊達 90 多種,當中以中文報刊為主。

 

備註:舊相部分為網絡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