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al signal

      疫情下各行業大受打擊,有老店逆境中探討創新經營模式。

A4logo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經濟民生的影響,澳門特區政府公佈了一系列經濟援助措施,紓緩居民及各行各業的經濟壓力,包括多項減免稅項、加發醫療券及推出電子消費券、增加中小企緩助貸款等。

      困境下更需齊心與堅強,我們始終堅信疫情總會過去。

 

#堅持不懈 #齊心抗疫 #必須堅持,避免聚集,記得洗手 #戴好口罩,健康聲明,減少出境

 

 

▍攝影:陳顯耀

*圖片使用已獲授權 | 轉載時請註明出處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 請勿用於商業用途

*資料參考: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網站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

WeChat 圖片_20200330095246logo

春冬之交,天氣多變,記得以往這時節,醫院總是人滿為患,坐着的都是感冒或感染流感的大人和小孩。醫生總是語重心長地建議,要注意天氣,添衣排汗都要及時,着凉汗濕是常有的事,注意個人免疫力和衞生安全,才能護己護人。

這些都是老掉牙的醫囑了,只是正如出門時看天氣報告,轉涼添衣、下雨帶傘,還不是人人都習慣,總是想當然地憑感覺,甚至心存僥倖,覺得一切與己無關。

是的,雲過有晴天,雨後見彩虹,但倘若不小心應對,到陽光正好時,說不定我們還得躺在床上為疾病和輕視危險而付上代價……

防疫又到了關鍵時刻,抬頭看看,整個地球仍是愁雲慘霧,因此請不要鬆懈,還是要好好地照顧自己和家人,防疫的注意事項一點也不能少做。能留在家中,就請留在家中。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

      自疫情發生以來,澳門特區政府日以繼夜從全球採購口罩至今近四千萬個,本澳今日取得的成果,很大因素來自口罩的保護。

A1logo
澳門特區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保障口罩供應

      為保障市民健康,特區政府推出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讓每位合資格人士可持居民身份證或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到指定售賣地點購買10個口罩,10日後可再次購買,每10個口罩售價為澳門幣8元,計劃實施至今已經到第七輪,第八輪口罩保障計劃亦保證可供應予居民。

A2logo
市民有序排隊購買口罩
A3logo
社團與政府合作,提供售賣口罩服務。

#堅持不懈 #齊心抗疫 #必須堅持,避免聚集,記得洗手 #戴好口罩,健康聲明,減少出境

 

▍攝影:陳顯耀

*圖片使用已獲授權 | 轉載時請註明出處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 請勿用於商業用途

*資料參考: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網站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

      逆行而上的醫護人員、緊守崗位的工作者、以及背後默默付出的每一個人,一點一滴點亮這座小城……

A5logo
為保障乘客健康,每輛巴士到站後清潔員馬上為巴士消毒

      我們始終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降臨”願疫情早日消散,願世界重歸美好。

#致敬所有默默付出的您們

#堅持不懈 #齊心抗疫 #必須堅持,避免聚集,記得洗手 #戴好口罩,健康聲明,減少出境

 

▍攝影:陳顯耀

*圖片使用已獲授權 | 轉載時請註明出處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 請勿用於商業用途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

       “人生要做自己喜歡的事,要珍惜這難能可貴的機會”,林偉儀(Joan)分享道。2018年,林偉儀(Joan)獲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實習計劃”實習人員,到哥斯達黎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辦事處加入文化保育部門,深入了解當地民族文化,參與國際項目工作,也遊歷遍哥斯達黎加的珍貴自然資源,花了一年“打工實習旅行”,收穫了無價的寶貴人生經驗。

A1logo
林偉儀(Joan)參加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實習計劃”

 

走訪哥斯達黎加“探索之旅”

       為了讓澳門青年拓展國際視野,從工作歷練中促進專業成長,澳門人才發展委員會與澳門基金會合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實習計劃”,讓澳門青年有機會走向世界,前往國際組織工作學習。

       畢業於澳門大學英文專業的林偉儀(Joan),曾任小學教師,其後於西班牙留學,學習西班牙文和修讀藝術課程。Joan在西班牙讀書時接觸了許多拉丁美洲文化,便對拉丁美洲這片土地和文化產生了興趣,她亦希望藉機會增進西班牙文,於是報名參加UNESCO實習計劃。

       收到錄取通知時,Joan正在挪威打工換宿。她說這次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實習計劃是我在西班牙讀書時報名的,家人都很支持,但哥哥比較擔心我,因為正常以我的資歷在澳門可以找到更高薪酬的工作,他擔心我可能會浪費自己的青春。但我反而認為,人不應太著眼於金錢而忽略了可以學到的經驗,因為此計劃可讓澳門的年輕人擴闊眼界。”於是Joan從2018年10月開始,展開了哥斯達黎加“探索之旅”。

A2
Joan到哥斯達黎加,進行為期一年實習。(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不少人說哥斯達黎加“險”,Joan分享說:“到達哥斯達黎加後一下飛機問當地人借Wi-Fi時,那位當地人告誡我不要留太多時間在聖荷西(哥斯達黎加首都),指那裡好危險,也說不要到加納比海那邊,因為那邊有黑人、殺手等等,他一輩子都沒去過。當聽到這些時,我呆了一下,因我正正便是在聖荷西實習,但熟習環境之後,我也還是有去加納比海。我認為可以聽別人的勸誡,但亦不要過分緊張,自己要有小心意識,無論去什麼地方旅遊都應是這樣。”

A3
Joan與UNESCO不同國家的同事共事,獲益良多。(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Joan起初不太習慣哥斯達黎加的氣候和飲食文化,當地有半年是旱季,水資源短缺,她說:“我住的地方沒有水供應,想像一下如果在澳門沒水的話,感覺會‘天崩地裂’,但當地居民已習以為常。後來我便去了朋友那區,暫住了半年。”當地飲食以豆類和炸物為主,Joan笑言每餐都在吃豆:“要不是雞翼豆飯,便是魚豆飯……都是差不多的東西,有時也會吃到沒新意。但令我印象深刻的美食叫‘YUCA’,是炸木薯。當地有不少華人,其中有不少人說廣東話;當地也有賣‘廣東炒飯’,但和我們平常見到的不同,會在炒飯中放更多油。我住在當地人的家裡時,都會和他們作飲食文化上的‘交換’——例如早上我會吃麵,他們喝咖啡,後來他們也開始嘗試吃麵。當地人對亞洲的認識不多,在當地我會擔當旅遊大使,推廣澳門的世界文化遺產,讓他們知道澳門是一個可愛的地方,有自己獨特的文化。”

感受多元文化

       Joan加入UNESCO文化保育部門後,首先進行了一系列的線上培訓,包括安全知識、男女平等、國籍平等、機密保障管理等。她說:“我的第一個任務是翻譯文件‘Presentation 1980 SoA Costa Rica’,將英文翻譯為西班牙文,有一定難度,但也因此學會了很多新的生字、用法和專業術語。之後我也做了整理小冊子的工作,要研讀不同公約的資料,又學做設計,把資料匯成幾頁的小冊子,在不同的中美洲國家發佈,讓我覺得很有成功感。”

A4
為籌備“原住民電影夜”,Joan兩天內和同事一起看了一百多部原住民電影。(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19年是“國際土著語言年”,Joan搜集了有關中美洲的土著居民數據,如領土範圍、留守土著人數、土著說母語的人數、土語滅絕數量……經過搜集工作,Joan說原來中美洲還有很多土著語言:“如危地馬拉就有22種土著語言,以我所知有些地方還會用叫聲去傳遞訊息,我寫了數份有關土著語言的報告。當地很多人已使用西班牙語,原住民語言已慢慢沒落,為了加強語言的文化保育,當地還設有使用原住民語言的醫院,實行雙語系的方式,令人關注語言的文化保育。”

A5
UNESCO舉辦的展覽“¿Qué llevabas puesto?”(當時我穿什麼衣服),讓Joan了解到中美洲的男女不平等狀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實習期間,Joan參與了UNESCO舉行的原住民電影夜,令她非常難忘,因她和同事日以繼夜地在兩日內看了一百多部原住民電影:“雖然電影都以短片為主,但因為同事不會西班牙文,所以要翻譯給他們聽。那時上班在看,下班也在看,篩選出來的電影交給西班牙文化協會評核,最後選出了七部電影對外發佈。”

A6
參與了防止性別暴力遊行的Joan,登上了UNESCO的Semanario Universidad頭版。(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Joan也感受到當地兩性的不平等,女性被男性侵犯或遭受性騷擾行為後,總是會批判女性不檢點,衣著暴露引人犯罪。Joan參加了 UNESCO舉辦的展覽“¿Qué llevabas puesto?”(當時我穿什麼衣服),展覽展出了男性對女生做出淫穢行為時女性所穿的衣服,那些衣服都是再平常不過的穿著。她體會到,原來中美洲的男女不平等狀況十分嚴重。後來,她有機會和UNESCO一起參與了防止性別暴力遊行,隔天還登上了UNESCO的Semanario Universidad頭版。她指UNESCO也在2030年的議程中定下了目標,希望推動世界做到兩性平等。

擁抱自然,挑戰自我

       哥斯達黎加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Joan本身對大自然非常熱愛,她趁著工餘時間到各地旅遊,也當起保育義工,跟著當地團體去淨灘。Joan說:“當地的海龜有幾千萬隻,但有很多都遭到被塑膠吸管插喉而死亡。淨灘最大規模一次是有五輛遊覽車的義工,短時間內隨手便可撿獲超過一百公斤的垃圾,垃圾主要都是塑膠,很多垃圾都是從海裡飄來。撿垃圾雖‘治標不治本’,但我認為至少在局部上有幫助,也可以增加大眾對使用一次性垃圾危害的重視。當地對環保比較注重,社區裡大多都不用塑膠吸管,或是用竹吸管代替;還會用回收的樽蓋在海灘上建路,讓殘疾人士都可以行沙灘;也有回收1.5升膠水樽作為建材,塑膠有不同顏色,還起到裝飾作用。相比當地,我認為無論是環保教育還是措施上,澳門都應該要更著重和加強。”

A7
工餘時間Joan會當保育義工,跟著當地團體淨灘。(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哥斯達黎加,Joan遊歷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她爬上了哥斯達黎加的最高峰——奇里波峰(Chirripó)。她回憶說難忘山路難行:“哥斯達黎加的雨季下雨時間很長,那時適逢雨季,於是我們凌晨三點摸黑上山,希望能有一絲機會看到日出,雖然最後還是看不到,但看見一絲曙光已經覺得很興奮。在雨季雖然很少人去爬山,可是也會有在雨季才看到的瀑布風景,我還帶了澳門特區區旗到山上舉著拍照留念,爬山全程花了十幾小時,下山時已經天黑了,黑到連旅館都關門了,但卻是一次很值得的旅程。”

A8
Joan登上了哥斯達黎加的最高峰——奇里波峰(Chirripó)(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Joan常常會到野外露營,她曾在海邊露營,遇到海龜經過帳棚外,並親眼看到了海龜生蛋的過程;也曾看過樹懶在路邊電線桿爬行、透明的藍腳青蛙、毒蛇、蟬脫殼,看盡了許多在亞洲看不見的動物。

       除了將美景盡收眼底之外,Joan也喜歡用畫筆作記錄,在當地取材,以動物、植物作畫。在離開前的最後一個月,她在哥斯達黎加舉辦了人生第一個水彩畫展。經過這一年,Joan坦言獲益良多:“我認為人生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常常覺得自己不行,但經歷了這一年,我相信我都可以,我創造了自己的價值。”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合作單位:人才發展委員會logo-output-02人才發展委員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

      電子音樂過去被認為是地下音樂,屬於流行次文化,不過近年已逐漸走向主流,隨著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電子音樂節舉行,往往吸引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參加。究竟甚麼是電子音樂?為甚麼電音文化有如此強大的魅力?

A1logo
DJ IMK(左)與“排長”林偉雄同是電音發燒友

      本地DJ與資深音樂人“排長”林偉雄與葉特恩(DJ IMK)同是電音發燒友,二人一拍即合,於2019年創立“DIWA DJ Studio低窪電音”,致力發掘有潛質的新晉DJ,並安排演出機會給他們,冀吸引更多人關注電音,共同推動電音文化的發展。

 

創立DJ工作室

      “排長”林偉雄是資深音樂人,曾監製過本地不少原創音樂作品專輯,近年專注製作以EDM(電音)曲風為主的作品,並在網上發佈,收穫不少好評。2016年,他赴台灣跟隨著名DJ VONIK學習當DJ的技巧,令他對EDM曲風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學成歸來後,他以EDM曲風的作品入選文化局的“原創歌曲專輯製作補助計劃”,更堅定了自己創作EDM的決心。

A2logo
“排長”林偉雄近年專注製作以EDM為主的作品

      DJ IMK是港澳人氣電音團隊“DJ ZONE”成員之一,自2005年加入DJ行列,多次策劃各式電音派對,除了台前演出,亦會在幕後做混音、電子舞曲製作,擅長House、Electro、Trance、Hands Up等風格。2016年,他正式開班授課,至今有超過七十名學員。

A3logo
DJ IMK除了台前演出,亦會做幕後混音、電子舞曲製作。

      談到合作緣起,排長表示:“因在網上看到DJ IMK開班授課,便主動聯絡對方。由於大家對電音都很熱愛,理念相近,便決定一起創立工作室。”DJ IMK過去一直以私人身分開班,多年前已想設立工作室,令教學效果更佳,“一直以來玩電音比較小眾,但我相信只要做好教育和推廣的工作,會有更多年輕人願意加入,一同壯大這個圈子。”

      踏出創業的第一步從來不易,二人指雖然早已有創立工作室的想法,但真正找到觸發點,還是在國華戲院商場找到地方落戶,“還有最高興是得到一些專業前輩和負責人的支持,讓我們決心以更專業的態度進行教學工作,培育更多DJ人才。”開業至今,低窪電音每月都會舉辦一場名為“低窪供電派對”的演出,讓學員得到實踐的表演機會。二人表示,DIWA,中譯“低窪”,澳門位處低窪地區,海拔高度低於五米的地方佔37.5%,世界排名第七,低窪有澳門本土之意。而電音演出團隊定名為“低窪供電組”,意指在低潮時,用電子音樂“供電”,提供正能量,這是DIWA(低窪)的核心理念。

A4_模糊
低窪電音每月舉辦低窪供電派對,讓學員得到實踐的表演機會。(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當年輕人愛上電音

      隨著網絡文化興起,外國專業DJ的捽碟表演在網絡上瘋傳,不少年輕人有意爭相模仿。DJ IMK在2016年開班授課,冀培訓出更多喜歡電音文化的DJ,“當時在網上宣佈開班,沒想到反應熱烈,很快便收到第一批學生。開班至今,已教了超過七十名學員,主要以大學生或社會新鮮人為主,亦有只有八、九歲的小朋友。不少人希望透過學習,冀深入了解電音文化,領會DJ表演的技巧。”

A5
不少年輕人有興趣學習電音(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教學以外,DJ IMK亦致力為有潛質的學員爭取表演機會。每月舉行的低窪供電派對,DJ IMK都會帶上六、七名學員到場表演,“每位學員都會有一個小時的演出機會,雖然他們經驗尚淺,但只要用心準備和敢於接受挑戰,都能收穫不少支持的歡呼聲。”

A6
小朋友也想學電音(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DJ IMK既是表演者,也是一位導師。他坦言享受教學工作,希望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全數教授給學員,“當看到學生對電音有興趣,態度積極,我亦會變得更認真起來。雖然學員未來是否能朝專業化方向發展,還言之尚早,但只要不斷練習,未來一定會有進步和提升的空間。”

 

電音變出無窮可能

      對於電音文化的魅力,排長和DJ IMK各有不同的想法。DJ IMK認為電音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它的無限可能性,“每次用電音作曲,都可以玩出很多不同的變化,令人耳目一新。”

A7
DJ IMK認為電音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它的無限可能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排長則表示:“港澳音樂市場上充斥很多大路情歌,相對來說,EDM曲風作品比較小眾,亦容易帶給樂迷新鮮感。其實在澳門玩音樂,無需要太刻意迎合主流,只要做好自己喜歡的音樂風格就得,人人都可以在創作上別樹一幟。此外,對比流行音樂,電音不受地域限制,更易推向國際市場。”

A8logo
林偉雄認為電音不受地域限制,更易推向國際市場。

      談到本地電音發展情況,二人表示雖然本地電音發展進程緩慢,但隨著澳門變得越來越國際化,電音市場亦有望打開,“不排除未來澳門會有更多邀請本地乃至外地的DJ駐場表演的機會,本地DJ亦可在外地音樂節多展現自己,提高知名度,繼而推動電音文化的發展。”

A9
隨著澳門變得越來越國際化,電音市場亦有望打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

 

WeChat 圖片_20200323100616logo

一切的恐懼都來自太多未知,無法估量的損失,難以防備的危險,讓我們失去了對明日的憧憬,沒有了生活的樂趣……當焦慮感和失落感襲來,最好的方式還是回到書本上,從前人的經驗之中尋找信心和希望。

其實,近年我們也不是沒有碰到過疫症影響健康和生活的情況,很多人因為流感擴散而被逼停課,全家感染發病時有發生。記得2016年的3月,家裡因擔心孩子患流感而主動去接種疫苗,結果兩周後他還是感染了,接下來就是家裡一個一個人倒下,全家都發燒躺在床上無力活動。而當時,有為數不少的家庭都在面對這樣的局面,新聞就不時通報有校園出現集體感染……

這些記憶只說明了,今天人類的環境隨着氣候變化,已經給我們帶來了嚴重影響,世界在注重環境保護的同時,每一個人都必須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更注重個人衛生,勤洗手、有病的時候要及時就醫,用所有的辦法避免把病菌傳給他人。世界衛生組織對幾乎所有的嚴重傳染病,提供的防疫指引都離不開這些內容。

有些時候,往往就是有一兩個缺乏照顧或自理能力,最終導致傳染病在他們所在環境中擴散。疫情永遠是可怕的,但事實證明我們有足夠的適應力和抵抗力與病毒、病菌共存。沒有想像的好,那就繼續培養好自己的衛生習慣,利己利人;沒有想像的壞,那就繼續在家堅守,配合防疫。人類有足夠的智慧對抗任何天敵,疫苗和特效藥終究是會到來的……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

        聾人及聽障人士以手代口傳情達意,不懂手語的人有時難以理解,彷彿身處兩個世界。為了打破隔膜,進一步完善無障礙資訊服務,澳門聾人協會近年先後與多個政府部門合作,推出“手語視像翻譯服務”,搭建聾人及健聽人士的交流橋樑,合力構建共融社會。

A1logo
(左起)聾人服務中心主任陳燕文與手語翻譯員黎文遠、楊嘉輝接受訪問。

        聾人協會一直致力推動手語教育、培訓、研究、翻譯等服務,並積極尋求政府及社會各界的支持,推廣澳門手語的發展。為協助聾人及聽障人士解決所需,聾人協會早在1994年已推出手語翻譯服務,目前共提供個別手語翻譯、公眾手語翻譯、24小時緊急手語翻譯、新聞手語翻譯等服務,滿足社會上不同所需。

 

視像通訊即時翻譯

        為方便與聾人及聽障人士溝通,從而提供適切服務和協助,聾人協會近年遂想到借助科技,利用視像通訊提供即時手語翻譯服務,剛好在社會工作局推動及支持下發展“手語視像翻譯服務”,並先後再與警察總局、海關等多個政府部門合作推行。當遇到聾人、聽障或語言障礙人士求助或表達意見,在得到當事人的同意下,前線人員可即時透過網絡電子平台,與聾人協會的當值人員進行實時的手語視像翻譯服務,讓前線人員了解當事人的訴求,並盡快處理。此外,聾人也可利用自身的視像電話聯絡聾人協會,尋求手語視像翻譯服務的協助。

A2logo
疫情期間,使用“視像手語翻譯服務”,可減少外出與聚集。

        聾人協會轄下的聾人服務中心主任陳燕文表示,“據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第21條指出,應當採取一切適當措施,確保殘疾人能夠行使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包括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通過自行選擇的一切交流形式,尋求、接受、傳遞資訊和思想的自由。因此,聾人協會持續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和合作,提供手語視像翻譯服務,以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以配合社會無障礙發展。”

A3
聾人協會走入校園推廣手語(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陳燕文指出,為配合特區政府“減少外出、避免聚集”的呼籲,聾人服務中心在疫情期間以視像方式提供手語翻譯服務,確保聾人及聽障人士準確獲取衛生保健的訊息。與此同時,世界聾人聯合會(WFD)和世界手語傳譯員協會(WASLI)發表《關於在控制冠狀病毒期間獲得衛生服務》聯合聲明,提醒我們需要保護手語翻譯員專業服務提供上的健康與安全性,並建議遠程/遠距離翻譯也是可行的,有助推動手語視像翻譯服務。此外,聾人服務中心還製作了短片,呼籲有需要人士使用手語視像翻譯,為社會齊心抗疫出一分力!

 

確保接收準確資訊

        談到手語視像翻譯服務的使用情況,陳燕文坦言整體上來說尚算理想,但仍有不少可改善的地方,“因涉及科技,一些聾人在使用視像翻譯的習慣上不太適應;此外,亦有意見指出,一些前線人員亦未適應這種新服務,以為聾人拿出視像電話是為了錄影而加以阻止;還有就是網絡覆蓋強弱問題,也會影響到整個手語翻譯服務的效果。不過相信隨著未來反覆使用和檢討,服務質量會不斷完善。”

A4ys
聾人協會提供公眾手語翻譯(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據陳燕文介紹,聾人服務中心目前共有九位全職手語翻譯員,除了要輪流值班,提供不同類型的手語翻譯服務外,亦兼任一些文書及行政工作,壓力不少。她指出,中心重視手語翻譯服務的品質,因此會定期安排同事進行在職培訓,藉以加強專業能力。

A5
聾人協會致力做好手語推廣和教育工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聾人及聽障人士較難接收社會主流資訊,因為一般媒體沒有設手語翻譯,即使附設字幕,聾人也未必完全理解。而視像翻譯,是他們有效接收資訊的途徑之一。隨著社會各界對無障礙需求的重視,未來使用視像翻譯的機會也越來越多,而手語翻譯員要面對的挑戰也更大。”陳燕文表示,聾人服務中心會繼續完善在職培訓機制,亦會加強與外地不同社服機構合作,提升手語翻譯服務的水平。

 

手語翻譯活學活用

        黎文遠和楊嘉輝是聾人服務中心的全職手語翻譯員,二人擁有豐富的手語翻譯經驗,此外,近年他們亦積極參與手語視像翻譯服務,以協助聾人及聽障人士解決所需。

A6logo
黎文遠示範手語翻譯

        黎文遠於2004年加入澳門聾人協會,成為手語翻譯員。他說:“入職前,曾接觸過一些簡單的手語,沒想過能成為一位手語翻譯員。還記得面試時,面試官要求我看完一段新聞後,需馬上覆述內容出來,以及嘗試用簡單的手語表達句子,一點也不容易。自加入協會後,我在學習過程中了解手語對這群體的重要性以及建立了對手語翻譯的濃厚興趣,在工作中反覆嘗試與練習,明白學習手語需要活學活用。”

A7logo
楊嘉輝示範手語翻譯

        社工專業出身的楊嘉輝,於2013年加入聾人協會當社工,在機緣及興趣的牽引下於兩年後轉職成為手語翻譯員。他表示:“當社工期間已開始學習手語,嘗試與聾人溝通,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興趣。學手語一定要主動,我除了接受中心的在職培訓外,亦會主動向會手語的聾人多請教,他們就是活生生的字典!”

A8
台灣導師來澳為聾人協會進行培訓(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聾人協會提供的手語視像翻譯服務,讓手語翻譯員以視像會議軟件與聾人及聽障人士進行視像手語翻譯。對此,二人表示手語視像翻譯服務便捷了服務提供單位以及服務使用者,擴展了服務提供的溝通模式,以便應對不可抗力的自然環境或危急狀況下不能作現場翻譯的需要。此外,這種方式也能節省了服務的交通及等候時間,讓既有的資源能夠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士。隨著電訊網絡服務不斷升級,二人相信未來手語視像翻譯服務會更廣泛使用。

        談到參與手語翻譯工作以來最難忘的經歷,黎文遠說曾陪伴過一位待產的聾人媽媽到醫院,“由於不能入產房,我要事前和醫生做好溝通的工作;當她生產時,我就在產房外一直等著,心情就像迎接孩子出世的父親一樣。強颱風‘山竹’來襲時(負責擔任手語翻譯),當時已有心理準備會持續工作一段時間,但萬萬沒想到該颱風真的非常強勁,遠遠超出過往翻譯時間,為保持充足的精力以應對這翻譯,即時與另一同事協作輪換休息,最後經過30多小時奮戰,最終完成任務,得知外面出現嚴重水浸的現象後,只能一直留在電視台,靜待水退后才能回家。由於服務需要,手語翻譯員需接受24小時緊急任務及非辦公時間外的服務需要的輪班工作,翻譯員除了要有隨時準備的心態外,還要擁有強健體魄以應對工作,以及了解社會時事資訊和不斷學習,還需注意自己的衣著打扮,我們一般會穿著深色系的單色衫,方便翻譯及上鏡時能清晰展示手部動作。

A9
楊嘉輝在電視上進行手語翻譯(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楊嘉輝則表示手語翻譯員遇到不少挑戰考驗,“有一次司法機構主動打電話過來找我們提供翻譯服務,但由於案情要保密,所以在未清楚情況下,便要出勤工作,要花上長時間用手語和聾人溝通,才能了解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所以當手語翻譯員要有耐性之餘,亦要有一顆不畏困難的心。”

A10
聾人協會為疫情發佈會提供現場手語翻譯服務(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事手語翻譯工作多年,二人喜見近年社會各界已越來越重視無障礙資訊服務,在不同的媒介上引入手語翻譯服務。但面對“資訊手語化”及“無障礙環境”下的挑戰,二人均表示手語翻譯員不能自滿,要不斷學習,豐富手語知識,不斷提升專業服務水平。他們亦希望未來繼續做好手語教育、培訓、研究的工作,使澳門手語發展更具科學性。

 

 

特別推介:

澳門基金會與澳門聾人協會合作的“聽·語·愛關懷計劃”,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年世界聽力日主題“保持聽力,終生受益”,製作“hearWHO”手機應用程式的使用教學影片。“hearWHO”手機應用程式由世界衛生組織發佈,鼓勵巿民大眾自我聽力篩查,落實自主監控聽覺的變化。世界衛生組織強調從新生兒到長者的每個階段,都不該讓聽力損失影響個人的生活。透過應用程式的發佈,冀社會加強對定期聽力篩查的重視,盡早發現與適當介入,保障巿民的聽覺健康。

“hearWHO ”App使用介紹影片:http://bit.ly/2QsvW0V;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