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是本澳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產業之一。近年,本澳定位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有“世遺之城”、“美食之都”兩張名片,當局推出八條“論區行賞”步行路線,民間票選“澳門八景”及“澳門新八景”,但如何根據旅客不同需求引導他們遊覽不同路線,推動深度遊,優化旅客結構,一直廣受社會關注。
胡玉沛在2013年創立探索號文化旅遊公司,主打文化旅遊業務,聘用深諳本地歷史文化的導遊引路,帶領遊客漫步熱門或非熱門的景點,品嘗地道美食;此外,通過舉辦“葡撻DIY”、“杏仁餅工作坊”等體驗活動,從而讓旅客了解澳門美食文化、傳統手工業的獨特之處,也有助延長他們在澳留宿時間。公司在短短數年之間在業界中站穩陣腳,近年榮獲旅遊局“星級旅遊服務認可計劃”頒發“星級服務商戶獎”,成績喜人。
胡玉沛認為,結合旅遊統計數據和旅遊業實際經驗,未來旅遊趨勢已由第一階段以量取勝的旅遊團,逐漸演變為第二階段重視旅遊品質的深度遊旅遊團,因此“探索號”會繼續做好推動深度遊的工作,吸納不同國家及地區客源,從而帶動社區經濟,促進本澳經濟適度多元。
開發深度遊業務
澳門開埠四百多年,中葡文化共冶一爐,因此不少外地專家學者專程訪澳,了解其宗教、歷史、文化底蘊。但現時多數來澳旅客只集中遊覽一兩個景點,甚少多角度了解澳門,主因是不少旅遊團以購物點代替景點,導遊亦欠缺文化導賞的知識。
早年在工務局擔任城市規劃師的胡玉沛,由於外語能力不錯,經常負責協助局方接待外賓。在一次接待過程中,他留意到部分持牌導遊工作十分馬虎,例如帶旅客到大三巴參觀時,沒有就景點的歷史故事、文化淵源進行解說,只是讓旅客在短短時間內拍照留念,之後的購物活動反而成為行程重點,為此他感到十分無奈,並決定創辦以文化旅遊為主打業務的公司,冀開發文化深度遊業務,提升旅客對澳門的興趣。
曾在國外攻讀城市規劃專業的胡玉沛,畢業後回澳投身公職,從事城市規劃工作,可謂學以致用。他卻在事業發展不俗時,毅然選擇離開公職,轉投旅遊業發展,幹起日曬雨淋、收入不穩的導遊工作。他笑言當時家人和朋友都懷疑自己是否“精神失常”。他解釋說:“對歷史的喜愛、對文物的癡迷,是驅使自己創業的動力。雖然我在公職上累積到很多寶貴經驗,領導們也願意給予發展機會,但我當時心中有一團火,很想創立旅遊公司,以講好澳門故事的形式,讓旅客認識霓虹燈下一個有著獨特歷史文化底蘊的澳門。同時想藉此證明,年輕人只要敢於嘗試,憑著認真和熱誠,在任何行業都能闖出一片天。”
創業前做足準備
所謂“隔行如隔山”,創業不可能單靠三分鐘熱度,胡玉沛通過周密的試驗、部署才實踐行動。他先到旅遊學院報讀多個導遊課程,並考取導遊牌,然後在旅行社擔任若干個月的導遊,累積前線工作經驗,了解旅客的真實想法。與此同時,他找來讀旅遊專業出身的小學同學成為創業伙伴,互相支持,二人共同啟動“探索號”。
談到“探索號”這名字的由來,胡玉沛表示:“小時候,我生活在華士古達嘉馬花園附近,華士古達嘉馬是葡國探險家,他越洋航海的故事啟迪人心;此外,鍾情搖滾樂的我很喜歡RubberBand的《發現號》,所以想到用‘探索號’作公司名;而公司的設計標誌用上自己最喜歡的建築物——松山燈塔,燈塔亦有引領船隻航行的意思。”
“探索號”的起步階段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起家。胡玉沛與拍檔既要忙於尋找客源,也要做導遊帶團工作,每日都非常忙碌。但他們明白到,做文化旅遊業務並非一門搵快錢的生意,所以必須沉著認真做好服務。公司發展三年半後,流動資金變得充裕起來,他們陸續聘請不同的人材加入,並擁有屬於自己的司機和旅遊巴。這期間,他們聽取了不少做營銷行業的前輩分享經驗,對他們創業有莫大啟迪和幫助。
對旅遊業有信心
秉承“為旅客擔任旅遊秘書”的宗旨,“探索號”推出恆常澳門全天/半天文化遊、客制化公司機構及家庭私人包團、漫步“澳門歷史城區”深度遊等多項貼心服務。胡玉沛說:“哪怕是一個家團或一個客人,只要對行程規劃或餐飲服務有特殊需要,我們都會盡量配合,做到最好。”
“探索號”目前的主打項目是與傳統企業合作,讓客人親身參與製作葡撻、杏仁餅、葡式瓷磚等,以體驗方式讓客人了解澳門美食文化、傳統手工業的獨特之處。胡玉沛介紹,這種手作體驗式旅遊服務,借鑒了韓國和台灣的發展模式,“當我想將這模式引入澳門時,沒想到十分順利,當提出合作構思時,不少商戶都表示有興趣參與,最開心是看到旅客玩得非常投入。”他指出,以第二階段重視旅遊品質的深度遊旅遊團,他們不甘心只留在大型酒店裡吃喝玩樂,而是想走入社區,透過手作體驗式旅遊服務,深入了解澳門真實的一面。
在多月來的疫情影響下,社會經濟受到巨大打擊,旅遊業首當其衝。胡玉沛指出,從正面來看,這段日子其實是一段讓公司好好反思該如何為未來重新部署的時間。“探索號”在這段期間加大力度做市場推廣,充分利用社交平台做好自我品牌宣傳工作,從而吸引更多關注度。
談及如何看待澳門旅遊業發展前景,胡玉沛表示仍對未來充滿信心,“有人認為營辦旅行社難有作為,尤其在自由行大幅增長下,旅客已不需要旅行社的顧問服務。但我不這樣認為,旅遊業屬服務業,人與人所產生的情感互動是智能手機乃至5G機械人都取代不了的。‘探索號’能走到今日,在業內佔有一席之地,便說明我當初開發深度遊的想法是可行的。社會各界不妨認真思考旅遊業該如何由‘量’往‘質’的方向轉變,繼續完善從業人員培訓和獎勵機制,鼓勵更多年輕新人入行。我深信,推動文化旅遊可帶動各行業發展,盤活社區經濟,促進本澳經濟適度多元。”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歡迎轉載MPEA原創內容,請註明出處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MACAUMPEA
未獲授權下請勿對原創內容進行修改,感謝支持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