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20周年專訪】愛你心中的藝術——梁建婷演繹更好的自己

        1999年澳門回歸,剛升上初中的梁建婷在這一年開始學習演戲。她慶幸自己在中學時期沒有真正建立起其他興趣前,首先發現了戲劇。由於戲劇是群體活動,加上表演形式多樣,令她得到很多啟發。在戲劇路上,梁建婷認為自己是“幸運兒”,沿途不斷遇到賞識自己的“伯樂”,亦得到不少演出機會,從而提升自我,在戲劇界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A1logo
在戲劇路上,梁建婷認為自己是“幸運兒”,沿途不斷遇到賞識自己的“伯樂”,亦得到不少演出機會。

        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為了演好一齣戲,梁建婷過去一段時間經常要排練至通宵達旦。但無論如何,她還是選擇忠於自己的興趣,並感恩一直以來得到親友的支持和理解,並矢志不忘戲劇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說過的一句名言:“愛你心中的藝術,而不是藝術中的你”。

A2
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為了演好一齣戲,梁建婷過去一段時間經常要排練至通宵達旦。(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踏上舞台享受演出

        梁建婷正式學習演戲,是剛上初中的時候。她憶述當時和同學到工人球場上體育課,排隊時,同學模仿明星扮得唯妙唯肖,她覺得對方是戲劇界可造之材,唯學校尚未設立戲劇社。彷彿是上天的悉心安排,她回到課室後,便聽到隔壁班同學說澳門演藝學院(下簡稱“演藝學院”)成立了劇場培訓課程。她寫下了朋友的名字,而朋友也寫下她的名字,彼此互相替對方報名。

A3
學生時期已愛上演戲(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自此,梁建婷與戲劇結下不解之緣。她入讀青少年戲劇培訓課程後,遇到了人生第一位“伯樂”周樹利老師(周Sir),並隨周Sir學習排戲。她記得自己首次踏上舞台演戲,是在學校聖誕聯歡活動上出演一個約十五分鐘時長的小品,“上台前,我緊張得連續一個星期都不能好好吃飯,但當踏上舞台的一刻,所有緊張的情緒突然清空,盡情享受演出。”

A4logo
梁建婷憶述從小與戲劇結下不解之緣

        由演藝學院的青少年戲劇培訓課程讀到表演課程,梁建婷一步一腳印,逐漸愛上了戲劇演出,亦遇到肯給予機會和不斷提攜及鼓勵她的良師陳栢添、莫兆忠、傅月美、葉嘉文等,令她在戲劇的學習路上找到好榜樣。為了更進上一層樓,她曾考慮到台灣升學修讀戲劇相關的專業課程,但綜合各方因素,她還是決定留在澳門升學,並考入了澳門大學傳播系。

A5
師承香港著名演員傅月美(右),二人亦師亦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戲劇改變人生

        四年的大學生涯,梁建婷除了忙於學業外,課餘亦堅持參與戲劇演出,她特別感謝同學的支持和體諒,“以前做小組作業,同學們為了遷就我,會等到凌晨十二點我排完戲回來才討論;當我有演出時,她們會在臉書上分享宣傳海報,還會留言替我打氣!”同學們種種暖心的鼓勵,激起了她做好每齣演出的鬥志。

A6
每次走上舞台,都盡心盡力演好每一齣戲。(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大學畢業前,梁建婷坦言沒想過當全職演員,反而曾想過當導遊,這不僅是因她有導遊執照,還因她熱愛澳門這片土地,喜歡閱讀這座小城的歷史故事。2004年,梁建婷和恩師莫兆忠聯手打造了澳門藝穗節劇目《氹仔故事,她說》。“我很喜歡這齣作品”,梁建婷說。這齣作品記錄了她的家族故事,講述她的祖父母如何從內地來澳,再在氹仔落地生根的故事。

A7logo
梁建婷表示熱愛澳門這片土地,喜歡閱讀這座小城的歷史故事。

        彷佛又是上天的悉心安排,梁建婷的生活軌跡似乎離不開戲劇。她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協同特殊教育學校當活動協調員,兼教特殊學生學習演戲,“教授過程中有歡樂的時光,亦遇到過不少挑戰,但由於戲劇改變了我的一生,我同樣相信它可以改變其他人的一生。透過參與戲劇活動,我們都能享受快樂。”梁建婷坦言以前自己是個不愛說話的文靜女生,但自從接觸戲劇後,她的性格變開朗了,一下子變得能言善辯起來。她希望亦能將這種積極的改變帶給身邊的人。

A8
以前是個不愛說話的文靜女生,但自從接觸戲劇後,梁建婷的性格變開朗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知不足而後學

        2009年,梁建婷獲演藝學院戲劇學校校長陳栢添邀請,加入澳門青年劇團,兼在學院教授戲劇,正式踏入全職戲劇人之路。她說,“當時難得有人給自己入場劵,所以想趁後生搏下,試下走這條路是否可行。能加入青年劇團,感到非常高興,因一年四季都有演出,經常要排戲,而且有機會接觸更多不同的專業導演和演員,交流心得。”

A9
《肺人》於2014年首演後贏盡口碑,於2017年載譽重演。(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14年底,梁建婷做了個非常大膽的決定——辭去演藝學院的穩定職務,轉當全職舞台劇演員,冀在事業上尋求新突破。皇天不負有心人,由梁建婷接連主演的曉角Long Run劇場系列《明年此時》及《肺人》皆叫好叫座,贏盡口碑,後者更於2017年8月載譽重演。此外,她還先後接演電影《在路上》、《見光》、《痕跡》、《沙漏愛情》。相較而言,舞台劇及電影兩者的演法有很大差距,但她表示兩者都喜歡,因都與表演藝術相關,同樣是透過演繹塑造角色的人生,令觀眾產生共鳴,亦是鍛煉自己成長的寶貴經歷。

A10
主演電影《沙漏愛情》(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梁建婷說:“做了全職演員後,有時忙碌,會又累又疑惑。曾有前輩提醒我,不可以一直演出,現在所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應該花心思去改進自己,才能對得起觀眾。”2016年,她抽空去了一趟西藏旅行,看到當地人做甚麼事都全心全意地做好,專注力驚人,從而有所啟發。此外,為了改善自己的發聲,她決定拜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說唱”代表性傳承人區均祥,學唱南音。她知道當演員切忌固步自封,要時刻察覺自己不足,通過努力不斷進步,務求做到精益求益。

A11
拜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說唱”代表性傳承人區均祥,學唱南音。(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樂觀面對不同挑戰

        全職演員經常要接受扮演不同角色的挑戰,梁建婷也曾一度出現“差點堅持不了”的狀態,但她始終沒有選擇放棄,“我想能夠堅持下來的原因,是因為我真的很喜歡戲劇。在我還是年少無知的時候,戲劇的出現,豐富了我的生命,令我建立了自信,認清自我,增長知識。有時演員的辛酸只有自己心裡清楚,觀眾只會看到你站在台上被鎂光燈照射着的樣子但在台下,無論你對着劇本哭了幾次,因抽離不了角色影響生活,或因忙着排戲忽略了家人或朋友的聚會,這些他們統統都不會看到。但無論如何,是戲劇令我的人生散發着光芒,更令我高興的是,家人們長久以來都很支持我演戲,給予了我上台演出的動力和信心。”

A12
家人們長久以來的支持,給予了她上台演出的動力和信心。(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澳門回歸踏入二十年,梁建婷欣喜見到本地劇場發展漸趨專業化,“本地劇場演出愈發受關注,目前已養成了一批固定入場看演出的觀眾群;近年越來越多新興劇團冒起,令劇壇呈百花齊放的局面,觀眾亦開始關注不同形式的表演藝術;本地幕前幕後的工作人員通過持續進修和對外交流,不斷完善專業技能,實力不遜外地,這些都是可喜的現象。”展望未來,她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演出場地,以回應實際的演出需求,亦讓更多本澳觀眾有機會接觸戲劇。

A13logo
梁建婷欣喜見證本地劇場發展漸趨專業化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