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專題】讓白色巨塔不再冰冷——專訪小紅點小丑友伴計劃

       20世紀70年代末,一位醫生掛着紅鼻子打扮成小丑出現在兒童病房,活潑逗趣的表演,讓小朋友們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改變了醫院長久以來的冰冷氣氛。1986年,有團體在紐約創立了首個專業小丑醫生隊伍進駐醫療體系,為沉寂的醫院及院舍注入了新活力,後來這項創舉被世界各地積極仿傚。

A1
(左起)黃詠芝、Elayne、梁嘉慧透過“小丑友伴計劃”發放歡樂正能量。

       台灣近年有戲劇人士成功取得法國微笑醫生協會的亞洲首個專業認證,創立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引進專業培訓系統,帶領小丑醫生穿梭醫院,用歌聲和笑聲為每個人打氣。本地“小城實驗劇團”亦受到他們的啟發,於2017年發起“小紅點小丑友伴計劃”,招募劇場演員,孕育屬於澳門的“小丑友伴”,為白色巨塔打開了一道彩色大門,將快樂因子散播到每個角落,發放歡樂正能量。

A2
小城實驗劇團於2017年發起“小紅點小丑友伴計劃”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小丑友伴的誕生

       黃詠芝和梁嘉慧是“小紅點小丑友伴計劃”策劃人。考慮醫院這個“舞台”的特殊性,她們邀請了“紅鼻子醫生”、專業小丑、護理系講師等專業人士,來為團隊進行四個月的培訓。除了提升即興、小丑、默劇等表演能力,亦吸收溝通技巧、心理學、醫護程序及兒童病理等知識,了解醫院及院舍的運作情況。

A3
為醫院建立溫暖的氣氛,是小丑們重要的任務,醫護人員也十分享受與小丑們的互動時光。(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公立醫院有很多需要關懷的重症病童,“小丑友伴”選擇了仁伯爵綜合醫院(山頂醫院)作為首個試點。梁嘉慧坦言“叩門過程”像預期一樣並不容易:“因為澳門沒有這個先例,醫院亦有相關行政程序及保護病人私隱的考量。”經過數個月的等待,山頂最終接納她們在節慶假日進行集體演出。2018年12月,“小丑友伴”首次踏足醫院,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溫暖難忘的聖誕節。護士於活動後向他們送上一張孩子的相片,並說:“他很久沒有像這樣發自內心地笑出來了。”

A4
“小丑友伴”到山頂醫院進行節慶演出(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醫院的支持與小朋友燦爛的笑容,為“小丑友伴”打下了一支強心針。她們努力拜訪其他本澳醫院及民間機構,得到了鏡湖醫院及明愛主教山兒童中心的積極回應。因兩所院舍都正在開展藝術治療及展能項目,讓雙方很快建立了互信關係。

列印
“小丑友伴”裝扮趣怪,吸引了小朋友的青睞,笑聲響遍樓層。(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19年4月,“小丑友伴”在鏡湖兒童病房走廊開起了小派對,裝扮趣怪的她們吸引了大大小小觀眾的青睞,笑聲響遍樓層。她們從此開始了醫院的恆常探訪任務。

獨一無二的微笑藥方

       每位進入醫院的病人,心情總有些忐忑,兒童獨自留院時更顯得焦慮。“小丑友伴”每兩周會到訪鏡湖一次,除了協助病童更快適應醫院環境、配合治療工作,亦為家屬及醫護人員緩解壓力,提供精神支持。為確保探訪在和諧互信的氣氛下進行,“小丑友伴”每次都會先與醫護人員溝通協調,了解每位病童的情況,而且會事先徵求小主人的同意才進入病房。

A6
“小丑友伴”為孩子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黃詠芝解釋說:“我們會透過樓層間的小巡遊,讓小朋友知道‘小丑友伴’要登場了。然後再以小組方式兵分兩路拜訪每張病床。若有小朋友不願意讓別人進入自己的私人空間,我們也不會試圖強行去接觸他們。”

A7
“小丑友伴”童心未泯(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小丑友伴”會在有限的兩小時內,按病情輕重順序拜訪兒童病房的數十張病床。根據每位小朋友當下的狀態,即興打造獨一無二的想像世界。面對因治療而感到恐懼的孩子,她們會想盡辦法轉移他的緊張情緒,鼓勵他以正面樂觀的態度勇敢面對治療。在小朋友全神投入的當下,病痛彷彿消失,自信和創造力也因此被激發。

A8
“小丑友伴”與山頂醫院的小朋友度過了一個溫暖的聖誕節(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小丑友伴”成員Elayne曾經歷病魔折磨,十分理解住院病童的無奈:“日復日的生活十分鬱悶,每天只能隔着窗戶看天空。那些晚上無法入眠的日子更是難過。”雖然已接受過專業培訓,但她第一次參與探訪時仍感到異常緊張,生怕無法讓孩子敞開心胸:“因為所有事情都無法預計,吃閉門羹也是常有的事,必須耐心嘗試,吸引他進入小丑世界。”那天她耗盡了精力,與伙伴一起藉由真誠的互動成功打破房間內的沉寂,那位意猶未盡的小朋友更主動跑到其他病房客串當小幫手。

A9
小丑們的表演,獲得小朋友、家屬和醫護人員的高度肯定。

       Elayne說:“我想為世界帶來一些價值。希望透過遊戲調劑他們的生活,讓那一天在他們的生命中變得不一樣。”成長中總會經歷不少病痛,學習如何面對是每個人必需經歷的一課。笑聲有神奇的感染力,是能療癒人的最佳良藥。“小紅點”是幽默、快樂、忘憂的微笑藥丸。“小丑友伴”雖然無法治癒疾病,但卻撫慰了每一個心靈,讓大家緊繃的情緒獲得釋放,放下愁容,與微笑作伴。

小丑也有失意時

       明愛主教山兒童中心主要服務缺乏照顧的精神或肢體有障礙的兒童。面對與家人分離、長時間在院舍接受照料,一次性的熱鬧活動,無法驅消他們的寂寞和壓力,因此“小丑友伴”每月的一小時團體遊戲時間,便顯得更為重要。雖然兒童中心氣氛較為輕鬆,但面對眾多因腦性痳痺而影響身體活動機能的小朋友,團隊在拜訪兒童中心初期心情亦感到十分沉重。

A10
因要與小朋友近距離接觸,小丑們的妝扮不會十分浮誇。

       面對挫折和離別,即使再堅強的人,也有潰堤的時候。梁嘉慧在招募學員時,亦遇過因為未準備好面對病患、害怕無法抽離悲傷情緒而拒絕加入的情況。她與黃詠芝都覺得為小丑們進行事前的心理建設十分重要,經常與伙伴們促膝分享經驗和感受,彼此分擔情緒:“或許我們躲不過病痛,但我們不能忘記快樂。小丑要保持喜悅的心情,活在當下,聆聽內心的聲音,才能給別人真正的快樂。”Elayne在多次探訪兒童中心後,亦有深刻體會:“其實他們與一般人無異,即使無法身體力行也樂於融入其中,專注着大家的一舉一動。”

A11
小丑們的工作,富有生命教育意義。(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梁嘉慧感激醫護人員的支援,讓“小丑友伴”能與小朋友一起共享每個美好時光:“所有人在遊戲的瞬間都在一起分享快樂。當小朋友笑的時候,我們的顧慮其實也會隨之消散。”她鼓勵有興趣人士可以來感受自己是否適合這份工作:“只有親身體會,才能道出箇中冷暖。”

A12
“小丑友伴”的老師是一位居澳的西班牙籍小丑(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無名的小丑友伴

       香港、台灣及國外很多小丑醫生組織都是以獨立經營方式運作,透過專業的牌照審核制度,為社會提供更全面、規律的小丑治療服務,輔助醫護人員執行醫療工作。現時“小丑友伴”只有六位成員兼職輪值,黃詠芝和梁嘉慧都十分希望能有具表演潛力或醫護知識的新成員加入,爭取更多政府及社會的長期資源,加強大家在音樂、魔術、護理方面等技能,幫助團隊走上職業化的道路,讓“小丑友伴”能正式成為“小丑醫生”。她們期望能將微笑力量伸展至老人院、康寧中心等不同角落,陪伴大家找到克服困境的力量,讓更多笑容得以綻放。

A13
小朋友的笑容,是小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

       “小丑友伴”都是身懷絕技的演藝人才。她們的出現與陪伴,讓疾病顯得不再那麼難以戰勝,醫療程序不再顯得那麼恐怖陌生。小朋友每一張笑臉,對小丑們來說都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每次演出的經驗,都為小丑們建立扎實的表演功夫和隨機應變能力。每當黃昏來臨,醫護人員開始忙碌工作,“小丑友伴”便靜悄悄地離開。雖然每位小丑都只是小朋友生命中的一位過客,但她們憑着一顆童真的心,在小朋友的腦海中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A14
小丑們每次都會用心地和小朋友們玩樂,享受每一次的相聚時刻。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