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專題】古物藏珍,傳承文化——專訪古物收藏家蕭春源

       收藏是一種搜集、儲存、歸納與維護物品的嗜好,不論是收集古物還是現代品都大有學問。澳門書法篆刻協會會長蕭春源(蕭彼德)是一位資深收藏家,久以富藏古印聞名,被稱“持秦印第一人”,所立的“珍秦齋”精品薈萃,涵蓋印璽、書畫、銅器,在內地亦極有名望。

A1_LOGO
蕭春源熱愛書畫

       他曾為一枚大官印飛奔香港一擲千金,亦試過心猿意馬,無法當機立斷,讓“心頭好”流於他人之手。學養深醇的蕭春源從不介意展示個人珍藏,經常透過舉辦展覽公諸同好,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亦編纂圖錄以饗讀者,史料翔實寶貴,備受學術界關注。

開展收藏的契機

       在高中時期,蕭春源受孔教學校的老師啟蒙而愛上中國文化。雖然1952年出生的他,被葡萄牙職員在身份證上登記了“彼德”這個外籍名字,但多年來一直堅持沿用父母為他所定的中文名。熱愛中國書畫的他,每逢週末都跑到黎心齋老師家中,一邊協助蓋圖章,一邊學習鑑賞中國字畫,更在黎老師的介紹下拜得著名篆刻家林近為師,並於中學畢業後到同善堂跟隨林近學藝,鑽研篆刻技術。

A2
1994年,蕭春源(左一)與馬國權(左三)帶100方古印往日本與古印收藏家菅原石廬(左二)、篆刻泰斗小林斗盦(左四)交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林近教導學生刻印要博覽群書,勤加臨摹,力追秦漢,練就嫻熟之能,融會文人之妙,才可觸會貫通,自成面貌。為能更細緻了解秦漢的刻印藝術與技法,模仿實物真跡提高學習效率,蕭春源跟隨林近營商,到國內四處工作,更在廣州認識到師事中國古文字學家容庚、對研究古文、鑑別青銅器等造詣均深的馬國權。馬國權向他如數家珍,亦熱烈相授鑒賞藏品之道,讓蕭春源燃起了收藏慾望。

A3
蕭春源與陳巨來(中)、錢君匋(右)在上海梅龍鎮酒家合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自此,蕭春源一有機會便上廣州學習鑑別技術和收藏知識,埋首研讀各種參考書,探究博物館,亦到澳門新馬路的古董店搜羅古印。直至馬國權回流香港,蕭春源亦每週渡海拜會,每當刻得新作或尋得珍寶,都徵求馬國權的評價及意見,一起探討印論,亦在獲引薦下結識篆刻大師陳巨來、錢君匋,以及上海博物館長馬承源等文博專家,觀遍各類藏品名跡後,逐漸奠定收藏方向。

 

文物是探究歷史的鑰匙

       蕭春源的藏品大多與書法及文字有關,除了古印、書畫及聖旨,對秦物情有獨鐘的他亦收藏不少刻有文字的秦器,以及與度量衡相關的權、尺珍品。他十分熱忱透過古物考究歷史,“秦朝歷史短,遺留的文物稀少。秦朝刻印的刀法對現代篆刻極具研究價值,亦能從古印文及形制材質等考證官印的地理和職官等,而聖旨是古代帝王權力的象徵,從撰擬到繕寫都由頂尖高手完成,翰林學士根據皇帝喜好選擇所書字體,上乘的墨水至今仍色彩亮麗,歷史與藝術價值都極高。每一個從古物中新發現的文化符號、考究證據或解讀方式,都充滿歷史意義。若古物內容與歷史所載相同,更是彌足珍貴。”

A4_LOGO
蕭春源學富五車,家中藏書量極多。

       除了嗜金石、精印學,蕭春源也偏愛收集20世紀四、五十年代懷舊華美的月份牌廣告畫,是藏量數一數二之人。月份牌最初被在華洋商廣泛用於推銷商品,牌上美女個個婀娜多姿。日本研究月份牌畫的博物館經常向蕭春源取經,望一睹其藏品風采,交流學術心得。蕭春源說月份牌見證了一個時代的社會文化與發展歷程,是揉合文化與設計藝術的結晶:“以石板模套色印刷的質感是現代印刷術無法取代的。一張廣告畫可看到地區當時的經濟環境和大眾潮流。國際企業與文化的進駐,影響著旗袍等服飾及化妝風格的變化,對現今社會影響很大。”

A5
杭穉英所繪石版銅版月份牌廣告畫(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博學多聞是收藏之道

       隨著市面流傳有序的古董變得寥寥可數,贗品仿製技術越來越高。蕭春源叮囑大家對收藏品切勿癡迷,別做“火麒麟”喜新厭舊,應量力而為,以興趣調劑生活,亦別怕買錯破銅爛鐵,先博古通今自我增值,扎實知識基礎,再向學者請教鑑別細節,由小量入手累積實踐經驗,才能練就一雙慧眼,憑著氧化程度、雕刻手法、印章形態、文字特徵、歷史痕跡等判別藏品真偽。

A6_LOGO
五代官印以銅盒盛載,附有印台及銅鎖,絕無僅有。

       與古董商一直保持誠信友好關係的蕭春源,經常有機會看到商家的珍藏。他所收藏的一個五代官印是世上唯一保存完整的套件。當年蕭春源一接到古董商通知便不惜以千金擲下:“那是一位賭客的抵押品,一看便知珍寶。那天我一直守在電話前等待商家消息,誰知賭客真的賭輸錢,願以半價急售。我從未試過花幾十萬買一個印,那是唐印的幾倍價錢。”

A7_LOGO
蕭春源認為珍品藏得其所,別具意義。

       蕭春源最終幸運地搶在一位正趕飛機過來的台灣人之前把官印買走,即使現在有人開價“過百萬”,也不願意出售。他認為收藏不應只著眼藏品價值,有時令珍品藏得其所,更別具意義。他曾於2001年親自為上海博物館在澳門以約十多萬元購得出自王莽時代的一塊法律詔版,讓專家們雀躍萬分。這塊打印紙般大小的詔版至今仍展示於博物館中,價值已超過二千萬元。他說:“能將國家一級文物回歸故里,將罕有存世的珍寶公之於眾,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

收藏的真正價值

       蕭春源於2014年與雅士同好組織“興文雅會”,不時聚首互通學術知識與收藏心得。雖然收藏行為在現今已變成一種投資選擇,但他依然視它為一種提升藝術素養和文化知識、怡情養性的活動。他認為,要將藏品展示出來,多閱讀它濃厚的意蘊,汲取養分,提高自身思維層次,學習藏品承載的獨特工藝與匠人精神,領略傳統文人的儒雅秀逸,從藝術品味生活,才是鑑賞與收藏的價值所在。

A8
2017年,澳門書法篆刻協會首次聯同海內外組織舉辦玉印展(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近年內地掀起收藏熱潮,民間交流日趨活躍,澳門特區政府亦每年投放不少資源,以新穎方式舉辦各類國際性活動,讓公眾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提升澳門城市地位。蕭春源經常慷慨借出珍藏予文化局分享於眾,亦透過澳門書法篆刻協會以多媒體及實物展示等雅俗共賞的方式舉辦展覽,讓公眾拋開古董曲高和寡、千篇一律的印象。

A9_壓縮
蕭春源攜作品參與“文化抗疫蓮一心.澳門美術作品展”(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他感激澳門特區政府與澳門基金會的支持,讓自己能將藏品編撰成書,令展覽事半功倍:“傳承歷史是舉辦展覽及研討會的核心。展覽只是過眼雲煙,唯有著書立說,才能廣泛地與專家學者交流研究意見,並將珍貴的傳統文化流傳後世。”他鼓勵新一代青年多學習中國傳統精粹,亦吸收西方藝術成果,透過多方面渠道一起肩負藝術普及和發展的責任,建立正面的收藏氛圍,提升澳門文化藝術水平,讓歷史文化得以薪火相傳。

A10
蕭春源曾編寫的部分圖錄(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歡迎轉載MPEA原創內容,請註明出處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MACAUMPEA

未獲授權下請勿對原創內容進行修改,感謝支持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