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20周年專訪】了解世情,掌握先機──呂開顏宏觀看經濟大勢

       上世紀90年代,中國開發上海浦東,為了一睹這經濟城市的模樣,呂開顏在1996年隻身到上海外國語大學修讀經濟學。1999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的大日子,他特意回母校澳門濠江中學參與慶祝活動,更與大眾一起到郵政局排隊買郵票、蓋紀念郵戳。但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當時的他心情卻有點複雜,因他對未來選擇升學還是就業仍感到十分迷茫。

       2000年,呂開顏決定到北京大學繼續升學,由碩士讀到博士,親身體驗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改變。跨越澳門回歸,在內地讀書這十年裡,他時刻關注著澳門動態,見證澳門由低谷重生,經濟高速增長,逐步走向榮景。

A1logo
呂開顏見證澳門由低谷重生,經濟高速增長,逐步走向榮景。

開闊眼界,積累人生經驗

       呂開顏從小便愛聽新聞、看股市、讀金融,覺得不斷跟隨社會變化的經濟學很有趣,涵蓋內容甚廣,亦能透過了解經濟掌握社會發展趨勢。他回憶當年到北大修讀經濟學,曾感到十分矛盾:“因為要考慮學費、時間等問題,但那年代有幸能到北京進行學術研究的機會不多。身為中國人,我覺得對北大有一種知識分子的情懷。”

        由於澳門社會環境未明朗,以及得到家人支持,呂開顏完成碩士課程後,決定繼續升學, “那時沒有太多顧慮,不像現在很多人需要考慮全職或兼職升讀,亦未想過要修讀較為輕鬆的科目。既然已選讀了經濟學,不如專心讀書做研究。”他認為能到心中所追崇的院校讀書,出外開闊眼界,是人生中重要的財富。

A2
呂開顏認為能到心中所追崇的院校讀書,出外開闊眼界,是人生中重要的財富。(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回歸後賭權開放,澳門進入經濟轉型時期,呂開顏覺得本地人應該要多發表意見,讓社會聆聽自己的聲音,便決定將博士畢業論文主題定為“對中國博彩業改革進行研究”,同時亦可觀察內地及澳門之間的經濟互動。畢業論文以博彩業作為切入點,呂開顏對自己身為澳門人感到幸運:“可以在澳門取得產業第一手的資料,建立人際網絡,了解業界動態,亦能在現實中發掘不同的議題,使研究成果更能與社會結合。”

A3
在北大苦讀的日子(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隨著澳門經濟發展利好,社會氣氛融洽,人才得以受重視,完成學業的呂開顏亦決定回澳工作,擔任澳門理工學院社會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及講師、特區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服務社會。他坦言最初並未想到要向澳門政府建言獻策,只抱著為社會貢獻研究成果的初衷,做一些澳門人應該要為澳門做的事。他感激各界對自己的肯定,給予機會加入政府諮詢組織,亦慶幸自己能處於機遇無限的時代。

勇於面對挑戰,完善職涯規劃

       談到職業生涯,呂開顏表示不應只功利地考慮未來發展,而應跟隨個人興趣,毋忘初心:“如果只想讓所修讀的科目與工作掛鉤,我可能會選讀中文或工科,相信出路會更多。”他覺得是因為個人想法較為簡單,才造就自己行學術這條路。由學士到博士,呂開顏都很享受在校園讀書的氣氛,經常到其他課堂旁聽。

A4logo
呂開顏談到個人想法較為簡單,才造就自己行學術這條路。

       他說:“大學有一種學術自由。這種自由有好有壞,學生只要懂得從中找到機會,就能吸取更多知識,但如果你是一個被動學習的人,在自由的大學環境中,你未必能發揮所長。這種自由亦存在於社會之中,你要知道在進行每個選擇時,都要付出成本和代價。”

A5
熱愛參與馬拉松運動(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除了讀書,呂開顏亦十分喜歡運動。由小時候喜歡田徑、籃球,到現在參與長跑,他感謝運動為自己帶來很多樂趣:“籃球運動可以學習團體合作,而參與馬拉松賽事亦能了解自己極限,從平日訓練累積信心,學習分配時間、體力和速度。”運動讓他學懂在工作上按部就班,以平靜心態面對挑戰,舒緩工作壓力,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

A6
透過運動減壓,磨練人生。(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抓緊發展機遇,發揮地區優勢

       近年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成社會焦點,呂開顏認為大眾除了關注投資項目外,更應以宏觀角度,反思如何透過可持續區域合作,以改善城市規劃、交通、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提升人們生活質素,造就更多就業機會,讓更多澳門市民一同分享特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成果。

A7logo
呂開顏冀以宏觀角度,反思如何透過可持續區域合作,以改善城市規劃、交通、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

       呂開顏說:“內地已有金融體系帶動經濟發展,港澳在國家經濟上的優勢已越來越小,所以更應著力思考如何發揮地區制度優勢,以更開放態度借助大灣區的發展機遇。澳門可透過地區獨特優勢,深化粵港澳三地合作,促進社會發展。”他稱:“如果我們不主動融入或掌握這個機遇,發展經濟平台作用,便可能會被深圳、廣州、上海等地取代,我們將被邊緣化。澳門毫無疑問是要發展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但我們要思考如何讓所有人都在這個平台上發揮作用,如何讓澳門成為經濟平台上的精準聯繫人。”

       他認為,澳門要在行政法規及社會氛圍上建立與內地、葡語系國家和其他地區的合作網絡,透過創新技術、完善配套,讓外地企業、資金和人才等,能透過澳門這平台,更暢通無阻地進行優化配置,進入各地市場。

A8壓縮
2017年,呂開顏獲邀參與“澳門的明天”圓桌論壇,暢談澳門未來經濟、民生等問題。(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鼓勵年輕人提升競爭力

       澳門回歸祖國前,高等院校制度發展滯後;回歸後的這些年,呂開顏很高興能見證澳門高校的改革和進步:“回歸前,根本沒有想過澳門的大學可發展到今日這規模。”他認為大學在為本澳服務同時,亦應致力提升教學競爭力。

       身為教育工作者,呂開顏覺得新一代學生處於一個最好又是最差的年代:“他們處於一個經濟富裕的時代,而這個時代又有太多物質誘惑,令學生求學時產生較為功利的心態。因為社會發展及很多其他因素,令高校課程設置、學生學習心態和學校教學水準產生偏向。這些現象相較於全世界,澳門可能是更為嚴重一些。”

A9
鼓勵年輕人勇敢面對挑戰(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他寄語年輕人應以更開放、包容的心態,多了解世界、內地正在發生的事,勇於面對全球化競爭。他鼓勵年輕人把握機遇,勇敢往外走,然後將所學所得帶回澳門,為家鄉作出貢獻:“憑藉過往成功經驗就安於現狀,只會讓自己失去很多發展機會,亦為社會帶來危機。人才成長必須透過競爭才能產生出來,澳門年輕人是有競爭力的,如果我們留在溫室環境下,將無法變成人才。” 展望未來十年,呂開顏期望政府能進行相關規劃,令大灣區的融合程度更高,能有更多的青年人才出現,共同把澳門建設成一個更宜居的城市。他相信假以時日,澳門能發展成為一個更有競爭力的地方。

A10logo
呂開顏期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人才出現,共同把澳門建設成一個更宜居、更有競爭力的城市。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