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al signal

作者: mpea

【正向專題 】創業精英中的“瘋子”──專訪跨境說CEO周運賢
小話兒, 正向專題 18.8.2017

近年特區政府積極推動青年創業,以促進經濟多元發展。澳門擁有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優勢,同時在配合“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上具有獨特及優越的地理環境,不少有志創業的年輕人都希望把握時機,建立屬於自己的工作團隊,共同朝着同一目標,闖出一番事業。(……)

【家和萬事興】放手,不回頭
家和萬事興, 小話兒 14.8.2017

她是家中的獨女,小時候隨父母移居英國,在伯明翰大學本科畢業,人長得高挑又漂亮,又良好的教養,是圈子裡公認知書識禮、大方得體的女子。大概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再漂亮的女子其感情路都很難以一帆風順,

有超過160年歷史的伯多祿局長街(又稱白馬行,古時稱「醫院街」),是澳門第一條水泥馬路。昔日馬路的東端有一間聖辣法耶醫院(1569),故街道起初稱為「醫院街」。但居民認為醫院街的稱呼不太吉利。亦因當時此街道的渣甸洋行專營白馬牌威士忌,並豎起白馬標誌,居民就把其稱為白馬行。
1869年7月,昔日的政府正式公布該街為白馬行街。其後到1942年6月,議事公局為紀念曾任議事公局局長的伯多祿誕生100周年,便將白馬行街改名為伯多祿局長街。
伯多祿為生於澳卒於澳的“土生葡人”。早年求學聖若瑟修院,後入華政廳任翻譯。櫐至廳長。澳門更有一馬路名為“卑度路街”,其葡語名稱Pedro Nolasco。這位 “卑度路”與“伯多祿”實為一人。1882年11月15日,在其弟Miguel Aires da Silva的倡議下,當時總督決定將內港新填地一新闢道路命名為“卑度路街”。而這位倡議人,伯多祿的弟弟的名字也留在附近的一條街道上,便是“美基街”。而前醫院街—伯多祿局長街旁的醫院後街依然保留至今。
資料來源:

【城市記憶 】殷皇子大馬路

殷皇子大馬路名稱的由來是當年以對葡萄牙航海事業出力甚多的恩里克王子命名。

 「殷皇子」,其中的「殷」字是恩里克(Dom Henrique)的名字在澳門的音譯字頭(澳門譯作「殷理基」);而「皇子」,在古葡萄牙語中則是指「不繼承王位的王子」。恩里克王子生於1394年,由於在同輩中排行第三,故他就不太可能繼承王位。不過他對葡萄牙的航海事業有著重要的貢獻,在15世紀多次派出探險船隊到非洲西岸考察,也建立了全世界首間航海學校。

 殷皇子大馬路的位置原為海域,至1930年代南灣填海後這一帶才出現。在填海的計劃中,這條馬路原是新馬路的其中一部份,不過後來因為某些失誤,導致出現了兩個名稱,殷皇子大馬路就是這樣而來的。

[備註:舊相部份為網絡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