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異鄉人】異鄉人情,讓小城不陌生—專訪來自菲律賓馬尼拉的 Jon Romano

        熙來攘往的市中心地帶,每天中午或者放學時間都有一班學生聚集在一個角落有講有笑,畫面跟上一個世代大概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以前學生聚集的小店是士多小食店,排排企等待夾餅、雞蛋仔,爭先買一串串的魚蛋香腸,而眼前的這間小店,則是以賣泰國飲料、果汁和泰式小食為主,主理人是來自菲律賓馬尼拉的Jon Romano。

        Jon來澳前在菲律賓任職語言教師,來澳後曾在澳門的航空公司任職七年,負責處理機上餐膳的工作,三年前由於有家中要事要回菲律賓,再次申請來澳時就在現在這間泰國小食店工作。今年是Jon第十年在澳門生活,他說自己已經十分熟悉在澳門的生活,由於以前在馬尼拉時住在唐人街附近,而澳門與他在馬尼拉唐人街居住時的地方並沒有太大分別,他早已感覺在這個地方居住了很久。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澳門自從2002年賭權開放以來,每一天都經歷着變化,每一個季度都有顯著的里程碑。本地人大多都對這十多年的變遷表示驚嘆,而作為外來者的Jon,他十年前來到澳門時已在舊區居住,現在更在舊區早晚工作。眼看周圍築起一棟又一棟的高樓、酒店,舊區中的唐樓一棟又一棟被清拆重建,Jon卻感覺四周變化不大:十年前後的生活,除了工作環境不同了以外,他照常每天外出跟街坊打招呼,前往上班的地方,下班通常回家煮晚飯,放假時在公園散步、跟朋友聚會和去教堂,十年來每天的生活幾乎基本如此。他是家裡六位兄弟姐妹中年齡最小的一位,澳門現在往返菲律賓的交通十分方便,他通常每六個月會回家鄉一次探望家人。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Jon說對自己而言,一開始在澳門生活時最大的問題是語言溝通。初初來澳時,澳門未像現在有那麼多外地人,他曾經試過在街上問路,但因語言不通而遭到拒絕,但現在就不會遇到這個問題。而且大多數客人例如學生,都能跟他用英文互相溝通,語言已經不再是他在澳門生活的問題了。

        平日喜歡幫助別人、有一顆熱心腸的Jon,驅使身邊的人也對他以誠相待。他憶述在航空公司工作時,有次在工作期間突然暈倒失去知覺,同事把他送到醫院後,由於當時他還未甦醒,醫護人員向同事建議需要有人陪伴。那時,Jon的親哥哥還未到澳門工作,他在澳門也沒有親人,有位澳門本地同事便留在醫院陪伴他直至甦醒。這件事使他十分感動,亦一直銘記至今。他說現在與那位同事雖不在同一間公司工作,但自那次之後他們成為了朋友,現在不時也會找那位朋友見面相聚。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Jon指自己很喜歡在澳門生活,身在外地的店主也很放心把店舖交給他打理。看着他不斷跟往來的街坊鄰居打招呼,眼前情景與十年、二十年、甚至數十年前的澳門小城甚為相似,這種留存在小社區的人情味,似乎並沒有因為不同國籍而受到絲毫局限。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