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來潮得很快……去潮得更快……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
“記得當時學校安排一眾小學生在操場排練荷花舞,為回歸演出做準備,每次經過操場,我都會留意學生們排練的進度,期待她們的演出。”吳少蘭回憶道。喜歡小朋友的吳少蘭是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她致力關注幼教、青年教師,並在不斷自我增值和進步中走過逾三十載風雨兼程的教學路。(……)
隨着電腦化與資訊化時代的到來,科技與生活已密不可分,學校教育更是隨着教學科技的發展而逐漸邁向跨時代的創新改革。澳門培正中學近年積極推動教育改革,於2012年開設“設計與科技科”,以STEM為教學理念來培育創新科技人材。
在發表、講話越來越易的世界,像圖書館這樣的公共空間,讓我們能好好地學習安靜、意識到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到別人,也讓我們有機會透過潛進知識和文化的海,從而發現自己的渺小,繼而活得更加謙虛。(......)
“回歸是澳門人期盼已久的大事”, 何敬麟說。1999年澳門回歸,在異鄉求學的何敬麟特別留意澳門回歸的消息。完成學業並在外吸收了不同的工作經驗後,何敬麟決定回澳發展,嘗試創業,同時積極投身社會工作,與時並進,助澳門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
藉著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的契機,澳門中華教育會與澳門正能量協進會攜手推出“澳門教育發展新里程”系列影片,與大家一同回顧及展望澳門中華教育會及各所團體會員學校在回歸二十年中的蛻變與進步。
今期為大家帶來的,是成立於1998年的工聯職業技術中學。
藉著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的契機,澳門中華教育會與澳門正能量協進會攜手推出“澳門教育發展新里程”系列影片,與大家一同回顧及展望澳門中華教育會及各所團體會員學校在回歸二十年中的蛻變與進步。
今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創辦於1947年的商訓夜中學。
藉著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的契機,澳門中華教育會與澳門正能量協進會攜手推出“澳門教育發展新里程”系列影片,與大家一同回顧及展望澳門中華教育會及各所團體會員學校在回歸二十年中的蛻變與進步。
今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創辦於1949年的東南學校。
十字木頭和綁著線的球體組成的劍球,看似操作簡單,實質能夠駕馭它,將它玩出各種不同的花式技巧又並非一件易事。一位澳門少年在摸索劍球運動中,學會面對困難挑戰仍奮而向上,不屈不撓,也在不斷的挫折失敗中愈戰愈勇,實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