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專題】舞台上的光影魔法師——專訪燈光設計師杜國康

舞台表演各式各樣,不論是戲劇還是舞蹈演出,燈光設計都是成敗關鍵之一。它照亮了舞台,讓事物被看見,亦渲染出不同效果,為每個場景賦予獨一無二的色彩與生命力。設計師運用專業知識,操作各種燈具及輔助設備,將情感化作光影,為演出創造各種效果,引領觀眾視覺感官。

澳門燈光設計師杜國康

澳門燈光設計師杜國康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是一位自由劇場工作者,創作領域涵蓋戲劇、舞蹈、音樂劇、演奏會、裝置藝術等,曾與不同的設計師合作打造出澳門國際音樂節首部本地原創室內歌劇《香山夢梅》、澳門藝術節《匠木浮城》、裝置劇場《嘉路士一世》等優秀作品。到底他是如何施展光影魔法,傳遞創作團隊意念,成就作品無限可能,創造一個又一個充滿魅力的世界?

“燈”光亮了

澳門大部分劇場設計師都由“演員”開始。12歲那年,杜國康在小學老師的推薦下參加了澳門演藝學院青少年培訓課程,從此開啟對戲劇的興趣。他除了經常欣賞話劇,亦跟隨本地劇團參與演出,嘗試接觸不同崗位。他說,是當年有兼職燈光設計師的資深演員黃栢豪,燃亮了他對“燈光”的熱情。他經常向前輩爭取學習機會,一邊當助手,一邊偷師。為提升設計技術,他決心於中學畢業後到台灣進修專業劇場設計。“我的演出經驗尚淺,創作時常遇挫折,總是無法做到理想效果。雖然在選擇大學志向時,曾於表演與設計中作掙扎,但始終覺得劇場設計所需的學術知識需求更大,必須透過專業訓練來彌補差距。”他感激家人沒有反對他在那個劇場藝術不普及的年代向興趣出發,而是讓他進修這個冷門的學科。

《匠木浮城》是清平戲院關閉後,唯一於此場地演出的舞台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燈光學甚麼?

杜國康介紹說,台北藝術大學是一所擁有專業劇院與藝術場館的高等院校,每年都孕育出不少專業人才。劇場設計並非單一的藝術創作,而是必須了解各部門運作,才能做出讓演出成為整體的設計效果。杜國康所就讀的劇場設計學系分為舞台、燈光、服裝及技術四個方向,大家都要由接觸劇場設計概念開始,建立各部門的基礎知識,發掘學習興趣,再選擇專業發展方向深入探索,當中除了戲劇史、劇本分析、創作理論、製作技術及劇場實務,亦有美術繪圖與跨領域藝術等內容。

“當地重視藝術普及教育,我的很多同學都是來自專科學校或具有深厚美術根底的資優生。”來自澳門、缺乏繪圖經驗的杜國康坦言一開始時花了很大力氣才能跟上同學的步伐。“彩繪、素描等各種筆劃和渲染技法,都是我未曾接觸過的東西。別人修改三次便完成的作業,我要練習十次以上。每天由早到晚我都埋首繪圖室,不斷模仿別人的作品,加強練習。”

很多作業都要通宵達旦完成,幾乎沒有放學時間。(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戲劇設計學系每年都有不少與其他科系緊密合作的演出,同學們需要完成“畢業製作”才能授予學位。準“畢製生”將擔任自己主修系所的負責人,與其他部門組成製作團隊,推出戲劇作品。原本已被挑選進入演廳參與專業製作的杜國康,因碩士班的前輩必需取得相關名額而讓出了寶貴位置。為了尋找製作機會,他在朋友的介紹下決定挑戰參與舞蹈系畢業作品。

杜國康參與的大型舞蹈演出《雙分子》獲選2015年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台灣學生館作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每年舞蹈系的畢業公演都跟隨正規舞團模式,展示超過十組舞蹈和二個大師級作品,是個大型表演項目,而舞蹈演出佈景較少,燈光氛圍尤其重要,一般都會聘請專業設計師參與。杜國康十分感激團隊冒險讓初出茅廬的自己,在這個巡迴台灣的演出中擔任重要角色。他說:“雖然工作量和壓力都極大,幾乎沒有休息時間,但這經歷讓我成長很多,讓我在面對未來各種挑戰時都能找到方向,輕鬆面對難關。”杜國康的設計成品獲得一眾舞蹈系老師的肯定,從此開啟了劇場設計與舞蹈系的合作機會,讓同學們找到更多的職業發展方向。

燈光搞甚麼?

“光”是難以觸摸的東西,不少人都覺得十分抽象。在一個演出中,燈光設計除了能豐富空間層次,模擬環境、季節和時間效果,亦能勾勒出人物及佈景的立體輪廓,加強角色性格,構建符合劇情需要的理想情調與美感,藉由充滿戲劇張力的畫面,牽動觀眾情緒。要將理念融入設計,打造疑幻似真的空間呈現觀眾眼前,燈光設計師除了必須具備美學觸覺與傳達能力,亦要熟悉電工、機械等技術知識,瞭解場地設備、空間尺寸、安裝及電力配置,擬定器材清單,按被照明的材質與每種燈具的特性,決定光源分佈、投射角度、顏色與亮度,繪製設計與施工圖,監督安裝過程,跟據場景可見度、照明動機與融合效果,為演出度身訂造每一個畫面。

沒有演員,由聲、光、空間主導的《嘉路士一世》。(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要在進入劇場的短短數天將設計付諸實現,依靠的是團隊之間數個月來的創作討論、溝通協調、工作效率及應變能力。杜國康說:“舞台上所有元素都是用來詮釋劇情的語言工具,而燈光設計除了透過明、暗、光、影決定觀眾的視線界限,亦悄悄地誘導著觀眾的視覺觀感與看待事件的角度,掌握演出整體氣氛。當接獲一個製作邀請時,要先瞭解演出的類型,進行劇本和題材分析,與導演及創作團隊反覆透過會議討論設計想法。而燈光亦有別於佈景、服裝,無法透過模型或樣板展示,只能在進入劇場後才能呈現及調整效果。因此事前必須搜集大量圖片資料,讓創作團隊感受設計質感與意象,擴闊對作品的想像空間。”

的未來

設計師的創作靈感並非源源不絕,杜國康認為要多看各種演出及美術作品,從生活中發掘細節美學,累積光線畫面和設計概念,才能提升涵養,開拓思維。他分享說:“為何這幅畫用藍色來表達快樂?燈光也可以做到這樣的呈現嗎?隨著年齡及經驗的增加,創作思路會變得越來越窄,因此要多看看世界上不同的東西,作各方面嘗試,在不斷實踐與克服失敗的過程中,解鎖嶄新的呈現手法。”他亦認為,要審視日常,理解藝術創作和社會的關係,將從生活中汲取的靈感融入藝術創作。“藝術家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要多接觸不同界別的人和事,聆聽他們對生活的想法,衝出澳門,與其他地區藝術家的合作,擴闊視野,追隨時代的步伐,將作品連繫社會,連繫世界。”

杜國康自導自演,亦親自擔任台、燈設計的劇場作品《一封信》。(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隨著城市及藝術職業化發展,澳門出現不少演唱會、會展等商業設計需求,但若想向專業藝術方向發展,則必須建立人際網絡,爭取更多創作機會。杜國康積極參與國內、外各類展演活動,除了藉由與北京編舞合作,創作跨媒介或無語言限制作品外,亦透過各個國際劇場展覽,將澳門設計師的創作帶到世界各地。他期望未來能多以藝術工作者身份,嘗試創作更多以燈光主導及演繹的獨立作品,用“光”傳達對社會及生活的各種想法。

杜國康期待澳門未來能加強藝術文化教育,提升社會的文化氣息。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歡迎轉載MPEA原創內容,請註明出處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MACAUMPEA

未獲授權下請勿對原創內容進行修改,感謝支持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