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專題 】妙論中西,德才兼備──專訪年輕學人周昶行

  80後學者周昶行(William)是土生土長澳門人,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2007至2016年期間,先後在The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和The Francis Crick Institute進行生物學研究,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等雜誌發表以細胞週期領域為主題的論文,獲國際科研界肯定。William博士後集中研究理解真核細胞分裂機制,成果有助了解各種癌症和遺傳疾病形成。他最近與澳門大專院校接觸,考慮回澳開設獨立實驗室,從事相關研究工作。

  看William的個人履歷,本以為他是個長年埋首在實驗室裡工作,不通世故的年輕學者。直至訪談過後,才驚覺他除了知識淵博,喜歡妙論中西文化異同,也會痛批西方社會的一些陋習歪風,這種知識份子仗義執言的精神,教人驚嘆又佩服。他在求學路上遇過不少波折,但總能順利克服,以及認清方向做出對自己有利的升學選擇,勤奮向學又不易自滿的處世態度,很值得時下年輕人學習。

A1 with logo
William學貫中西,知識淵博

出國留學要過語言關

  William赴英留學前,就讀於陳瑞祺永援中學。他中三選修理科班,由於一直接受英文教育,所以有了到外國升學的想法。當年想出國留學,像美國、澳洲等的大學都是海外升學中心推介的留學勝地,但William卻對英國學府情有獨鍾。讀中五期間,他自行在網上尋找赴英升學的資訊,並成功考入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男子寄宿學校湯布里奇中學。

  William表示:“當時也想過去德國升學,因為據我所知,只要語言和成績過關,便可免學費入讀,吸引力挺大。但考慮到中學時的學習內容與英國當地的課程較易衍接,更能發揮到自身的優勢,最後還是選擇了去英國。”

A2
在英國求學期間,認識到不少外國朋友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初到英國求學,人生路不熟,也沒有同行的知己。William憶述,當時全年級裡只有自己和四個華人,當時華人在校內可說是“弱勢社群”。最要命的是,當時William的英語口語不好,除了聽課較吃力外,和同學構通也有困難。據William觀察所見,英國人是很着重溝通的民族,你越是不主動和他們聊天,便越容易被忽略和邊緣化。相反,你先釋出誠意並主動溝通,他們會很樂意和你打成一片。

  William感觸地說:“中西社會文化有很大差異。在西方,你能力越高,對方便越想跟你做朋友;但在華人社會,謙卑才會得到尊重。我當時在英國讀書,還未明白這些道理,由於語言不通,捱過不少苦頭。後來發現溝通的方式不限於語言上,我開始多參加一些課外的群體活動,例如劍擊、籃球、標準舞等,並為學校取得獎項,讓外國同學看到我在運動方面的天賦,他們便對當初沉默寡言的我改觀,共同築起溝通的橋樑。”

A3
William(左一)是劍擊好手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A4
熱衷參與課外活動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受學習氛圍熏陶,增強考取名校信心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長年高踞全球大學排名的前列位置,是世界各地學生有志報讀的理想學府。考入牛津的學生都被視為特別出眾,前途一片光明。但當William收到牛津的正式錄取通知書時,卻沒有表現出像同樣得知消息的家人般興奮,只覺得結果符合預期。

  這又要從William入讀湯布里奇中學的時期講起,當時有位香港同學曾這樣對他說:“你讀的這間寄宿學校是名校,你不知道嗎?”William當時在網上只留意到學校在英國排名頗高,加上是寄宿男校,生活上照顧周全,讀書可以專心啲,並不知道這所學校有着“四分一畢業生能考入牛津或劍橋”的傳奇升學率。

  湯布里奇中學的導師幾乎都是牛津或劍橋的校友,他們上課時,偶爾會用輕鬆語氣和學生說,“將來你們在牛津要在這間餐廳吃飯,因為這裡的價錢較便宜,另一間學院的飯堂就最好不要去!”“你讀劍橋大二時,最好選修這幾個科目。”之類的話,無意間灌輸“牛津、劍橋其實離大家不遠”的理念,給予學生考入這些名校的信心。

  William說:“當然能否考進去,還得看學習能力和成績。當時有志報讀劍橋和牛津的學生,每週都要額外補課,以及接受模擬面試,訓練應答能力。由於習以為常,正式面試就不會怯場。

  談及大學經歷,William表示老師們平日忙於研究工作,放在課堂教學的時間較少,學生很多時間都要靠自己在圖書館、實驗室或網上尋找課題的答案,因此鍛煉出很強的自我學習能力。此外,牛津學生很喜歡溝通和辯論,每個人對社會和政治都有不同的見解,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William也養成熱衷獨立思考的個性。

A5
在牛津養成熱衷獨立思考的個性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海歸人才有意回流發展

  William在牛津主修分子和細胞生物化學(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專業,然後在英國進行與生物學相關的研究,他表示:“鍾情生物學研究,可能是因為我對一些未知的事情充滿好奇心。加上在修讀博士期間,接觸到很多該領域世界著名科學家,被他們的奉獻精神和對科學的激情所熏陶和感染。我的博士導師Professor David Barford 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該學會成員包括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霍金等世界著名科學家。David對科學的投入令我感動,也激發了我從事研究的動力。”

A6
醉心生物學研究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雖然留英多年,但William仍一直關心家鄉的發展,對澳門近年以逐步實現產業適度多元化為發展目標感高興,他說:“這意味着澳門未來可容納更多不同專業的人才,對過去在外地升學和工作,有意回流發展的澳門人是一大喜訊。”

  William表示正積極尋求回澳發展,開設實驗室從事生物學研究的可能性,希望以澳門作為“一個平台”,透過與歐美、中國內地和香港等科研機構合作,提升生物學領域的研究水平,為澳門學術和多元產業作貢獻。

A7
考慮回澳開設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合作單位:人才發展委員會logo-output-02人才發展委員會

.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網站:http://mpea-plus.org/,微信號:mpeaplus,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