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那一天的早晨,天一亮我就上街去。腦子不斷地尋找合適的地點,因為我要為這一天找最美的角度。”歐平記得,載着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的軍用吉普車從關閘駛來,沿路上市民熱情地揮着手。
這位老先生背着沉甸甸的器材,沿途尋找按下快門的最佳角度。資深攝影師歐平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拿着相機遊走小城的每一個角落,逾半個世紀以來,以敏銳的藝術觸覺,通過鏡頭為澳門記錄着一段又一段珍貴而美好的時光。
攝影作品題材多樣
歐平於上世紀初出生於廣東中山,小時候曾經歷日本侵華戰爭,他對兒時的印象都是在貧窮與不穩中度過。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十八歲的歐平來到澳門定居,並於1953年開始在報刊《新園地》(《澳門日報》前身)工作。
歐平談到在回歸前,澳門民風純樸,由於被葡萄牙政府管治,未能當家作主,老百姓在社會層面上,仍然受到各種不公平的對待。“澳門本來是中國的一部分,但變成了殖民地後,澳門人處處被欺壓,敢怒不敢言。但所幸的是,澳門人的生活簡單,守望相助,十分團結。”在澳門的工作開始穩定後,歐平在工餘時間和假期裡便拿起照相機,穿梭小城的大街小巷,以照相機記錄眼前的人、事、物。沒有既定的拍攝主題,歐平的作品題材多樣,照片裡的人物沒有擺拍,都是老百姓真實的生活,相片中的勞動人們與都市面貌,深刻地描繪了老澳門的都市情懷。
六十年前的澳門是甚麼樣子的呢?在歐平的攝影作品裡,或許能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家。老照片中,有的是社區裡的老百姓小生活:小孩子們坐在家門前的小板櫈上,在矮桌子上“錐殼”(製作炮竹的手工序之一);帶着厚厚眼鏡的寫信佬,正在替身旁坐着的一位阿姨代筆;還有街邊的磨刀匠,正等待街坊前來磨刀磨鉸剪……這些生活片段,反映了老澳門特有的風俗、文化、生活模式與節奏。最初拿起相機對準社區裡的生活,歐平沒有刻意尋找“美”,而是遵從他一直深信的那句說話:“用鏡頭記錄當刻的真實,是它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價值。”
手動拍攝考“基本功”
歐平憶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澳門經濟結構簡單,生活雖然艱苦,但民風純樸,人們熱愛生活,社會上的風氣十分好。很多成年人都從廠裡接來手工活,在家門前做工,孩子沒有太多娛樂,也跟着大人一起幹活。雖說生活大部分時間都在體力勞動,但他們很努力地生活。”當時照相機沒有連拍功能,一個鏡頭只能按下一至兩個快門。每一張相片的構圖、光線、曝光等等,都是在按下快門時已經考慮好的事情。全手動的拍攝方式訓練了攝影師扎實的拍攝基本功,每按一下快門,都是在“交學費”。
歐平說,當年的攝影師,都被這種拍攝方式訓練出“過硬的本領”:一卷菲林原本只有三十六張底片,也會想盡辦法“偷”到三十八張出來。上世紀七十年代,澳門手工業日漸式微,這段歷史,被歐平記錄在黑白色的照片裡。
照片見證小城巨變
歐平的攝影作品除了記錄昔日澳門居民的日常,還反映了他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當中以國慶彩牌樓為主題的照片最讓人回味,那是澳門老一輩的集體回憶。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每逢國慶節,愛國團體都會在澳門街道與廣場中央搭起巨大的彩牌樓慶祝。彩牌樓與小城的簡樸相映成襯。夜晚,上街欣賞燈火通明的彩牌樓成為了不少街坊飯後的娛樂節目。彩牌樓當中的圖畫與標語除了傳達了國家的新成就與發展,也承載了澳門人在殖民時期對祖國的思念之情。歐平用相機把這段逝去了的彩牌樓歷史,一一記錄下來。
“回歸後,老百姓的精神面貌是小城裡最大的改變。”退休後,歐平繼續拿起相機,拍攝當下的澳門繁華景象。他在社區裡,不再看到婦女、青年、老人家們坐在家門前幹活,而是一起參與康樂活動。每一年,小城裡接踵而至的節慶活動活躍了整個城市的氣氛。這種人們在精神面貌上的改變,讓他感受至深。
歐平的攝影作品,見證着小城的巨變。他希望澳門年輕人能透過其作品,了解自己的家。“把以前的照片和現在的拼在一起看,你會看到,澳門的變,是巨變。今天的繁榮與穩定,是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和拼搏,這些成果,得來不易。”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