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萬事興】回饋養育自己的地方

video1

  念舊並不是件壞事,記憶很易消逝,歷史沒有記下來、事情沒有被人提起,有些東西就會慢慢被遺忘。我們從何而來?人類自古以來就有這樣的疑問,過去記錄的辦法有限,結果來到今天很多事物便只能靠僅有的文物來推斷。而現在,我們有了更多、更好的技術來記錄當下,大家又是否願意以自己的方式,來為某些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做記錄,並把這些知識傳承給以後的人?

  這個城市養育了我們的家族,讓來到這裡的人有了安身之所。我們從苦日子中走過來,見證著這城市的變遷。近今,越來越多有識之士認真地為不斷變化的城市精神和面貌做記錄,比如我們澳門正能量協進會的“城市記憶”、“澳人澳事”、“一念一城”、“世說當年—構城者”等等,這些記錄讓當下與過去保持了聯繫,讓我們知道了自己從何而來,讓我們記得這城市是如何被築建和完善。

  幾年前看過一些從祐漢區長大的人,以紀錄片的方式拍下了“祐漢一星期”並回到了社區中放映,一直很受感動。這個星期三,另一個屬於社區回憶、名為“青洲舊夢”的活動便上演。活動集結了澳門音樂、電影和文學的知名創作人包括李峻一、陳雅莉、太皮、賀綾聲等以不同的手法表現對已清拆的青洲木屋區的緬懷感恩之情。

  澳門作家太皮說:“我就是青洲坊那種階層的,我寫下了《青洲舊夢》這篇小說。然後,在友人穿針引線下,出台了今次活動。如此一來,對於青洲的集體記憶的描述,就有了比較立體的呈現,是一次跨越階層的對青洲坊這個集體記憶的表述,在盡量保持真實情懷的情況下,有助確立青洲坊在澳門文化藝術領域的地標性形象。”

  不忘本、從過去獲得經驗、學會向先輩們予以尊重與敬意,一個城市給人的歸屬感、不同世代之間的連繫、居民共同的向心力,我想,往往就是從這些記憶和文化所建立起來。希望以後,更多不同社區的熱心人士能以更多不同的方式為澳門保留更多發展的軌跡,讓以後生活在這裡的人在問到“我們是誰”的問題時,可以找到更加多具體的內容。

.

[圖片來源:MPEA影片《澳人澳事 — 美昌隆》劇照]

.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網站:http://mpea-plus.org/,微信號:mpeaplus,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