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培正中學重視祖國歷史文化的學習和研究,將在1988年創立的歷史室擴建為中華文化館,搜集和仿製了一批文物以輔助歷史科教學,進一步培育學生對歷史人文學科的興趣。今期就讓我們跟著館長鍾春暉老師的腳步,了解更多關於中華文化館的故事。(......)
如果你已有一份待遇優厚的穩定工作,你會選擇跳出舒適圈,投身一個新領域從頭開始嗎?現為澳門執業大律師的鄺玉球,在二十年前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律師,更沒有想過會選擇離開穩定的公職,從實習律師開始,建立自己的法律事業,與特區共同成長。(......)
“當時一大班有心的新橋街坊,為了服務社區,大家經過商議後,決定成立新橋坊會。”自小在新橋區長大的梁慶庭向我們娓娓道來。跨越澳門回歸前後,新橋坊會因應不同時期的需求,為街坊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及社區職能,至今已陪伴新橋街坊走過逾六十個年頭。(……)
慈幼中學是學界籃球賽的常客,每年均派出代表隊參加學界男子A、B、C、D組賽事,屢獲殊榮。即使未能派出最強陣容應戰或遇上傷病潮,但論團結及鬥心,“藍血人”從不輸人,他們總是保持爭勝的步伐,展現無比堅強和不屈不撓的體育精神,贏得外界認同和尊重。(……)
由澳門扶康會主辦的“康復國際亞太區會議2019”於六月底圓滿舉行,逾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士參與,場面盛大。扶康會首次舉行國際級的大型會議,籌備過程中充滿艱辛與挑戰,會議得以順利舉行,離不開一眾工作人員的支持與辛勤付出。究竟幕後籌備工作如何進行?幕後有些甚麽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現代人缺乏戶外運動,體質是越來越差。加上大量人擠到室內享受空調,讓空間更容易出現交叉感染。我們都要改變過來了,怕熱怕曬,應該多種植樹木,而不是躲起來。因為人和植物都一樣,都需要水和陽光,要健康成長,都需要光合作用哦。
“在回歸當日,當我看到國旗徐徐升起,心情甚是激動。”自小就是電腦迷的麥誠軒回憶道。麥誠軒是澳門在參加“世界職業技能競賽”史上獲得第一面銅牌的選手,多年過去,已成為專業IT人的他在資訊科技推廣和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行,為澳門培養出不少優秀的IT人才。(......)
上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製衣是澳門主要產業,澳門回歸後,以工業作為支柱產業的澳門經濟逐漸轉型。自小便與製衣業結下不解緣的關治平參與了澳門由製衣業過渡到時裝業的過程,她亦由一名時裝設計師發展為業界的重要推手,積極策劃各類培訓課程、交流活動,致力發掘和栽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