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20周年專訪】初心不變,奮鬥不止——龍綺汶的醫者仁心

        1999年澳門回歸之時,尚在高中的龍綺汶正為學業而努力,其後於2003年至2010年間,她赴台灣就學,先後取得物理治療學士學位及神經醫學碩士學位。學有所成後,她選擇回澳工作,兩年後更踏上創業之路,開設物理治療中心,並用自身專業及熱誠,服務澳門市民。

A1logo
龍綺汶接觸物理治療已有15年時光

 

醫者仁心,學海無涯

        在高中時,龍綺汶便已對醫療方面充滿興趣,中學畢業後她決定到台灣升學,修讀物理治療專業。她記得一位大學教授曾說過:“醫學為生命添加歲月,物理治療為歲月添加色彩。”大學畢業後,她繼續跟隨教授進行物理治療研究。為了更充實自身知識及幫助更多人,她其後修讀醫學系神經科研究所,從神經系統出發探索人腦的奧秘,結合之前學習到的研究理論及專業療法,從中得著甚多,亦不停思考創新治療的方法。

        由學習到工作,接觸物理治療這門專業已有15年時光的龍綺汶認為,人體總是“牽一髮動全身",並不能單純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除了為患者“醫其身”外,她認為更重要的是“醫其心”。她表示,有不少疾病其實都是因為不良習慣或持有錯誤想法所造成的。“治人先治心,心治則身治”,她在治療的同時會注重關懷病人,這無論對於了解病患的成因,又或是幫助其病後的康復,乃至改善患者的精神健康狀況,都甚有幫助。

A2logo
龍綺汶運用學習到的新式療法,令患者恢復健康。

        面對患者,她認為治療必須帶有樂趣,才能事半功倍地讓患者安然接受,並按她所教導的方式進行康復運動。畢業回澳初期,她在一所醫院的神經物理治療區工作時,就特意為中風病人設計了一套 “恰恰舞”,來誘發其下肢神經肌肉動作的活動,讓患者能更容易地練習有難度的運動動作。龍綺汶特別分享了外國醫生特鲁多(E. L. Trudean)的一句名言:“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她認為,“我們是病患的依靠,一句話,一個笑容,都能為醫療帶來溫暖。”

A3
初開診所時,龍綺汶非常忙碌,悉心照顧每位求診的患者。(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工作以外,龍綺汶一直致力研究,她相信只有通過對知識的不斷沉澱並轉化為成果,同時與其他醫生互相學習、分享技巧,才能不停進步及幫助到更多病人。在自己的小孩出生後,她更開始鑽研泌乳方面的知識,她認為醫者的治療手法日新月異,因此要不停學習、不斷鑽研及創新。

A4
龍綺汶向專業醫療人員義務講解哺乳知識及如何在醫療病房協助母親哺乳(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12年,龍綺汶決定開設屬於自己的物理治療中心,她向澳門經濟局“青年創業援助計劃”提交了申請,並加上部分銀行貸款作為初始資金,以此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她笑言自己辦的是個“微型診所”,而創業促使她成長,其中有苦也有樂。她說:“讀書多年,從來沒有試過經營一家店舖,當然亦不會懂得公司運作的知識。到自己開設診所後,從營運、宣傳、進出貨物器材,以至資金安排比例、人事等都要自己去思考及計算,這項艱難的挑戰卻是一段十分難忘的經歷。記得在開始時已因特殊情況虧損了十萬元裝修費,而自身家庭環境並非富裕,這在創業初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不過後來釋懷了,因為沒有經過失敗,就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在不斷的學習與奮鬥之中,經驗總算是賺到的。”

A5
龍綺汶於澳門志願者表彰典禮上獲授十大傑出志願者(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由從事研究工作到設立診所、接觸不同的病患個案,隨着治療經驗越來越豐富,龍綺汶亦在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及鑽研,其治療方法和觀念也在不斷更新。以前,她會認為治療病患應直接把他們的“病"治好,現在則會先從診斷其病根開始,包括分析病患的日常習慣,協助病患調整生活習慣。她表示其實有不少痛症都是個人習慣“養出病來”,除了幫患者舒緩眼前問題,最主要的還是要讓病患改變壞習慣,“醫療問題靠醫生,健康促進靠自己”。

 

服務社會,共建和諧

        龍綺汶向來熱心以自身專業知識幫助他人,在努力工作的同時,她積極參與多項社會服務,先後與志同道合的好友建立了“澳門母乳協會”、“澳門社區志願服務協會”等,冀接觸更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並用自身專業及熱誠,將一顆關懷的心拓展到社區,為更多有需要的人服務。

        2012年,她與一眾朋友成立“澳門母乳協會”,推動澳門社會母乳餵哺友善環境的建設。協會開辦講座教育母乳餵哺,舉辦快閃活動、義診等,後來更進一步關注母乳媽媽的情緒,探討家庭和公司對母乳媽媽的支持等,為母乳媽媽解困,提供支援。

A6-新
龍綺汶致力推動母乳餵哺,分享自身經驗和專門知識。(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龍綺汶表示,今天仍有不少人對在公衆地方餵哺母乳的媽媽投以歧視目光,令她們飽受壓力。協會提供了平台,讓這群同路媽媽分享經驗,共同找出解決辦法。她勉勵媽媽們一起走“不再孤單的母乳路”,未來亦將舉辦更多活動和講座,逐步改變大衆的想法,鼓勵更多媽媽勇敢餵哺母乳。

A7壓縮
龍綺汶與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了澳門社區志願服務協會,傳揚志願服務精神。(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17年,龍綺汶與更多的伙伴共同成立了“澳門社區志願服務協會”,傳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並將服務的層面推上更高的台階,除了推動大眾關心及服務社區和弱勢群體外,她及伙伴們提出了“關愛社會”、“母嬰健康”、“親子家庭”及“社區支援”四個發展方向,以更好地凝聚及發揮志願者的力量,己達達人,促進澳門志願服務的持續發展,共建幸福和諧的社區和家園。協會成立時間雖不長,但已舉辦了多項有意義的活動。龍綺汶尤其希望青年父母能透過參與社區服務,讓小孩在耳濡目染下學會奉獻的精神,同時為青年家庭提供更多優質的相處時間。她坦言:“我並沒有太多想法,我只是發現一個需求,然後設法去滿足它”。

A8
龍綺汶到內地交流演講,分享知識。(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積極向上,抓緊機遇

        對比回歸前後,龍綺汶感受到社會最大的變化,莫過於是社會治安自回歸前的混亂回復穩定,而經濟亦受賭權開放等各項政策帶動起飛:回歸前社會經濟不景氣;回歸後社會環境變好了,居民生活質素得到提升,亦更重視醫療保健了。在她看來,醫療知識通過不斷的交流共享,才能造福更多人。樂於鑽研和分享的龍綺汶也不時受邀到內地作交流,她更是“華人泌乳顧問協會”的澳門區聯絡人,“記得2018年參與了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在深圳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母嬰健康論壇’,各地代表在論壇上探討新型國際醫療手法,共建合作網絡。我希望各地醫療水平能不斷提高,亦希望未來澳門能舉辦更多獲國際認可的活動及培訓,爭取和國際接軌。”

A9
龍綺汶是華人泌乳顧問協會澳門區聯絡人,時常到各地參與會議,學習與交流國際資訊。(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龍綺汶認為,澳門自回歸後發展機遇處處,她寄語年輕人要不斷奮鬥,“如要送一件禮物給回歸二十周年的年輕人,我會選擇‘紅寶石’。因為我希望年輕人可以對社會充滿關懷和愛,要和寶石一樣,夠堅硬耐高溫耐嚴寒,抗壓打不碎。同時保有如火般熾熱的愛國愛澳之心,不懼挑戰努力奮鬥,如紅寶石般發出充滿熱情正向的光芒。”

A10
龍綺汶參加粵港澳大灣區母嬰健康論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簡單的事情重覆做,重覆的事情開心做,開心的事情天天做。回望這些年來參與社會的經歷,龍綺汶滿懷感恩與希望,活在當下的她正本着自己的初心,每天治療着病患、分享着自己的醫學知識、服務臨床、關愛社會。她認為自己永遠都有那麼一點兒不足,且必須保持不斷學習的心,始終相信從自己做起最重要,“如果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崗位,做好本份,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更美好的澳門必然要靠大家的共同奮鬥!"

A11logo
龍綺汶熱心參與社會事務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