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1999年澳門回歸,澳門扶康會總幹事周惠儀憶述:“記得回歸的那個晚上很冷,我穿着厚厚的羽絨服在車上緊守崗位,隨着聽到周邊的歡呼聲,我的心情也跟着激動起來。”周惠儀知道這一天對澳門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因此她爭取機會成為了澳門回歸活動的工作人員,負責專車的接待工作。
周惠儀表示能參與這樣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活動感到非常榮幸,她用了三個“望”來形容:“盼望”──盼望回歸祖國;“希望”──希望澳人治澳,一國兩制得以實踐;“展望”──展望更美好的將來。
投身社會服務
周惠儀出生於小康之家,在大學時期選讀了工商管理學士課程,並在大學四年級的時候,開始了半工讀生涯。隨後,她順利完成了學士學位和公共行政碩士學位。
周惠儀的第一份工作在澳門明愛任職,擔任總幹事潘志明的秘書。她非常感謝潘先生給予了她很多機會,讓她在八年的工作經歷中,對社會服務工作有了一定的認識,燃起了對這個工作範疇的興趣,並且為她日後從事的社會服務工作打了一個十分扎實的基礎。
現任澳門扶康會(下稱“扶康會”)總幹事的周惠儀,至今已在扶康會工作十五年,她憶述自己有幸成為機構的第一位員工。澳門扶康會是澳門重要的非牟利社會服務機構,於2003年5月由一群志願人士創立,致力為智障人士和精神康復者提供多元化服務,包括職業技能發展及就業服務等,創造就業機會,讓殘疾僱員能在受聘情況下參與工作,發揮個人能力,用自身努力積極融入社會,貢獻社會。她回想起最初在報章上看到招聘廣告,扶康會欲聘請一位具有工商管理學歷的員工,她懷着一份好奇的心,再三考慮之下決定應徵。在與扶康會主席飛迪華女士見面後,她獲得了工作機會,並一直工作至今。
做這份工作前,周惠儀從未接觸過智障人士,因此亦不熟悉服務使用者的特點。加入扶康會後,好學的她再次進修,修讀社會工作專業課程,希望能學習更多關於這個社會服務的知識和技能,進一步了解服務使用者的需求。扶康會在成立以最基本的庇護工場方式營運,當時主要靠員工走訪各工廠大廈,並物色學員能勝任的工作。
“因為沒人試過,我們也不知道學員可以做甚麼,只好甚麼都去試,在與工廠洽談時花了不少心機。也曾接過一些摺鞋盒、剪線頭等工作,但不是所有學員都適合,曾試過有學員剪線頭時,把褲子上的線都剪走。”周惠儀憶述這段“走訪之路”十分艱辛,除了因當時澳門製造業正處於式微時期,加上“非典”重創,還有大眾對殘疾人士的能力期望不高,可以接到的工作內容亦並非全部適合學員。她認為想讓學員更好地參與工作,必須要先了解每個學員的能力,這樣才能順利安排合適工作內容,讓他們發揮所長。
創造市場需求
“當時社會對殘疾人士還存在不少歧視,既然在社會上不是太多工作都適合我們的學員,我們就決定自己創造出市場的需要,這樣,我們的學員才能從事合適他們的工作,發揮所長。我最希望學員能夠真正用他們的自身努力融入社會,讓社會大眾真正接納、欣賞他們。”有着工商管理學歷背景的周惠儀,很快意識到“庇護工場”固有模式的限制,了解商業市場運作的她,希望配合市場設計工種,積極開拓,為學員主動爭取工作機會。
於是,周惠儀決定開始打造慈善品牌,以品牌帶動更多就業。2004年,扶康會出產了第一個慈善品牌“彩虹花”——花瓣以紫、黃、藍、紅和橙五色組成,連同花心及花莖,共七個顏色造就了彩虹花,花莖扭成的英文字“Love”,道出了彩虹花的意義:讓人生充滿愛與希望。扶康會開始出產一系列以“彩虹花”為主題的工藝品,所有產品都由學員製作和包裝,推出後受到社會歡迎。隨後,她再開展婚宴回禮禮品市場,並且在每一個節日都推出節日禮品,期望讓市民每當想起節日禮品和“彩虹花”之時,就會想到澳門扶康會,並希望收到禮品者,都能感受禮物背後的意義和學員們用心製作的誠意。
隨着社會開始認識和了解扶康會,周惠儀看準了博企帶動旅遊業的機遇,在2008年成立社會企業工作小組,研究社會企業在澳門發展的可能性。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扶康會於2012年成立了“心悅洗衣社會企業”,解決澳門中小企面臨 “洗衣店不接細單” 的難題,積極為學員創設職位,解決學員就業問題,發揮助人自助的精神;其後更成立了第二家社會企業“喜悅市場”,調動社會可回收再用的物資,以相宜價錢轉售或免費轉贈給有需要人士,解決基層家庭需要,同時推動社會善用資源,環保減廢。
爭權益謀福祉
周惠儀稱,她以前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做社會服務的工作,因她的學歷背景似乎跟社會服務工作沒有太大關聯,沒想到在機緣巧合之下,她從踏入職場開始,一直都是在這個領域裡打轉。她感到高興的是,自己可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在不同層面上,“彷彿所有事都是為了現在的工作所準備似的,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
2017年,周惠儀選擇參加澳門立法會選舉。在參選過程中,她遇到很多熱心社會服務的朋友,大家互相學習交流,為殘疾人士發聲,促進完善現行政策,為殘疾人士謀福祉,這讓她受到很大鼓舞。
澳門回歸祖國即將二十年,周惠儀與回歸後的社會服務一起成長,見證社會對殘疾人士的接納程度比回歸前有了很大的進步,各項政策亦得以逐步完善。雖然社會在推動殘疾人士就業、完善配套設施方面仍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但她表示未來會不忘初衷,繼續為社會服務,推動社會傷健共融。
周惠儀期望在未來的日子裡,會有更多熱心青年人投身社會服務工作,為此領域增添更多生力軍。她以自身經歷鼓勵時下年輕人要積極裝備自己,保持競爭力,“不論做甚麼事都要保持認真態度,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就算最初的路感到迷茫也不要害怕,因為方向可以透過自身經歷能慢慢地找出來。”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