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20周年專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湯梅笑素手拈來

  談到1999年澳門回歸,以“林中英”為筆名的澳門資深作家湯梅笑(笑姐)表示,記得當年自己過得前所未有的忙碌與充實。身為《澳門日報》副刊編輯、澳門筆會一員的她,頻頻接到來自祖國不同媒體與機構的提問,“澳門的文學生態如何?澳門有哪些作家和文學作品?可以替我們組稿嗎?”澳門回歸祖國,不少內地同胞對澳門充滿好奇,希望從澳門作家的口中或他們的文學作品中找到答案。

A1_LOGO
湯梅笑醉心寫作,筆耕不斷。

  笑姐說,回歸之前幾年,應邀參與交流活動,接受內地媒體邀稿和採訪,協助組稿和聯繫,為此她收到許多來自祖國各地的信函,事隔十九年,這些信件成了她珍而重之的“禮物”。當時信件上的文字,如今成為她與回歸的重要連結,每當翻看這些信件,她的思緒便回到了文學界熱鬧非常的1999年。

A2_LOGO
湯梅笑憶述,回歸之前幾年,應邀參與交流活動,接受內地媒體邀稿和採訪,協助組稿和聯繫,為此她收到許多來自祖國各地的信函。

  “九九回歸,促使人們認識自己的身份,加強國家意識和歸屬感,二十四平方公里與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接上了軌……澳門要成爲光華燁燁的寶石,亟需四十萬同胞拿出志氣、精誠來,共同管治、建設好澳門。歷史機遇就是擺在澳門人面前的一道階梯,它伸手可及,卻需要我們用力攀蹬才能冒升,澳門人才能活出精彩。”(節錄自林中英作品〈小澳門大澳門〉)短短數語,道出了回歸對澳門人的意義。

 

熱愛寫作,重視交流

  在澳門文學界,湯梅笑(笑姐)的名字在眾多作者心中擁有崇高的地位,由於她在《澳門日報》副刊擔任編輯工作逾四十年,過去曾發掘並栽培出一批本地優秀作者;她接任主編的“新園地”版,是作者踴躍投稿、受讀者喜愛的文學園地。

A3
在澳門文學界,湯梅笑(笑姐)的名字在眾多作者心中擁有非常崇高的地位,過去她曾一手發掘並栽培出大批本地優秀作者。(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笑姐的寫作歷程,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說起。當時她用筆名“林中英”寫作,以創作散文為主,題材多樣,妙筆生花。她曾出版多本個人著作,例如兒童故事集《愛心樹》,短篇小說集《雲和月》,散文集《人生大笑能幾回》、《眼色朦朧》、《相思子》、《自己的屋子》、《女聲獨唱》、《頭上彩虹》及文學評論集《澳門敘事》等。同時她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澳門筆會理事長,積極推動本地文學發展。

A4
參加南昌筆會,與作家陳若曦、舒婷等合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談到澳門筆會成立的過程,笑姐憶述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在鄧小平先生領導下實施一系列的經濟改革及對外開放政策,讓澳門與內地之間的聯絡變得開放,文學界需要組織團體進行交流,並發展本土文學。1987年1月11日,一班本地文化人創立澳門筆會,團結本地作者、推動澳門文學和建立澳門文學的形象,在那個通訊並不發達的年代,構建粵港澳三地作者的交流平台。笑姐說:“當時三地之間的文學交流活動極少,很難促成,因澳葡政府在這方面沒有給力,我們依靠民間力量,這也是當時澳門筆會的成立背景。”

A5_LOGO
湯梅笑是澳門筆會理事長,積極推動本地文學發展。

 

笑談回歸,滿紙情味

  回歸那一年,對澳門人來說意義重大。笑姐在〈滿紙情味〉一文是這樣寫道:“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澳門回歸跫音日近,內地媒體大大加重了對澳門方面的報道,澳門文學更是陌生的一塊,文學界和學術界亦加強對澳門文學的關注,兩地遂多了交流和研討活動,訊息互通多了,也有了另一些朋友間的話題。一些刊物編輯和學者,不認識的也來信要求寄贈報章、文學雜誌和作家作品集;有些已計劃設了專版,邀請撰稿介紹作家作品,評介文學現象、潮流;有的還要求通過副刊部門組織作品專輯,之後還請求為其‘澳門回歸紀念專號’組稿,我們在繁忙之餘盡可能提供協助。”

A6
笑姐於2015年正式榮休,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設宴款待笑姐與一眾本地作者。(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笑姐表示,回歸是中國歷史上一件大事,它徹底結束了外國人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管治的屈辱史。她又稱,當年很多內地出版社、媒體都向澳門作家約稿,電視台也紛紛來澳與各個界別人士做專訪,而在這個回歸的契機上,中國文聯出版社當年出版了一套“澳門文學叢書”,由澳門基金會、澳門教科文中心策劃並資助出版,這一套共二十冊的“澳門文學”系列,把本地作家的作品,推到內地讀者眼前,這套叢書的作者包括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土生葡人、還有由海外和大陸移民來澳生活的作者,多元的作家群體讓作品在文字、題材、風格上也百花齊放,生動地向祖國同胞們展示了小城深厚的文學底蘊與形象。

A7
笑姐赴北京出席學術活動(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培育後繼,鼓勵創作

  澳門回歸即將二十年,投入澳門文學界的作者們不斷壯大,近年亦有不少優秀小說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劇本,成為了推動文化創意業一股必不可少的力量。對此,笑姐表示期待更多年輕人撰寫不同題材和類型的作品。

A8
參與組織全澳中學生閱讀報告比賽,在頒獎禮上與得獎學生合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談到對澳門回歸後的最大感觸,她覺得是在特區政府的推動下,文學發展更具優勢。其一是於2006年頒佈《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把免費教育由十年拓展至十五年,澳門成為大中華區首個向本地學生提供十五年免費教育的地區,也讓澳門學生公平地得到接受教育的機會;其二是祖國對澳門學子在到內地升學方面提供了不少機遇與條件,學生們在內地學習環境中開闊眼界、增廣見聞,並將所學到的豐富知識帶回澳門,參加社會建設,實踐自我。

A9_LOGO
笑姐期待澳門文學力量不斷壯大

  笑姐表示,年輕一代能生活在如此安定繁榮的時代裡,是非常幸福的,應要學懂惜福。她寄語年輕人加倍努力,學好真本領,未來在大灣區發展中奮發有為,擔當重要角色。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