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20周年專訪】覓志向,定理想——洪朝欽樂當青年職涯同路人

        “儘管回歸當天我沒有身處於澳門,但這個日子對自己而言,可謂別具意義與價值。”澳門首批考獲專業資格職涯發展師之一的洪朝欽如是說。在福建出生的洪朝欽,由於爸爸在澳門工作的緣故,從小與爸爸長期分隔兩地生活,家裡很長一段時間只有他和媽媽二人。直至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後,洪朝欽終獲得機會和媽媽一起到澳門定居,實現一家團聚。

洪朝欽全心投入澳門青年事務工作

        澳門素以 “社團社會”見稱,社團除了是志同道合人士的集合體外,亦擔當着政府與市民之間的橋樑角色,協助政府更好地聆聽社會的聲音。在澳門,有不少年輕人立志投身本地青年社團,通過貢獻己身力量為社團服務的群體謀福利,尋權益。大學畢業後便任職於青年社團的洪朝欽,便是當中的一名代表。

 

同心同力共組社團

        與很多從小便積極參與校內外活動的青年領袖成長經歷不同,洪朝欽坦言自己在中學時期對參與校內外社團沒有太大熱情,真正讓他開始接觸社團的契機,出現於他就讀浙江大學的四年間。“在那數年間,赴浙江地區升讀高校的澳門學生逐年遞增,澳生之間關係融洽,學長學姐經常自發組織活動,讓新入學的澳生能更快地融入在內地的新生活。”洪朝欽憶述道。身在其中的洪朝欽分外珍惜與澳生們的友誼,亦想為在浙澳生做得更多。然而,當時浙江澳生尚未有在澳門登記成立正式的社團組織,活動經費大多由經濟能力有限的學生們“自掏荷包”,舉辦活動的規模和質量自然亦受到一定的限制。有見鄰近地區的澳生早已成立自己的組織,並獲得特區政府的支持舉辦較大型及參與度較高的活動,那時已是大三的洪朝欽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澳生朋友決定籌備成立“浙江高校澳門學生聯合會”(下稱“浙澳聯”),冀讓更多在浙澳生受惠,並將澳門學生的那股團結精神薪火相傳。2013年,浙澳聯正式成立,從此在浙澳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大家庭”。

浙澳聯第一屆會員大會(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帶領浙大澳生探索浙大不同校區(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籌組浙澳聯過程中,洪朝欽逐漸發現自己對社團工作的興趣。他表示當時籌組過程不易,但有幸得到各方,尤其是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下稱“新青協”)的幫助,他亦在過程中對這個青年社團有了新的認識與了解。畢業回澳後,洪朝欽收到來自新青協的工作邀請,在面對繼續升學與工作的選擇中,他幾經考慮,最終選擇了與自己理念相近的新青協,從此正式全職投入於青年社團的工作中。

參與社團的經歷令洪朝欽獲益良多

 

用心支持本地青年工作

        加入新青協後,洪朝欽先後以會員、大專事務委員會主任及副理事長身分參與其中,與這個充滿活力的社團共同進步。洪朝欽表示,多年來新青協一直為本地青年服務,受眾群體亦由大專學生逐漸擴展至中學生,為青年們提供由中學開始的“一條龍服務”:從中學生選擇大學開始,他們便可參與由新青協舉辦的理想探索者活動、講座、參觀活動,學長姐分享會等,並能從協會設立的網站獲得高校資訊。此外,新青協亦會與政府部門合作舉辦各項活動,例如與高等教育局(前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合作舉辦多屆模擬面試活動,讓報名保送內地高校的準高中畢業生有機會練習面試技巧以應對實際測試。針對就讀大專課程的澳生,新青協提供暑期輔導班、外出交流團、跨地實習等多個平台,讓大專學生能從中獲得寶貴經驗,為將來投身社會工作做好準備。

5
策劃高中生保送內地升學分享會,搭建保送生與在讀生橋樑。(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與青年及大學生朋友關係融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本地職涯發展師

        多年來,洪朝欽專注負責大專生事務,由於曾在內地求學,他能以同理心為同在內地求學的學弟妹們分享經驗。擁有全球職涯發展師(GCDF)專業證照的他,更會從專業分析出發,為學弟妹們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建議和幫助。洪朝欽分享了考取職涯發展師專業資格證書的經歷:在新青協為大學生提供輔助工作的過程中,他發現了原來有很多澳門大學生對人生發展感到迷茫或不肯定,同學們經常在活動過程中主動向協會詢問關於本地就業及生涯規劃的資訊。有感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對青年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增長,新青協於2015年決定派出洪朝欽與另一位代表赴香港就讀全球職涯發展師(GCDF)課程。GCDF(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是近年國際上較為新興的專業證照,於2014年被引入香港,並在數年間逐漸為人所認識。在香港,大部分學校都會資助老師就讀該課程,以培育老師為學生進行較具系統的升學及就業輔導知識與技巧。在課程中,洪朝欽學習了與青年進行面談及切實解答問題的技巧,並學習了如何以同行者的角色與學生建立關係,在彼此信任的前提下令學生得到適切幫助。

在香港參與GCDF課程時與組員合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洪朝欽是澳門目前為數不多的專業職涯發展師之一。他認為,儘管現時職涯發展及生涯規劃在澳門的認知度仍不高,但他相信在澳門急速發展的大環境下,青年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對自己的要求亦會日益提高,他能預見將會有愈來愈多學生希望得到專業意見,做好自己的人生藍圖規劃,裝備自己迎接未來。

洪朝欽希望能以同行者的角色為青年提供合適的意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心繫澳門,展望未來

        雖非生於此,卻長於斯的洪朝欽仍清楚記得來澳後每逢回歸紀念日時,就讀的中學校園內都會掛滿慶祝回歸的裝飾物。那時的他雖未對回歸有深刻體會,但仍能感受到師友們的喜悅之情。回歸祖國後,澳門獲機會接連舉辦數項國際級大型體育盛事,如2005年舉行的第四屆東亞運動會、2006年第一屆葡語系運動會及2007年第二屆亞洲室內運動會,洪朝欽均有幸作為志願者參與其中。能有機會在現場真切地感受熱烈的氣氛,並以超近距離觀看各國體育健兒的英姿,年少的他可謂興奮不已。這也是他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回歸後澳門國際地位的提升,以及從中創造出的發展機遇,這使他對這個小城的歸屬感越來越濃。

        長大後,隨着在學習工作中與特區政府的青年工作接觸愈發增多,他更切身體會到各項活動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他特別感謝在籌備及運營浙澳聯的過程中,得到了其時的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現高等教育局)、教育暨青年局、澳門基金會等政府部門的有力支持。他續指,相關部門不僅從資金上支持青年工作開展,更提供了大量的聯絡渠道,如與內地部門溝通聯繫,以合作開展澳門大專生實習計劃等。他深刻地感受到澳門特區政府是青年活動的強力後盾,這與他所得知的回歸前狀況有着鮮明且強烈的對比。

在教育暨青年局向老師介紹“升學誌”網站(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提到回歸二十年來印象最深刻的大事件,洪朝欽說2017年的“天鴿”風災讓他畢生難忘。關於風災帶來的破壞與延伸的社會議題固然發人深省,但更讓他銘記於心的,是澳門人在面對災難時展現出的那份凝聚力與人情味。他參與了風災後的援災工作,協助組織及執行工作的經驗令他成長了不少,亦令他無比感動:大家無分彼此,同心協力地調配及派送物資、清理街上垃圾、為有需要者提供協助……這一幕幕畫面,都是打破“澳門人很淡漠”的最有力證明,亦令他看到小城熱熾的一面。

風災後參與組織義工工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洪朝欽感恩現在能擁有豐富資源,珍惜這時代所給予的福利。然而,他認為這一切都不是必然的,在享受時代所給予的好處時,作為澳門青年更應承擔建設與發展社會的責任。身處於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洪朝欽對澳門青年的發展抱着正面的態度,他認為澳門人欠缺的不是能力,更多時欠缺的是一股動力與堅持。但若汗水可揮灑在適合的發展道路上,真正審視自己內在潛能,預早做好人生規劃,青年人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跑道,往更高、更遠的目標勇往直前。他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澳門青年踴躍參與於社會活動中,為自己的家園出力。

洪朝欽期待未來有更多澳門青年踴躍參與社會事務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