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機”是不少人的共同愛好和集體回憶,小時候的你有沒有想過將“打機”變成職業,並憑此賺取豐厚收入?事實上,電子競技產業已成為全球新興發展產業之一,產業市場規模潛力極大,不僅被列入大型運動會的體育項目,其網上直播觀眾群基數龐大,為選手帶來無限商機。
澳門電子競技運動產業協會(MEIA)理事長施錕鑽和會長梁家熙表示,目前電競在澳門尚處起步階段,社會認受性不足,協會未來會做好教育工作,推廣電競發展的正面訊息,亦期望政府和社會各界聯手推動電競產業,促進本地產業結構多元化發展。
電競業潛藏具大商機
電子競技(eSports),是指以電子遊戲來競賽的一項新式運動項目。電競業如今在韓國發展得如火如荼,如舉辦大型電競比賽,要租用大型運動場來舉行,因有大量觀眾入場;中國體育總局於2003年把電子競技列為國家第九十九項體育項目,澳門亦曾於2007年舉行第二屆亞洲室內運動會,該運動會正式把電子競技列為比賽項目。
當某些人以為電子競技只是“廢青"的癖好時,這項產業已悄悄地帶來令人為之震驚的經濟收益。據遊戲市場調研公司Newzoo Esports在今年做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電子競技市場的總收入高達6.96億美元(約54億元)。
電子競技產業發展成大趨勢,為團結一眾本澳電競愛好者,施錕鑽、梁家熙於去年成立澳門電子競技運動產業協會,宗旨為發展及推廣澳門電子競技運動,提升及促進電子競技影響力,完善本地電競產業鏈。
由MEIA主辦的“第一屆澳門電子競技運動嘉年華"早前於威尼斯人舉行,現場舉行《英雄聯盟》、《王者榮耀》、《街頭霸王》、《絕對武力》等電競賽事,吸引不少電競同好到場參與。施錕鑽表示,“由於電競在本地缺乏重視,政府及民眾對該項目的認知還停留在‘打機’的印象,因此協會決定舉辦這次嘉年華,喚起大眾關注電競賽事。事實上,澳門有條件發展電競業,我們成立協會的目的,就是希望打造平台讓更多年輕人去發揮,協助他們參與電競賽事,令他們的天賦不被埋沒。"
選手之路不易行
相對於台灣和澳門,澳門電競發展較落後,施錕鑽表示,“在商業層面看電競,現階段很難去做,第一是市場小,第二是社會認受性不足。澳門的電子競技愛好者不少,特別是戰術水準不比臨近地區的玩家差,但因缺少職業化平台的支持,本地參賽者經常不能代表澳門參加國際性的賽事,只能加入鄰近地區隊伍參賽,十分可惜。"
今年4月,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正式宣佈,電子競技將在2022年杭州亞運會成為比賽項目,MEIA亦計劃支持本澳選手參與這個大型賽事。施錕鑽表示,據他過往的觀察,不少澳門選手過去香港和內地參賽都取得不錯成績,“我們希望打造平台,讓他們接受針對性的訓練,在亞運這個大舞台取得成績。"他又說,“目前電競選手一般是15至25歲的青少年或青年,這年紀的選手反應快、易於學習新事物。不過,學手選手想參賽並不容易,因家長和學校未必支持,他們賽前還要接受大量訓練,MEIA冀運用有限的資源,為他們提供鍛煉平台。"
優秀選手能靠電競謀生嗎?施錕鑽說:“參考香港和台灣的經驗,有一些電競選手能世界級賽事贏取豐厚比賽獎金,此外,他們也會建立個人形象,成為網紅,靠拍廣告維生。而澳門電競發展起步慢,選手想邁向職業化,首先要完善產業鏈。目前本地選手較難參與世界級的賽事,讓本地選手走出去,多吸收大賽經驗,是我們未來的目標。"
澳有條件辦大型賽事
MEIA積極做好推動電競發展的宣傳工作,曾是澳大電腦學會會長的梁家熙表示,“我們除了搞活動,支持選手參加比賽外,未來亦計劃到大專院校開興趣班,讓更多學生認識和參與電競,攜手共進。"
對於不少人將“打機"和“電競"混淆,梁家熙說:“電競講求專業化,電競選手要參加比賽,除了要具備技術外,也要調控飲食及擁有極佳的心理質素,選手要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務求操到最弗的狀態上場比賽。"
談到本地電競發展的未來,施錕鑽表示“澳門有條件承辦港澳台區的大型電競賽事,吸引更多同好者參加。兩年前我們已嘗試接洽有關人士,大家都認為澳門有條件去做,這裡的會展場地很優越,不過目前缺乏會搞大型電競活動的工作人員,負責不同的崗位。我們希望透過一系列培訓,會找到更多人才填補這些崗位。電競業的發展趨勢擺在眼前,但路還是要慢慢走出來。
.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網站:http://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