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香是本地資深長跑選手,她自1992年開始參與長跑運動,至今參加了超過50場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馬拉松賽事。經過參與2013年的東京馬拉松、2015年的波士頓馬拉松、2016年的柏林馬拉松、2017年的芝加哥及紐約馬拉松,及今年(2018年)的倫敦馬拉松,梁麗香獲得象徵着制霸世界六大馬拉松的紀念奬牌,她也是本地首位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賽事的女跑手。
梁麗香回想參與長跑之初,澳門當時還未回歸,整個城市跑馬拉松的氣氛沒有現在濃厚。對於踏上跑手之路,她坦言是意料之外的事。當時她重達一百五十幾磅,只想靠運動減肥,常常與朋友結伴到松山跑步,被跑步會的前輩發掘,她亦因此開展了跑馬拉松的生涯。
埋藏於心的比賽路線
“我參加的第一個馬拉松賽事,是長跑聯賽的第四回合賽事,由於第四回合在每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開始,所以又稱為除夕跑。那年的路線是由氹仔馬場跑經嘉樂庇大橋、南灣、新馬路、下環街、媽祖廟、西灣,最後衝線終點在以前的澳督府。還記得當時跑到新馬路,很多人在路邊兩旁打氣,很難忘!這次比賽,我獲得第四名。但自此賽事就取消了這條路線,一切埋藏在我的記憶之中。"梁麗香娓娓道來。
說到跑步難忘的事,她記得一次在狂風暴雨下接受訓練,“某日,一位香港教練來澳門替我們進行訓練,雖然那天下着滂沱大雨,但教練與所有跑手都繼續訓練,看着身邊的跑友在運動場上不斷向前衝,很深刻地感受到跑步給予人堅持的力量,大家都願意為跑步而孜孜不倦地付出。”這位梁麗香口中的教練是香港長跑大師馮華添,也是讓她走上六大馬拉松賽事之路的重要推手,現在回想起,梁麗香形容這一切都是意料之外。
談及多年來風雨不改參與長跑運動的原因,梁麗香說:“長跑真的會令人上癮!它帶給我良好的身體狀態,心情鬱悶時跑步,煩惱一掃而空。簡而言之,長跑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份。”
挫折煉出堅強心智
梁麗香憶起回歸前,當時社會經濟環境不佳,治安不好,印象中燒車案幾乎每天都發生,澳門人跑馬拉松風氣不是太盛行,馬拉松比賽也自然沒多少新人參與。但回歸後經濟逐漸向好,隨着互聯網的出現,社交媒體的發達,市民很容易可以接收到跑步的資訊,所以在這十多年間,本地湧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跑手,尤其在這幾年,隨著各種各樣的馬拉松賽事出現,馬拉松參與者越來越多,大家對跑步的配備也越來越講究。
在跑步場上屢創佳績的梁麗香,留意到某些澳門人對跑步訓練並不注重,只顧“死跑爛跑”。她說:“平日充足的練習、肌力訓練、營養調節、拉筋與足夠的休息,其實缺一不可。而肌力訓練與拉筋,需要專業的指導,這樣才能避免受傷。"近年,梁麗香更聘請私人教練增強其肌力訓練,令自己的運動表現更佳,及避免出現傷患。
回顧自己的田徑生涯,梁麗香坦言雖然沒有大起大落,但也試過無法在賽場上跑出佳績而心情低落。最令她遺憾的一次,是有一年參加澳門國際馬拉松賽事,那一年是她狀態最好的一年,只可惜天意弄人,賽事發生罕見的“跑錯路”,全馬及半馬選手平均每人多跑了三公里,讓她未能得到名次。但多年來的長跑經驗,鍛煉了梁麗香的心智,面對逆境時,她學會堅持和保持平常心,在每次經驗中吸收成長,慢慢調整心情。常有人會將人生比喻為馬拉松,梁麗香認為人的生涯就如比賽場上的選手,常會碰到挫折和困難,心理上往往受到打擊而喪失自信,但只要積極面對,困難就是成長最好的老師。
馬拉松拉動經濟效益
近年,澳門每年都會舉辦更多不同類型的長跑比賽,而這個情況在世界各地也十分普遍,因為長跑運動已成為某些國家其中一項重要的經濟收益,並衍生出“馬拉松經濟”這專業名詞。
梁麗香以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賽事之一——波士頓馬拉松比賽為例,其每年舉辦的賽事已成為當地經濟重要來源之一,2018年的賽事為新英格蘭地區直接或間接創造了近2.01億美元的經濟效應,而且創造的經濟效應每年都在增加。馬拉松賽事的舉行,帶旺了主辦方的酒店業、飲食業和旅遊業生意。梁麗香認為澳門絕對有條件為跑手帶來更優越的場地,更可向外地馬拉松取經,令一年一度的馬拉松運動盛事,成為帶動旅遊業發展的好機會。
寬闊的場地、景色壯麗的沿途風光、具挑戰性的路線、排山倒海般的歡呼聲以及瀰漫激昂又動人的氛圍,這些都是吸引梁麗香不斷到各地參與馬拉松賽事的重要原因。作為本地資深長跑選手,她寄語年輕人發揮馬拉松精神,積極面對人生。“人的生涯猶如田徑比賽,跑手要在比賽裡,學習如何面對挑戰與得失。別因挫折而輕易喪失自信,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不能氣餒!只有逐一克服,才能擁抱成功。”梁麗香如是說。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網站:http://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