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20周年專訪】童心鑄造文學詩篇——楊穎虹尋夢異鄉人

       澳門回歸十周年之際,一對大熊貓“奇妙”與“蜀祥”告別家鄉四川成都大熊貓基地,飛越迢迢關山來到澳門,作為中央政府贈給澳門每位市民的回歸十周年禮物。經過熱烈的徵名活動,牠們正式命名為“開開”與“心心”,並住在石排灣郊野公園的大熊貓館。從此,澳門人有了屬於自己的大熊貓。

以熊貓“開開”和“心心”為主角的兒童文學作品《開開心心在澳門》系列橋樑書(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對可愛的大熊貓來到澳門後,一位專注創作和推廣本地兒童文學的作家,以熊貓“開開”和“心心”為主角譜寫出一段段生動的兒童故事,讓小朋友感受到人世間的真善美。這位為小朋友帶來快樂和想象力的作家,便是楊穎虹。

A1-logo
楊穎虹鍾情文學

       楊穎虹,澳門作家,曾於中學教授語文科長達11年,現職澳門理工學院中文顧問及辯論隊教練,“澳門筆會”副理事長,亦是本澳兒童文學創作平台“童一枝筆”的發起人之一,同時亦是兩個男孩的母親。現時除了大專院校的工作外,她在《澳門日報》及教育暨青年局出版的《百分百家長》上著有親子專欄,常用“羊豬老師”作筆名。

 

閱讀為伴,寫作為樂

       我失去了原來的那家小學──我剛領了紅領巾,一年級還沒有讀完;我失去了外婆家門前的那條小河,以及我所有童年的玩伴們;而更重要的是,我失去了每逢假日可以和親友共聚的機會,我不可以和表哥表姐們天天去珠江泳场暢泳、在海珠廣場放風箏、去越秀山看五羊……

——作品《帶著夢想回故鄉》節錄

       楊穎虹的文學作品中,透露着她童年的記憶。1983年,楊穎虹隨家人從廣州來澳定居,於當時只有七歲的她來說,更多的感受是“失去”。

       相比廣州,澳門在她的心目中小得像一條街道,她住進了一條不怎麼美麗的“美麗街”——這是她來澳後第一個居住的地方。那裡沒有珠江泳場和海珠廣場,也沒有從小把她帶大的婆婆以及經常見面的親戚與兒時的玩伴。雖然跟澳門人一樣說着粵語,但楊穎虹初來澳門時,面對兩地的文化差異還是感到不適應。

楊穎虹憶述小時候隨家人從廣州來澳定居

       “那時還未有《YES!》書,我們還是看《金電視》的,但媽媽不允許我看這種閒書。小時候同學經常把漂亮的文具帶回學校,但我沒有這類文具。當時女同學們流行玩‘香珠’(如米粒般大小帶香味的小玩意),但我沒有足夠的零錢去買一袋,只能偷偷在地上撿拾別人不小心丟掉的……這些小細節現在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但卻足以讓當時的我和同學們格格不入。我覺得自己份外老土,而有些同學還會笑我是鄉下妹,所以朋友不多……”早期孤單的新移民生活讓她學會了以閱讀為伴。到了中學時期,楊穎虹得到老師的提攜,積極參與學生活動,並奪得“澳門青年文學獎”,漸漸地找到了自信和歸屬感。

楊穎虹在寫作中獲得自信和滿足感

 

走入社區,推廣文學

       回歸前,楊穎虹的家人移居加拿大。當時,她沒有隨家人到外國生活,而是選擇留在澳門繼續升學,並在大學畢業後成為一位中學教師,結婚、生子。直到2009年,她離開前線教育工作,到大專院校任職。離開前線教育工作的日子,讓她可以有更多時間從事創作,並開始了在《百分百家長》及《澳門日報》的專欄寫作。

A5
大學畢業後在中學當老師,與學生相處融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從事親子閱讀工作的日子裡,楊穎虹發現澳門坊間的兒童文學作品絕大多數都是外來的,甚少有本地作品。因此,她萌生了發展本地兒童文學的念頭。2014年9月,楊穎虹與26位本地作家和16位插畫師合作,出版了本澳第一部兒童文學專著《小城大世界:澳門兒童文學精選》。2015年,在澳門筆會的支持下,創立了兒童文學平台“童一枝筆”。“童一枝筆”除了出版兒童文學精選和繪本外,它另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深入社區,讓出身於基層的小朋友,能在兒童文學的陪伴下健康快樂地成長。帶著這個使命,楊穎虹堅持到圖書館和公共場所辦故事會,帶著兒童文學主動走進小朋友的生活。

《童一枝筆》創刋號(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們曾到祐漢公園舉辦故事會,看到公園裡的小朋友身邊沒有父母陪伴,自己一個人在公園裡跑跑跳跳,像我小時候一樣孤單。所以我更希望兒童文學能走進不同的社區,走進基層小孩的生活中。”“童一枝筆”的出現,讓澳門有了具有本地色彩的兒童故事:《望德堂前賣火柴》、《青洲黃油蟹》……這些地道的事物訴說着一個個澳門獨有的故事,故事裡的地點、人物、情景不再遙遠。

A7
舉辦公園故事會(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獨在異鄉,落地生根

       楊穎虹以“羊豬老師”這個筆名創作了以大熊貓“開開”和“心心”為主角的兒童文學作品《開開心心在澳門》系列橋樑書,當中包括五個故事:《開開心心最重要》、《開開心心說別離》、《開開心心看雲去》、《開開心心學語言》和《真“心”常在》。

A8
經常與兒子探望熊貓“開開”和“心心”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作品裡描寫了“開開”和“心心”離開家鄉來到澳門的生活點滴:站在熊貓的角度,描寫離開四川的思鄉之情,以及在澳門特有的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學習和生活的故事。五個故事的主題各不相同,但故事都啓發着小孩子對生活與情感的思考。離開前線教育工作的楊穎虹,期望以兒童文學繼續其教育理想,嘗試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回饋社會。

A9
代表澳門在2018博鰲亞洲家庭教育專家論壇上發言(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特別獻給尋夢的異鄉人。”這句話,出現在《開開心心在澳門》動畫影片中的片頭,因為“根是甚麼?家在哪裡?”是自少離開家鄉的楊穎虹經常思索的問題。當年的異鄉人,如今在澳門落地生根,發展本地兒童文學,讓澳門的小孩子閱讀小城的兒童故事,並希望將來在不同地方工作或落地生根的澳門人都能透過故事,認識自己的故鄉,並有足夠的文化自信來面對外面的挑戰。

楊穎虹積極推動本地兒童文學發展

       楊穎虹表示,回歸前,舉家移民到加拿大,只有她一個人留在澳門;回歸後,一家人卻從加拿大回到澳門及香港工作和生活,一家人又在小城裡重聚了。在回歸即將二十周年的今天,她慶幸從前的恐懼都消除了,家人總算全部“回歸”了!在這些年裡,閱讀一直帶給楊穎虹力量,讓她直面生活帶來的挑戰和恐懼,讓她慢慢愛上澳門這個家。在今後的日子裡,她希望可以將這股力量帶給更多澳門本地的小朋友。澳門兒童文學尚在起步階段,楊穎虹坦言“童一枝筆”暫時無法攀登高峰,但今後依然會與一眾熱愛兒童文學的文藝工作者一同努力,積極培養熱愛閱讀和創作兒童文學的寫作者。她冀望在下一個十年,能見到本地兒童文學百花齊放,創作專業化及出版推廣產業化,各個年齡層的小朋友都能閱讀到豐富的澳門特色兒童文學好作品。

楊穎虹抒發回歸感受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