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遊蹤】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專訪華東師範大學澳生葉穎茵

  澳門,這個小小的溫室,家人在身邊,由小到大認識的朋友也在身邊。世界這麼大,如果沒有走出去看看,一直在溫室長大的小苗,大概也會一直被保護着。

華東師範大學化學系大二生葉穎茵(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華東師範大學化學系學生葉穎茵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走出去,給自己一個冒險機會

  現就讀華東師範大學化學系的葉穎茵,今年已是大學三年級。回想兩年前選擇隻身到與澳門相隔一千多公里的上海展開求學生活,過上自己不熟悉的生活,說着從小到大都較少使用到的普通話,穎茵說這是一個抱着一定要離開澳門的決心所作的選擇:“一想到以後的生活,結婚生子、成家立室都要在澳門,於是決心趁着大學四年一定要離開澳門。”擁有甜美笑容的穎茵笑說這番話時,眼睛幾乎瞇成了一條線。

  她坦言,當初是首先選擇上海,而後才選擇化學系:“當時決心走出去,所以想選擇一些國際化的城市,於是便選擇上海。”然而,現實卻與理想有些差距,因她所在的校區處於較為偏僻的郊區位置,附近也沒有印象中的都市氣息,她打趣道這樣更能讓人安心讀書。

  問及理想與現實的差異,有沒有令她感到一絲氣餒和後悔,穎茵再次露出甜美的笑容答道:“這兩年在上海讀書求學、吃喝玩樂,所經歷的一切在澳門都未必有,所以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與內地同學一起去南京探索(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與內地同學一起探索南京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冒險,就是既能享受它與理想的一致,也能擁抱與現實的差距。而這個選擇離開澳門探索冒險的心,造就了穎茵不一樣的視野。

代表上海澳生參與京華濠情辯論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代表上海澳生參與由中聯辦北京聯絡部、澳門特區政府駐京辦合辦的京華濠情辯論賽。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走出去,給自己一個成長機會

  對穎茵而言,走出去是探險,更是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讓自己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舒適圈,看着自己成長。在分享大學兩年生活經歷時,穎茵感悟最深的是自己變得更加獨立:“有一次我不小心受傷,傷口還挺深,本來想着經校醫處理就算了。回到宿舍後還是覺得不太妥,於是決定自己去醫院處理。”在朋友陪同下,穎茵有了第一次去內地醫院的體驗:“第一次自己掛號、看診。因為趕着出門沒有帶現金,想着微信支付什麼都可以,沒想到當日系統卻壞了。”帶著傷口,穎茵又要到醫院外的銀行,將微信支付裡的錢提取為現金,天意弄人,那天銀行系統偏偏也擾攘了許久:“一邊自己受了傷,另一邊又擔心醫生會下班,諸事不順,家人又不在身邊,那一刻忍不住便流淚了。”後來幸好有好心人借了現金給她,她以微信支付轉帳給對方,才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回想起這段經歷,穎茵卻不禁笑了:“如果當初自己留在澳門,或許就沒有這樣的經歷了。在突發事情面前學會自己處理,在外唸書鍛煉了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004與畢業師兄師姐拍照留念
與畢業師兄師姐拍照留念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畢業舞會精彩一刻(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畢業舞會精彩一刻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隻身出外求學,亦令穎茵逐漸學懂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我不清楚如果我留在澳門會學到什麼,但現在選擇了到上海求學,從國內同學身上學到了不少,例如他們拼搏的精神。如果將這種壓力看為推動力,其實對自己學業各方面都很有幫助,有助於驅使自己達到更高的要求,這可能是我留在澳門所得不到的。”穎茵的舒適圈在一步步縮小, 眼界和見識在一步步擴大:“現在寒、暑假才會回澳門一趟,平時有些黃金週的假期,便會和朋友一起到上海周邊的城市走走逛逛,眼界和見識都開闊不少。如果我留在澳門,假期或許就宅在家裡混過一天了。”

參與國情研習班(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參與上海高校澳門學生聯合會舉辦的國情研習班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問及如果回到兩年前再一次選擇,是否依然選擇上海?穎茵頓了一下,說:“畢竟有時也是很懷念家裡的湯水,羨慕住得近的同學可以有住家飯吃。但我依然會做這樣的選擇,因為快樂滲透在每一個細節。”穎茵甜笑着。那些在她腦海中閃出的快樂瞬間和獨特的遊子人生體驗,想必就是令她一直會心微笑的原因吧!

合作單位:
新青協LOGO

 

 

 

鳴謝:上海高校澳門學生聯合會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