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al 城市記憶 signal

在城市的進程中,很多舊有的事物都正在逐漸消失。【城市記憶】將以相片的形式帶你看看過去與現在的對比。在大家對於過去的影像變得越加模糊之前,為澳門保存一份屬於城市的回憶。

【城市記憶】澳門培道中學

澳門培道中學於1945年創校,本屬廣州培道女子中學,為逃避抗日戰爭,遷到澳門,成立澳門培道中學。戰爭結束後,部分師生遷回廣州接收昔日校舍復課;部分到香港設立分校,部分留居澳門,租用白馬行浸信會禮拜堂空置房舍作校址,成立澳門培道中學。

  1955年起,租用南灣大馬路作為校舍。此建築建造於1910~1920年間,屬葡萄牙古典建築風格。現為培道中學小學部與幼稚園部。

[備註:舊相部份為網上來源]

【城市記憶】玫瑰堂

  玫瑰堂正名為玫瑰聖母堂及聖多明我教堂,位於澳門的市中心,建立於1587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1587年,由西班牙聖多明我會所建。由於起初只由木板搭建,故被華人稱為「板樟堂」,直至17世紀方改為磚石的結構。1874年曾因火災而焚毀,當年重建後則成現在的規模。

  1990年代及在2006年進行大規模的重修。聖堂旁的鐘樓改建為聖物寶庫,展出澳門教區的文物;而現在此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

[備註:舊相部份來源於網絡]

【城市記憶】東方斜巷及天通街交界。

  東方斜巷舊稱監牢斜巷,為澳門古老街道之一。1945年,東方大戲院在附近落成,因為監牢斜巷名稱不雅,澳葡政府借戲院名稱,將之更名為東方斜巷。

  在1875-1908年間,這裡曾設立過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關愛機構 — 收容流浪狗的市政狗房。遠在東方大戲院開業之前,澳門最早的電影院 — 域多利戲院於1910年在此開幕。

[備註:舊相部份來源於網絡]

【城市記憶】爛鬼樓巷古今對比。

  「爛鬼樓」的歷史源由與一位名為楊若嚴的華僑有關:楊若嚴是一名富豪,他在19世紀中從美國來到澳門後,在今天的爛鬼樓巷與玫瑰里交界處建了一列西式樓房,並命其名為「蘭桂樓」。由於中國人稱呼西洋的東西為「鬼」,而蘭桂樓是為西式建築,故蘭桂樓又被稱為「鬼樓」。

  及至楊若嚴返回美國,並將蘭桂樓出售。由於當時澳門的「賣豬仔」行業正值興盛,所以「豬仔館」紛紛在澳門設立,而蘭桂樓也便被一名經營賣豬仔的商家買下;這位商家名叫汪茂,是一位從馬來西亞來的華僑,專門經營把華工販賣至古巴的生意;汪茂買下蘭桂樓後便將其作為豬仔館,並把準備出國的「豬仔」都囚在這裏。後來一場大火把蘭桂樓焚燬,形成一片廢墟;由於澳門人習慣上把損毀的東西形容為「爛」,是故便把蘭桂樓的又稱「鬼樓」前面再配上個「爛」字,變成「爛鬼樓」。

  1869年7月26日澳葡政府有關當局刊憲命名街道時,便把蘭桂樓門前的街道命為今名。

[備註:舊相部份為網上來源]

【城市記憶】
  龍嵩街於1848年開闢,為當時澳門其中一條交通要道之一。其時,新馬路尚未被開闢成大馬路,故此龍嵩街成為居民來往澳門西面與澳門舊城的主要樞紐。葡萄牙人初到澳門之時,除居於大三巴腳下的澳門舊城內之外,亦有為數不少的葡萄牙人聚居於南灣至龍嵩街一帶,市面一片繁華景象。街道的葡文名稱”Rua Central”意為中心街,所以可見龍嵩街當時被認為是澳門的中心部分。
  至於中文名稱龍嵩街,則源自位於崗頂上的聖奧斯定教堂。聖奧斯定教堂始建於1586年。教堂建後三十多年左右,遭受了一場炮火破壞而損毀。自此的一段長時間教堂都處於被毀後的頹垣敗瓦景象,當時為了抵擋風雨,信眾就以蒲葵作蓑圍住教堂。每當大風雨吹來之時,葵葉被吹動有如虬龍的鬆動,故此華人便稱該教堂為「龍鬆廟」。而處於教堂之下的中心街亦順理成章地被稱為龍鬆街。後因有人認為「鬆」字不雅,故改以近音的「嵩」字,取其高大巍然之意。
 
[備註:舊相部份來源於網絡]

【城市記憶】大西洋銀行澳門分行總部1960年與2016年對比。

大西洋銀行於1902年在澳門成立分行,為澳門首間銀行。成立初期,中文名稱為「大西洋國海外匯理銀行」。20世紀60年代一段短暫時期曾改稱為「葡國海外銀行」。
大西洋銀行澳門分行於1905年開始負責澳門元的發鈔工作,曾經是澳門地區唯一的發鈔銀行,直到1995年有關工作與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共同負責為止。
大西洋銀行澳門分行總部位於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新馬路),其大樓建於1926年,於1997年擴建,原大樓外牆被保留至今。

[備註:舊相部份來源於網絡]

【城市記憶】
福隆新街古今對比。

以前大家要購物都會走去福隆新街的。因為這裡曾經是商業繁盛的地區,包括鄰近的福榮里、福寧里、蓬萊新巷、清和里、白眼塘等。福隆新街洋溢懷舊情懷,巷口的這家「新華大旅店」,也頗有來頭,曾吸引電影王家衛的《2046》、還有《蝴蝶》、《伊莎貝拉》《真愛》等名作在此取景。而整條街約有幾百年的歷史。

昔日澳門地形面積很小,而澳葡為抵禦外敵入侵,在澳門築起多道城牆,而其中一道閘門就在這條街道的東北端,在今天通街與蓬萊里之間。往昔居在城門內的澳門人和葡國人都不曉得在門樓寫牌匾,只懂把這些用石建成的城門都叫作「石閘門」,而由於這道閘門髹有紅窗,故人稱紅窗門。

 

[備註:舊相片部分為網絡來源]

【城市記憶】澳門關閘拱門古今對比。

1871年,葡萄牙所建的凱旋門式大閘門(稱關閘拱門)落成。

凱旋門式的關閘拱門,其設計原型就是古羅馬的凱旋門。古羅馬人為慶祝戰爭的勝利,會建造一座拱門用作紀念,通常是橫跨在道路上之獨立拱門建築。

現今關閘拱門上刻有的四個年份分別為亞馬留遇刺、白沙嶺事件、關閘拱門動土日和建成日。

1993年,澳葡政府決定恢復對從中國內地出入境的民眾實施邊檢措施,遂建成出入境驗證大樓。

現在關閘拱門成為了昔日城市邊界的象徵物,目前是文物名單中的“已評定紀念物”。

[備註:舊相片部分為網絡來源]

【城市記憶】

議事亭前地 — 1940 與 2016之對比。

.

因位處明朝起中國官員以至葡萄牙人議事機構──澳門議事會(即今民政總署大樓)前,故而得名。

1940年前,因人與車輛十分稀疏而前地十分空曠,只是近兩旁建築設置一處小花圃,放置數排木長椅供遊人歇息;1940年,在較近新馬路與市政廳大樓(民政總署大樓舊稱)正中設立一梯形草地(窄邊向前地方向)上種植數棵大樹,中間樹立一混凝土圓石柱,其上豎立葡萄牙軍官美士基打(穿著軍服拔劍)銅像,兩旁近郵政局與其對面設立十數個泊車位。銅像現今已經不在了。

議事亭前地周圍一帶的建築物極富有歐洲特色,不少已被評為紀念物及具建築藝術價值的建築物。列入受文物保護之建築物,其門面都不許改動,只可以改動室內架構。九十年代初,澳葡政府更重金聘請葡萄牙的技師以黑白相間之葡國石舖砌前地及相連街道地面,使之成為帶葡萄牙城市風格的行人專用區,現除了遊客必到之處外,議事亭前地仍是澳門社區活動的熱門地點。

 

[備註:舊相片為網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