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20周年專訪】心懷感恩,畫出彩虹——黎鷹的美術人生

        幾十年來,澳門本地畫家黎鷹總是帶着畫具,穿梭於澳門不同角落,描繪出大街小巷裡的澳門風情。他勤勉探索澳門水彩畫的發展,以自然而生動的筆觸描繪家鄉澳門的景物風情,其筆下的澳門,融入了個人情感體驗,也傳達了畫家的思想和藝術追求。

A1_LOGO
黎鷹擅長繪製水彩畫

        黎鷹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始研習水彩,受陸昌、譚智生、張耀生等本地畫家影響頗深,八十年代曾向內地水彩畫家王肇民習畫,並多次於內地、澳門、海外舉行及參加畫展。其作品多反映澳門風貌及生活氣息,色彩明快且豐富,極具韻味,例如由他繪畫的水彩畫《濠江中學校園外景點圖》,便曾作為濠江中學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一周年的紀念品,贈送給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

A2
在葡國寫生(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曾任澳門美術協會(下稱“美協”)會長的黎鷹,致力團結澳門美術界,推動本地文化藝術發展。他說:“回歸前,澳門美術事業發展相對較慢,群眾基礎還比較淺;回歸後在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與內地及其他地區的交流,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藝術維繫着國民精神,相信各界同心下,澳門美術事業未來將邁向更蓬勃發展!”卸任會長一職後,黎鷹仍然堅持創作,用心繪畫,同時醉心美術教學工作,提攜和栽培後輩,一直肩負着推動澳門美術發展的使命,傳承薪火。

DCIM100MEDIADJI_0562.JPG
澳門回歸二十周年,黎鷹與畫友一起繪畫大型宣傳畫(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感悟藝術熱愛繪畫

         “小時候自己喜歡看連環圖,尤其對故事裡的人物、動物的畫像很感興趣,便開始模仿繪畫,逐漸養成‘隨手畫嘢’的習慣。”談到與繪畫的淵緣,黎鷹回憶道,“由於畫得多,畫功也得到學校老師的留意,作品曾多次在壁報板上展出。以前會不時見到澳門的畫家在街上畫畫,他們還會聚在一起品評畫作,展現出對藝術的喜愛和執著,令人仰慕,我也因此立志想成為一位畫家。”

A4_LOGO
黎鷹憶述自小便立志成為畫家

        黎鷹原名黎勝瑛,至為何後來會取名“黎鷹”,他解釋說:“以前看報刊、國外畫冊或者畫展,都會留意到畫家有一個特別的筆名。由於我喜歡畫動物,加上在一次畫展中,留意到中國著名畫家徐悲鴻以鷹入畫的作品非常不錯,便想到用‘黎鷹’做筆名,並一直用這個筆名發表作品,久而久之,大家都叫我做‘黎鷹’了。”

A5
與畫友共同寫生(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不少澳門學生未讀完書便要投身社會工作,黎鷹也不例外,他在濠江中學讀到初中就輟學,在相熟街坊的引薦下,加入了平安戲院美術部,為戲院畫海報當練習生。他說:“以前澳門人生活很簡單,在電視機未普及到每家每戶前,大家工餘的愛好就是去戲院看電影或者留在家中聽收音機。當年新戲的海報通常會展示在戲院門口的當眼位置,是吸引觀眾入場的重要原因。在參與製作海報的過程中,我認識到不少畫家,學到繪畫大幅人物畫的方法,工作也做得很開心。”

A6
黎鷹專注於藝術創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八十年代,隨着不少戲院相繼結業,黎鷹亦決定轉行,創立廣告公司。他帶領一班對美術設計有熱誠的年輕人,為不同企業、社團精心製作一幅幅引人注目的宣傳畫。在澳門回歸祖國前,黎鷹做了大量宣傳美術的工作,也見證了時代的進步——手繪美術工作的式微,電腦美術設計的冒起,還有整個廣告行業的變遷。直至2005年,他選擇淡出廣告業界,將生意交託給年輕人,希望“未來能多畫幾張好畫”,重新專注於藝術的創作上。

不辭勞苦推廣美術

        黎鷹說自己在繪畫探索的路上堅持不懈,與加入美協有很大關係,“美協前身為‘澳門美術研究會’,由已故創會會長陸昌先生等美術界前輩於1956年創立,在陸昌的引薦下,我在1968年正式加入美協,與一眾前輩和同樣對美術有熱誠的年輕人一起學習、交流,逐漸建立了很深厚的情誼。”

A7_LOGO
黎鷹說自己在繪畫探索的路上堅持不懈,與加入美協有很大關係。

        愛國愛澳是澳門人的光榮傳統。打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至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二十多年間,每年國慶期間,澳門主要街道都搭建起國慶牌樓,歡慶國慶。美協從總體策劃、設計繪製,以至搭建安裝等方面都擔當着最重要的角色。黎鷹表示自己有幸參與其中,在製作過程中向前輩學到很多實際工藝美術的知識,為日後工作打下了好基礎。

A8
黎鷹畫作《世遺的誘惑》(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08年,黎鷹當選美協會長,他深感責任重大,在一眾前輩和朋友的支持下,他順利完成了在任期間的各項工作。“美協一直以來肩負着發展澳門美術的使命,注重推動教育,培養美術人才,歷年來舉辦會員作品展,開辦美術培訓班、青少年兒童畫班,以及出版畫冊。對外交往方面,美協與韓國、香港的美術團體已多次合辦三地美術交流展;而與西藏、廣東、廣西、雲南等內地的藝術交往更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回歸以來,美協與各內地省市的聯絡、交流與合作更見頻繁,並多次舉辦穗港澳水彩及油畫巡迴展等。近年美協與內地機構合辦的‘彩虹路——民族青少年藝術教育公益行’項目,讓年輕藝術家們自行組織策劃並編制教案,深入內地偏遠少數民族地區,為缺乏繪畫物資及師資的小朋友進行形式生動的美術課,培育更強烈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卸任會長一職後,他依然關心和支持本地美術界的發展。

A9
自回歸以來,澳門美協積極拓展對外合作交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用愛澆灌桃李芬芳

        對於下一代的藝術教育,黎鷹非常重視,也樂於付出,以心血澆灌桃李。七十年代,他曾任勞工子弟學校美術課老師;到了八十年代,在業餘進修中心任教成人美術興趣班;九十年代開設畫室,悉心栽培美術新苗。具有豐富美術教學經驗的他,帶出了不少優秀的藝術工作者。“看着他們出成績,我也覺得好開心。當然也希望政府和社會盡量多創造條件幫助年輕人的發展,促進澳門創意產業良好發展。”

A10
黎鷹畫作《寵愛》(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談到未來發展目標,黎鷹雖年屆古稀,但他仍認為自己在繪畫的路上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尤其看了學生的一些出色作品後,更加激勵了我,令我意識到藝術要不斷求變,才能實現突破。”

A11_LOGO
黎鷹非常重視藝術教育工作

        看到澳門回歸二十年來澳門美術事業的迅速發展,這讓黎鷹感觸良多。他指,隨着澳門美術專業教育的發展,澳門美術創作團隊不斷壯大,無論是本地學成還是從外地回流的專業美術工作者,都成為了本地生力軍,向世人展示澳門美術新面貌。他對澳門美術事業的未來滿懷期待,期望美協繼續透過不同活動提高創作水平,創造更多展示、交流與學習機會,並鞏固與內地、鄰近地區和海外美術社團的聯繫,開拓對外交流網絡,共同推動本地文化產業的發展。

A12_LOGO
黎鷹冀本地美術創作團隊不斷壯大,共同推動本地文化產業的發展。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