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20周年專訪】謀創新,促發展——梁俊傑無懼挑戰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澳門歸僑總會(下稱“僑總”)屬下的澳門僑界青年協會(下稱“僑青”)一直關心本地青年健康發展,積極搭建與外地僑青的合作和交流平台,攜手推動社會進步。自幼在澳門土生土長的梁俊傑於中學時赴美國留學,自回澳發展後,積極參與“僑總”與“僑青”工作,服務社會,近年更獲澳門特區政府委任為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為青年人發聲。他表示,青年人不論身在何方,都要無懼挫折和困難,肩並肩手挽手一起實現“中國夢”。

A1_LOGO
梁俊傑積極參與社團工作,服務社會。

 

赴美升學創新猷

      梁俊傑成長於一個傳統家庭,昔日父母一直在努力工作,忙於張羅他和哥哥的生活,“我幼稚園和小學讀聖羅撒,小四那年轉到粵華,原校升上去,一直讀到初三,便到美國洛杉磯繼續升學。當時是1995年,哥哥剛中學畢業準備到美國讀書,父母也希望我一齊過去,兩兄弟在外國生活可互相照應。”

A2
到了美國讀書後,梁俊傑就像打開了新世界大門,認識到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到了美國讀書後,梁俊傑就像打開了新世界大門,認識到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當時我過到去,入讀的是一間少數族裔人數較多的學校,大家都不太會說英語,但會嘗試用各種不同方法來溝通,加上我喜歡打籃球,參與團體活動的日子久了,便和同學熟絡起來。”

A3
大學畢業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999年是澳門回歸的大日子,梁俊傑正值中學畢業,身在美國的他經常留意關於澳門回歸的新聞報道,也在不斷思考自己的未來發展前路。在美國升上大學,梁俊傑最初修讀的是機械工程專業,後來發現和自己的興趣發展有出入,便轉讀商科,主修市場營銷,他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的轉科決定,讓自己重拾學習的熱誠。學業以外,他找到在銀行的兼職工作,認識到不同學校的朋友,閑時會共同參與慈善活動,為社會獻力。

 

社團工作展活力

      2004年大學畢業後,梁俊傑在美國生活和工作了六年,做過銀行和廣告公司,也試過與朋友一同創業。這期間,他一直有留意澳門的發展狀況,得知自賭權開放後,澳門經濟發展迅速,不少大型博企酒店相繼落成,為年輕人帶來不俗的發展空間。

A4_LOGO
自澳門回歸後,澳門經濟騰飛,變成為人熟知的國際城市。當時赴美留學的梁俊傑很想回澳感受一下這城市的變化。

      他說:“以前在美國介紹澳門,會說是香港鄰近的地方。但自從澳門經濟騰飛,GDP增速驚人,舉世矚目,變成為人熟知的國際城市,便不用多作介紹了,我很想回來感受一下這城市的變化。”2010年,他決定正式回澳發展,此後涉足會展、市場推廣服務等不同行業,加強了自身專業能力的同時,也開拓了眼界。目前,他一邊從事房地產相關工作,一邊創業。

A5_LOGO
梁俊傑加入澳門歸僑總會,認識到更多僑界朋友,還從一些前輩身上明白到肩負社會責任的重要。

      梁俊傑在回來澳門發展不久後,便加入澳門歸僑總會,開展其社團生涯。“從事會展業那段時期,由於要和很多不同社團合作,舉辦很多不同活動,由此發現澳門社團文化很濃厚,因此我想透過參與社團,認識更多朋友,更深入了解社會。在‘僑總’的前兩年,我擔任發展策略委員會副主任一職,參與政策研究工作,獲益良多。最深刻的學習經歷是當隨團記者,與一眾領導人參與出訪,到不同僑居地視察,除了鍛煉寫作能力,大開眼界外,也認識到更多僑界朋友,還從一些前輩身上明白到肩負社會責任的重要。”

 

樂當青年引路者

      梁俊傑指出,“僑總”向來重視青年一代的培養工作, 2008年,“僑青”正式成立,進一步團結僑界青年在共建澳門特區的事業中發揮作用。他很感恩自己在“僑青”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以青年為本,積極舉辦聯誼、公益、學術研討和外訪交流活動,啟發青年人勤思考,鼓勵青年參與社會事務,以及加強與外界交流聯繫。

A6_壓縮
2015年,僑總“英法訪問團”拜訪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獲時任大使館公使沈蓓莉接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梁俊傑目前擔任“僑青”副理事長,他表示最難忘的一次工作經歷,是2018年負責帶團,與一眾本澳青年前往北京開展“千人計劃”創科之旅。 “我們先後參訪了小米、騰訊等具代表性的科技企業,通過此次的交流,加深了解了國家在創科方面的發展,感受到這些企業在發展智慧城市、大數據、智慧醫療、智慧出行,及為居民提供便利生活方式等方面付出的努力,期間很開心能與企業負責人交流,期望能多了解和學習,回澳後可在自身領域為澳門發展作貢獻。”

dav
2018年,梁俊傑與一眾本澳青年前往北京開展“千人計劃”創科之旅。(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澳門回歸二十年,從“稚子”到“青年”,澳門社會、特區政府都在經歷着種種蛻變。梁俊傑感慨地說,澳門自回歸後,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但並非一帆風順,期間經歷的“非典”、金融海嘯等,都對小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所幸的是祖國作為堅強後盾,在不同時期推出不同的政策支持,例如開放“自由行”,賦予“一中心一平台”發展定位,以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等,為本澳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A8
2019年,僑青“東京灣區考察團”參觀奧林匹克博物館。(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由自身工作、創業到參與社會事務,梁俊傑不斷學習,練就一身本領。他希望未來繼續做好青年引路人的角色,帶領更多年輕朋友了解和融入灣區。他寄語:“年輕人應勇敢走出舒適區,努力學習,發揮所長。雖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到灣區發展,但這不代表要拒絕認識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是未來社會發展新趨勢,希望年輕人不單用耳朵去聽,而是用眼和腳到實地去觀察,從而探索更多不同的發展可能性。”

A9_LOGO
梁俊傑希望未來繼續做好青年引路人的角色,帶領更多年輕朋友了解和融入灣區。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