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專題】拒當“佛系青年”等運到——兩青年思考融入大灣區

      “一切隨緣”、“不爭不搶,淡然處世,隨遇而安”、“佛系養蛙”、“佛系追星”……從去年開始,一股“佛系處世”觀在網絡爆紅,席捲港澳。

       最近,“佛系青年”在澳門網友之間又再掀起一番熱論,皆因在日前的“青年與經濟財政司司長真情對話”活動上,有青年提問到澳門地方小,年青人多趨向於安穩的就業環境,經常給人以“佛系青年”的印象。對於這一說法,有兩名年青朋友就有不同的看法。

A7
“佛系青年”在網絡瘋狂走紅(網絡圖片)

“唔等運到”,積極衝出澳門

       日前,盧樹棟在參與“青年與經濟財政司司長真情對話”活動時作為首名提問者,提問了 “澳門青年可以如何參與到雄安新區”。河北雄安新區,是我國在2017年設立的國家級新區,其定位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性工程。雄安新區聽起來“高大上” ,看似離澳門十萬八千里,為何盧樹棟會提出這個問題呢?

盧樹棟(第二行右二)參加“青年對話”活動,提問關於雄安新區的問題
(圖片來源:澳門經濟局)

      “我是一名IT創業青年”,盧樹棟這樣介紹自己。作為IT(資訊科技)業者,盧樹棟深感科技在城市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他在生活工作中主動留意科技與智慧城市方面的消息,看是否能從中借鑒經驗,運用在澳門的城市資訊科技建設上。當他得知經濟財政司司長早前到雄安新區進行實地考察時,便好奇司長對雄安新區的看法。

      盧樹棟說,“很多人可能覺得雄安新區那麼遠,提問出來對澳門人無太大意義,但其實雄安新區是基於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中面臨著人口經濟密集的挑戰下衍生出來的新區,它將會建成集高科技及綠色宜居於一體的智慧城市。它所處的區域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性質有相似之處,又是個新區,而澳門亦有自己需更完善規劃的填海新城區,我認為雄安新區的建設對澳門會有不少借鑒價值。為了完善澳門填海新城區的可持續發展規劃和建設,雄安新區值得我們主動了解和參與。”

      正因為這份希望澳門持續發展的主動,讓盧樹棟沒有如“佛系青年”般“等運到”。有感於青年創業者單打獨鬥能力不夠強,中小微企競爭優勢未能突出,澳門一班志同道合的青年企業家們創立了澳門商業協商合作會(簡稱“澳門商協”),希望利用規模效應“抱團發展”,為澳門青年創業者在參與大灣區城市協同合作中爭取話語權。而盧樹棟,正是澳門商協的會長。

      盧樹棟說:“很多前輩在分享創業經驗時都提到,如果本地青年人創業只定位在澳門,是較難有出路的。隨著時代發展,有些新的產業需要年青人去承載學習,例如高新科技、IT、中醫藥等,這些新產業也需要聯動區域合作。只有走出去,才可以突破澳門發展的物理空間局限。

A2 with logo
盧樹棟認為澳門有不少“非佛系青年”,並希望團結業界力量,利用規模效應“抱團發展”。

 

      目前,澳門商協正組織粵港澳大灣區澳門工商界考察團參訪大灣區城市,做好企業落戶大灣區工作,促進城市群區域合作。盧樹棟說:“我們不希望考察團是流於形式,考察完就算,我們希望能真正發揮橋樑作用,與當地政府建立合作機制,為澳門企業爭取政策優惠、行政便利、發展機遇和渠道。現在我們已經實現了澳門企業落戶南沙的商事服務便利,包括澳門企業註冊南沙公司,註冊商標等,都已有當地工商部門直接對接辦理。”

      據他介紹,特區政府和廣州南沙自貿區更合作打造了葡語系國家商品展示中心,目前已上架展示了澳門大型貿易商的產品,下一步將針對澳門中小企業,尤其是青創企業,為這些企業的產品提供展示平台,同時豁免展示費及租金,並設有常規展銷經貿合作和貿易交易會。盧樹棟希望澳門青年創業者可利用好這個平台和機遇,積極帶澳門企業走出去。

 

“出去是為了回來”,主動融入大灣區

       盧樹棟強調,鼓勵本地青年走出澳門,並非鼓吹要青年人全部搬到內地生活發展。“出去是為了回來”,盧樹棟說,“這是梁維特司長當日眾多金句中,我感觸最深的一句。因為我們一直在努力奔走的目的就是這個——通過走出去,發掘更多經貿合作,學習更多的優秀技術和產業模式。我們的根在澳門,我們要發展的也是澳門的經貿。 ”

       從事IT業的盧樹棟,表示目前正在努力做好手頭上的大灣區互聯網項目,希望可以為澳門互聯網產業基建出一份力。“澳門的IT業一直不是很蓬勃”,盧樹棟說。他表示雖然澳門有一定業內人才,但基於澳門產業結構不平衡,很多人才都被博彩公司招攬,導致當新興互聯網產業浪潮到來之時,澳門並沒有跟上發展。

      “但我們沒有理由停滯不前不發展,不發展只會越來越落後”,盧樹棟說,“粵港澳大灣區給了我們一個機遇,讓澳門的業界可以聯動大灣區的互聯網大數據,深入學習和吸收產業經驗。” 盧樹棟表示,澳門目前缺乏一個標桿性的綜合門戶網站,導致很多旅客要通過瀏覽內地和香港的網站了解澳門,從而將本應屬於澳門地區的流量分流。在互聯網產業蓬勃的今天,若不能聚集流量, 互聯網產業乃至IT業整體也難有長足發展。因此,他希望能建立起澳門的門戶網站,做好互聯網基建:“要產業蓬勃,首先我們要主動創造產業能蓬勃發展的環境,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參與進來,讓澳門的IT業整體有更好的發展。”

盧樹棟(第一行左一)對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第一行左四)在“青年對話”中所講的“出去是為了回來”深有感觸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冀更多“貼地”政策詮釋

       當日同場參與“青年對話”、就讀於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的研究生蘇柏靜,對盧樹棟“雄安新區”的提問有另一番啟發:“我覺得政府官員出外考察後,可以更多地開拓和青年對話的平台,將外面的信息帶回澳門,傳遞給我們年青人。就像雄安新區,其實相關新聞網上隨便一查就很多,但很多時候是新聞裡每個字我們都認識,但並不知道這些信息對我們的意義在哪裡。梁維特司長用他自己的語言和理解,分享了對雄安新區的所見所想,我才明白原來雄安新區是以創新為主,現在我對它的城市規劃和科技手段都充滿了興趣。”

       蘇柏靜認為,澳門官員有很多機會出外交流,他們本身就可以成為青年人看世界的一個窗口。官員通過結合澳門的情況,過濾得出有用信息,用自己的理解和語言將新的想法帶給年青人,令年青人受益。“年青人要走出去,第一步是要能夠獲得這些有用的信息。”蘇柏靜堅定地說。

A4 with logo
蘇柏靜認為,年青人要走出去,第一步是要能夠獲得有用的信息。

 

“不想做‘佛系青年’,想做一個努力的青年”

       被問到覺得自己如何看待活動上被提及的“佛系青年”,蘇柏靜笑說, “當日司長秒答‘佛系青年’的相關提問,‘神回覆’令大家都爆笑。我諗我會認同梁司長鼓勵大家所說‘唔好做佛系青年等運到’。我自己應該不算是‘佛系青年’,我不想做‘佛系青年’,想做一個努力的青年。我希望社會多點有心人肯站出來,主動為澳門出力。”

       蘇柏靜是“澳大天鴿義工”的發起人之一,她在颱風到來之時被困在澳大校園裡,經歷了斷水斷電斷糧斷網的數小時,直言當時感到十分害怕。災後她跟朋友到沙梨頭附近,看到垃圾圍城、殘垣敗瓦,對她衝擊甚大。當時社會各界自發發起不同義工小組,到各區清理垃圾,她看到有氹仔、皇朝、路環……但唯獨是沒有橫琴澳大。作為澳大學生的她,看到校園被破壞,心疼之餘更覺得自己有一份責任站出來。

       蘇柏靜回憶道,“雖然不主動出來收拾清理也不會有人怪責,但光什麼都不做一直等待的話,校園沒法很快地恢復原狀,也會影響校園運作。”於是,蘇柏靜和另一名本科生吳林坤一起發起義工小組,號召同學主動站出來盡自己一份力。“一開始並沒有想搞很大,只想找十幾個同學一起在校園裡清理垃圾,於是就開始在群組里宣傳號召。沒想到很快地,不到一個小時就組織了一百多名同學,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

       後來,他們主動聯繫了學生會,透過學生會與學校溝通,在學校的加入協調下,合理地分配人力和物資,幫助學校恢復面貌,更分派了同學到路環幫助清潔街道。

A5 with logo
“澳大天鴿義工”的發起人之一的蘇柏靜指自己“不想做‘佛系青年’,想做一個努力的青年”。

 

希望社會提供年青人創新試錯機會

      “非佛系”的蘇柏靜在對話活動上亦有積極提問發言。提到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以“I.T”詮釋了Inspiration(靈感),Innovation(創新),International(國際化),Interactive(互動的),Immediate(即時的),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和Timeless、Tomorrow、Transcend(永恆、未來、突破時空),Technology(科技),Transformer(變形金剛),Team、Training(團隊、培訓),Timing、Trendy(時機、潮流),蘇柏靜表示自己對其中的Innovation(創新)和Immediate(即時)最有感觸。

      對於創新,蘇柏靜指自己的理解是從零開始創造一樣新事物是創新,對已存在的兩項事物進行組合,提高效率,亦是創新。一直關注澳門文創產業創新發展的她,希望政府能做好與年青人的政策溝通,讓年青人可以即時利用政策優惠發展經濟,讓社會能形成更好創新創業的氛圍。“我自己讀政府與行政學,對‘CEPA’(《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有所了解,知道去年政府與內地進一步簽署了兩個協議,簡稱‘《CEPA》升級版’,為創業的朋友進入大灣區投資創業,提供了更便利的條件。但很多人可能連‘CEPA’全稱叫什麼都未知,很大機會就此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機。另外亦希望大家俾多啲機會俾我們年青人試錯(Trial and Error),讓有心的年青人真正有機會參與到社會各個方面。”

蘇柏靜(第一行左二)指“青年對話”活動中對自己最有啟發的是梁維特司長詮釋的Innovation(創新)和Immediate(即時)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網站:http://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