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嘅唐僧幾時先出現~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
澳門自回歸以來,經濟快速增長,城市配套設施不斷發展,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感受到澳門的精彩活力。發展背後,城市的面貌也正悄悄地改變着,一些老舊的事物,在時代更替中面臨被淘汰、甚至改頭換面的命運……由本地動畫導演李沛榮(Jay)所創作的動畫《燈塔》,正是一位默默看着澳門轉變的80後,以藝術創作的方式紀錄小城的變遷。
這個世界需要雨水平衡陽光,需要風映襯石頭。圓球和無形的水,方體與篤定的路。生活有動靜,人生有悲喜,心靈才得以洗滌,知道沒有必然的幸福。下一次大雨再來,你就知道要備好歌單和耳機,知道備好小書和某個誰的電話號碼。
阿Don,全職攝影師。透過相機記錄別人一生中重要的時刻,用攝影發掘自我存在的意義。從他照片裡,總是能讓人感受到溫暖的情感,在主角之間流動,攝影對他來說,不單單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熱愛與專注。2016年,他更帶着相機,遊歷世界400天,記下了自己在人生旅途上遇到的五光十色風景。觀景窗裡的世界,都是一張張未來的回憶。(......)
陳逸翀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他先後取得北京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士,以及英國牛津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更加入國際知名經濟資訊機構——彭博社(Bloomberg)的機械學習(Machine Learning)團隊,成為軟件工程師及研究科學家。在科研路上,他一直堅持理論需要為人類服務的宗旨,唯有把理論付諸實踐,才有價值。
1999年澳門回歸時,作為小學舞蹈校隊成員的陳昭怡,有幸獲邀成為慶回歸文藝晚會表演隊伍一員。回想當時在文化中心演出的情景,她雀躍地說:“當時自己年紀尚小,印象最深刻的是不論是台前或幕後,即使是作為大人的老師和工作人員,都充滿着無比的興奮和緊張感,所以舞蹈隊成員們都被氣氛所感染。對於能夠直接參與這一時刻,踏上這個隆重的舞台,這是一份喜悅,更加是一份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