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就是有一層三層樓高的建築。 在十七世紀初,鹽里附近有個叫「新花園」的地方,曾經有一座花園洋房,內種植花草樹木,飼養鳥猴,主人是位荷蘭人。而附近只有這幢洋樓是三層高的,鶴立雞群,令人矚目,前人稱之為「三層樓」。 多年後,新花園人去樓空,由新花園變成了爛花園,至今這幢三層洋樓已經消失,附近一帶面貌全非,令人無法想像當年之奢華景像。 . 資料來源:澳門虛擬圖書館 http://www.macaudata.com/macaubook/macauserial/amfwz/html/037.htm 顧名思義就是有一層三層樓高的建築。 在十七世紀初,鹽里附近有個叫「新花園」的地方,曾經有一座花園洋房,內種植花草樹木,飼養鳥猴,主人是位荷蘭人。而附近只有這幢洋樓是三層高的,鶴立雞群,令人矚目,前人稱之為「三層樓」。 多年後,新花園人去樓空,由新花園變成了爛花園,至今這幢三層洋樓已經消失,附近一帶面貌全非,令人無法想像當年之奢華景像。 . 資料來源:澳門虛擬圖書館 http://www.macaudata.com/macaubook/macauserial/amfwz/html/037.htm
此圍位於沙梨頭海邊街和麻子街之間的小巷,二字發音[染移],古時候的木門裡面有一道橫杆,當關門時把橫杆穿插在門兩邊的木圈,門在外面就無法推開,也叫做 「門閂」。功能類似現代的門鎖。 在Google地圖中鳥瞰望至該位置,現在的樣子也恰似門的兩邊和一條橫扞,但畢竟時日已久,未知這個名字跟街道樣貌有否關係。而Tranca在葡文的翻譯中也作門鎖的意思。 . 資料來源:網上資料整理 此圍位於沙梨頭海邊街和麻子街之間的小巷,二字發音[染移],古時候的木門裡面有一道橫杆,當關門時把橫杆穿插在門兩邊的木圈,門在外面就無法推開,也叫做 「門閂」。功能類似現代的門鎖。 在Google地圖中鳥瞰望至該位置,現在的樣子也恰似門的兩邊和一條橫扞,但畢竟時日已久,未知這個名字跟街道樣貌有否關係。而Tranca在葡文的翻譯中也作門鎖的意思。 . 資料來源:網上資料整理
龍嵩街由早期到現在都是一條重要的街道,而這個街名的由來,有人認為因為這條街道像龍脊一樣十分重要因而得名。實情是因為在龍嵩街沿路走上去的聖奧斯定堂(Igreja de São Agostinho),教堂早於1586年由來澳傳教的西班牙奧斯定會修士建立,原為會院及恩寵 之母小堂,當時的教堂建築十分簡陋,教士們更以蒲葵葉來覆蓋屋頂來遮擋風雨。早期時教堂亦被華人稱為廟,因為教堂屋頂的蒲葵葉終日隨風飛揚,人們望到時,覺得跟龍鬚很像,因此教堂亦有「龍鬚廟」及「龍嵩廟」之稱。 「龍嵩街」就因而得名。 資料來源:網上資料整理 龍嵩街由早期到現在都是一條重要的街道,而這個街名的由來,有人認為因為這條街道像龍脊一樣十分重要因而得名。實情是因為在龍嵩街沿路走上去的聖奧斯定堂(Igreja de São Agostinho),教堂早於1586年由來澳傳教的西班牙奧斯定會修士建立,原為會院及恩寵 之母小堂,當時的教堂建築十分簡陋,教士們更以蒲葵葉來覆蓋屋頂來遮擋風雨。早期時教堂亦被華人稱為廟,因為教堂屋頂的蒲葵葉終日隨風飛揚,人們望到時,覺得跟龍鬚很像,因此教堂亦有「龍鬚廟」及「龍嵩廟」之稱。 「龍嵩街」就因而得名。 資料來源:網上資料整理
在沙欄仔往聖安多尼堂的斜路中,有一條小道-煩懣圍(煩懣里)。它的葡文街名Pátio do Desgosto, 也譯作「心碎」的意思。 據歷史資料得知,沙欄仔的名稱由來是因為往時這裡是一條由沙自然沖積而成的小欄,分開了北面的北灣和南面的淺灣,古有沙欄仔之稱。 這個位於沙欄仔邊的一條小里,不知是否因為隔開了南北兩灣的小沙欄而被命名了這個淒美的名字。而另一個可能性,這個沙欄仔一帶曾經是個岸灘,附近有名為「船錨」、「快艇頭」、「渡船」等街或里…… 而煩懣圍的另一個可能性就是那些看著在渡頭上越漂越遠的親人,和他們那顆碎了的心。 現在這條小路,只是公共廁所的入口。 資料來源:網上資料整理 在沙欄仔往聖安多尼堂的斜路中,有一條小道-煩懣圍(煩懣里)。它的葡文街名Pátio do Desgosto, 也譯作「心碎」的意思。 據歷史資料得知,沙欄仔的名稱由來是因為往時這裡是一條由沙自然沖積而成的小欄,分開了北面的北灣和南面的淺灣,古有沙欄仔之稱。 這個位於沙欄仔邊的一條小里,不知是否因為隔開了南北兩灣的小沙欄而被命名了這個淒美的名字。而另一個可能性,這個沙欄仔一帶曾經是個岸灘,附近有名為「船錨」、「快艇頭」、「渡船」等街或里…… 而煩懣圍的另一個可能性就是那些看著在渡頭上越漂越遠的親人,和他們那顆碎了的心。 現在這條小路,只是公共廁所的入口。 資料來源:網上資料整理
十九世紀50年代初,一段不堪回想的事蹟在澳門萌芽。由外國人及澳門人組成的人口販賣公司把一些被迫簽下近10年賣身契的華人,途經澳門送到南美洲從事體力勞動之工作,他們在送去上船前就是被困於現在的聚龍里(苦力圍)一帶。由於環境惡劣,無數人在抵達南美之前已經死於被困的建築物或船上,大部分更未能在工作合約完成之時回鄉。而這個非法事業至1873年才被澳葡政府制止。 資料來源:澳門月刊 http://macaumonthly.net/Article/Print.asp?ArticleID=210432 十九世紀50年代初,一段不堪回想的事蹟在澳門萌芽。由外國人及澳門人組成的人口販賣公司把一些被迫簽下近10年賣身契的華人,途經澳門送到南美洲從事體力勞動之工作,他們在送去上船前就是被困於現在的聚龍里(苦力圍)一帶。由於環境惡劣,無數人在抵達南美之前已經死於被困的建築物或船上,大部分更未能在工作合約完成之時回鄉。而這個非法事業至1873年才被澳葡政府制止。 資料來源:澳門月刊 http://macaumonthly.net/Article/Print.asp?ArticleID=210432
【澳門街名小記 】水坑尾 Rua do Campo 水坑尾現為澳門中區的交通樞紐地帶,很久以前, 這條街道昔日位於的柿山(大炮台所在之小山)和松山之間, 下雨時,雨水會由兩山中央的山坡順勢流至南灣一帶 並於該處匯聚,因而有「水坑尾」之稱。 資料來源:澳門虛擬圖書館 http://www.macaudata.com/macaubook/book141/html/06101.htm 【澳門街名小記 】水坑尾 Rua do Campo 水坑尾現為澳門中區的交通樞紐地帶,很久以前, 這條街道昔日位於的柿山(大炮台所在之小山)和松山之間, 下雨時,雨水會由兩山中央的山坡順勢流至南灣一帶 並於該處匯聚,因而有「水坑尾」之稱。 資料來源:澳門虛擬圖書館 http://www.macaudata.com/macaubook/book141/html/06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