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20周年專訪】敢於拼搏,務實求新——朱振華弘揚粵劇

        資深粵劇名伶朱振華憶述1999年12月20日是個大喜日子,因澳門在經歷四百多年風雨後,終於回歸祖國懷抱,故他心情特別激動。他喜見近年在中央大力支持下,本地經濟及文化產業得以蓬勃發展,成績有目共睹。

A1_LOGO
朱振華是資深粵劇名伶

        朱振華說,粵劇是我國藝術瑰寶,值得發揚光大。回歸前,本澳缺乏具規模的民間戲曲組織,高質素的演出寥寥可數。回歸後,粵港澳三地政府努力傳承和弘揚粵劇文化,並透過中央政府共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申報文件,申報將粵劇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粵劇於2009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令社會各界關注傳承粵劇文化。在此之前,澳門民間亦成立粵劇曲藝總會,集合澳門多個粵劇曲藝團體力量,推動粵劇藝術發展。由朱振華創立的澳門振華聲粵藝會,近年亦積極起用本地演員參與大型粵劇戲目,培育後起之秀,為梨園藝壇注入新血。他認為只有澳門人創出成績,才是澳門粵劇的光榮。

A2_LOGO
朱振華認為,粵劇是我國藝術瑰寶,值得發揚光大。

 

挑戰自己永不停步

       朱振華在十一歲時被選入“佛山青年粵劇訓練班”。當年政府組織城市知識青年參與農村勞動,朱振華是家中長子,本應不需參與“下鄉”活動,但因從小受熱愛戲曲的父親影響,耳濡目染,在體育、文藝方面表現活躍出色,在經學校推薦下,他突破重圍進入戲班。朱振華坦言當年曾遭家人反對,家人希望他能繼續升學,但他最後仍決定挑戰自己,離鄉別井踏上學藝之路。

A3
1979年,朱振華於《三鳳求凰》中飾演徐文秀。(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朱振華回憶戲班訓練相當艱苦嚴格:“當年的排練場是‘石地堂’,不像現在鋪有地氈,我們的功夫就是在石地上練出來的。”粵劇的“唱、做、唸、打”四種表演要素與“手、眼、身、法、步”五種技法,是戲曲演員的基本藝術修養。訓練班課程安排十分緊密,學員每天六時半起床集中坐貨車向山上出發,由文場領奏者“頭架”師傅帶領,拉着二胡與學員一起收緊丹田、練習戲曲發聲。朱振華說對着山湖練聲,感覺特別不同:“每一個長、短音,都能聽到回響,可以留意自己的聲音是否嘹亮、傳遞得遠不遠、音質是否有水準。”早飯過後,學員會跟隨在北京或省級邀來的導師進行西洋聲樂訓練,透過鋼琴音階練習音準。在結合民族與西式訓練的基礎下,演員更能將綜合發聲技巧運用得宜。

A4
1979年元旦,在佛山紅星大戲院演出《穆桂英大戰洪洲》。(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行當是戲曲藝術的特徵,“小生”、“花旦”、“丑生”、“武生”等每一個行當都有獨特的步法、唱腔和打扮,透過象徵性的姿態動作,演繹劇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戲班學員除了練習唱功,亦要透過壓腿、踢腿放鬆筋骨,學習“雲手拉山”等基本腰腿動作。據朱振華介紹,按行內習慣,“老倌”都是自行照鏡化妝,所以當年學員亦會在化妝師指導下互相練習。午飯過後,大家便回到十二人宿舍房間休息,然後再上歷史課。朱振華說:“戲曲離不開歷史,每部戲都說歷史故事、談‘仁愛道德’。”緊接書本課堂,學生隨即又上表演課,練習“做手”和“身段”,學習“把子功”、毯子功”,練習“刀、槍、劍、戟”和扮演“丑生”圍着舞毯走動,跳上跳下,翻騰踢腿。晚飯後,他們會出外觀看演出或買樣板戲影帶、租放映機,一起觀摩學習。

A5_LOGO
重視基本功的訓練

 

致力推廣戲曲文化

        訓練班在四年的訓練中,會不時帶領學生進行實習演出,後來更組成“佛山青年粵劇團”,成為專業表演團體。朱振華回憶八十年代初在廣西的五十場售票演出,每場逾千個座位均座無虛席。劇團亦常獲邀到新加坡、美國、香港、澳門等地演出,各地唱家關係密切。朱振華說能有機會到境外演出,大家都幹勁十足。他感受到港澳觀眾特別尊重傳統藝術,容易產生共鳴,亦觀察到港澳粵曲唱腔與自己所學的有所區別。雖然在粵劇界需要不斷磨練資歷輩份,但為能擴闊自己的知識層面,到更多地方發揮所長,朱振華決定於九十年代初來澳發展。他說:“社會在不斷發展,所以自己也不能停滯不前,必須努力提高自己。”

A6_LOGO
舉手投足間洋溢小生功架

        朱振華來澳後致力推廣戲曲文化,參與教學工作,希望下一代能懂得中國文化美德,學習粵劇導人向善的精神。為趕上時代步伐,他亦常常抓緊機會參與訪學活動,了解外地演藝發展及運作情況。

A7_LOGO
參與教學工作,指導後輩。

      戲曲是一種高度綜合的舞台表演藝術。雖然粵劇已成為朱振華生活的一部份,但他坦言對戲曲的理解仍是略知皮毛:“粵劇是一門十分深奧精密的藝術,不論是歷史、文化價值,或是技巧知識,都十分值得推廣。”

A8_LOGO
粵劇已成為朱振華生活的一部份

 

創作本地粵劇作品

       身為資深粵劇名家,朱振華認為雖然粵劇曲藝近十年間在澳門發展一片興旺,但演出大多是傳統戲曲作品,本土創作作品少之又少。1997年在澳門藝術節中與湛江粵劇人士合作、虛構編創的《海國女神》,是首齣以澳門為題材的粵劇作品。朱振華說:“其實澳門有很多珍貴的歷史題材和社會事跡,我這些年來一直尋找值得改編的題材,希望未來多做一些屬於澳門的作品。”

A9
2017年演出經典劇目《啼笑姻緣》(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17年颱風“天鴿”襲澳,民間湧現一幕幕動人救災抗災情境。被全城齊心救災觸動,朱振華立即找來陳志梅女士編寫劇本。他坦言只是想把風災中所見所聞真實紀錄,彰顯澳門人純樸、踏實的本性和助人美德。2018年二月上演的大型紀實現代粵劇《風雨同路》,是首齣將澳門現今生活情境搬上舞台的粵劇作品,劇情和人物都以真人真事編寫,展現了澳門居民在災難中同舟共濟、克服困難的精神。為了使舞台重現洪水淹沒澳門的景象,演出更特意使用電子背幕。由在暴風中守望相助、捨命救人,到災後社團自發組織善後工作、解放軍與居民同心協力恢復澳門正常生活秩序……劇中的每一幕都令觀眾凝聚激動情緒。

A10
《風雨同路》用粵劇形式演繹現代澳門故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朱振華表示,傳統粵劇創造了許多具有濃烈地域人文特色的獨特表演形式和手法,使粵劇在戲曲藝苑中能夠獨樹一幟,永葆藝術魅力。香港粵劇保留了傳統表演規範的特色,亦注重唱腔柔和、細膩的表達,而內地粵劇則因較系統的訓練模式,令演員能做出更多高難度動作,角色較豪邁、明快。澳門一直未有本地專業劇團,令本地粵劇藝術文化未能革新及創造本土特色。澳門回歸即將20年,展望下一個十年,他希望能出現一個能代表澳門的專業粵劇劇團,集中培訓曲藝演員,讓粵劇文化歷久常新,開花結果。

A11
朱振華的戲裝造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A12
桃李滿天下,曾舉辦師生友粵曲演唱會。(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