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育較多集中在知識層面,相對品行上的培養較缺乏。有鑑於此,早於2007年開始,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下稱“鮑青網”)為9至12歲的小學生舉辦一系列品德教育的小組活動,結合多年來培育青年義工的經驗,把義工培訓及社會服務實踐融入小組之中,由青年義工策劃、組織及帶領小組活動,讓青年義工與參加的兒童作伴,同行成長,樹立正面的榜樣。
至今為止,鮑青網將多年義工培訓及服務的理念制度化,每年招募及培育有心為社會服務的青年人成為義工,推動他們為兒童舉辦具成長性、教育性的小組活動,藉青年義工的愛心和行動把愛延續,“友你同行”結伴成長學習計劃(最初名為“品德提升計劃”)的舉辦理念亦由此而起。今期我們邀請到鮑青網義工團隊,和大家分享他們與青少年結伴同行的經歷和服務心得。
義工團隊熱心助人
鮑青網是天主教非牟利機構,於1993年由慈幼會會士、社工、老師、學生及志願工作者組成。秉承慈幼會創辦人鮑思高神父的預防教育法精神,鮑青網致力為青少年舉行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協助他們在人生路上得以健康成長;同時,亦特別關注貧苦無告、處於危險境地的青少年,為他們提供適切的輔導,避免誤入歧途。
鮑青網於成立初期便組成了義工團隊,希望能為本澳青少年盡一分綿力,協助他們順利度過急劇變化的成長階段,讓他們能更積極面對生活,開拓美好的人生。
鮑青網家庭健康促進中心主任莫子恩表示,鮑青網於2007年推出“品德提升計劃”,透過招募和培訓青年義工,為高小學生進行品德方面的教育及提供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協助他們發揮潛能、健康成長,得到仝人發展。計劃推行後,吸引不少中、大學生參與,他們通過接受培訓,從而變得更有責任感和團隊精神,以服務他人為己任。
談到義工培訓情況,莫子恩稱,“我們每年都會招募青年義工,可能成長背景各異,每一屆義工的個性不盡相同,他們的年紀也有不同(小至十多歲,大至廿多歲),所以我們要因應實際情況進行培訓工作。最初我們主要教育他們一些學習遊戲帶領的技巧,及加強溝通能力,令他們能夠學以致用,為兒童舉辦具成長性、教育性的小組活動,提升其品德素養。整個過程中,我最高興是看到義工們不斷成長和進步。”
互相學習促進友誼
楊何森是鮑青網的資深社工,幾年前他接過莫子恩主任的“衣缽”,負責“友你同行”結伴成長學習計劃的培訓及組織義工活動。他透露鮑青網每年都會招募青年義工,目前義工團隊恆常有六十多人,眾人都愛以真誠待人及熱衷服務他人,無形間增加彼此的友誼連結。
楊何森中學時期曾是不受歡迎的頑皮學生,後來轉校後,經新學校的老師鼓勵,決定重新振作,變得積極上進。他在2008年加入鮑青網當義工,多年來透過組織兒童參與歷奇活動,累積了一定的培訓經驗。後來他考取了社工牌照,於2015年加入鮑青網,當上青年社工。面對社工本身繁重且千頭萬緒的工作,他幾乎可以用廢寢忘食來形容日常的生活。工作雖忙,但他仍堅持以行動感染並改變身邊更多的人,其付出亦獲社會認可。2017年,他成為教育暨青年局“感動人心·激活正能量——青年嘉許計劃”的嘉許對象。
談到開展“友你同行”結伴成長學習計劃時,如何維繫義工們之間的團結?楊何森表示:“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溝通。我們一群義工是因為想服務他人而走在一起的,過程中難免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這時候就要互相信任和協助,通過善意的溝通,重新檢視自己的優缺點,從而改善不足。而我的工作就是要做好協調,還有要在適當時候學習放手,讓他們主動發揮創意,不斷進步。此外,要特別多謝很多資深義工朋友,他們一直堅守崗位,用心做好服務工作,為新義工樹立良好榜樣。”
團結友愛服務他人
梁偉業是鮑青網家庭健康促進中心副主任,已從事青年服務工作約二十年。他記得自己在初一時當上鮑青網義工,負責培訓及組織義工活動。談到多年來參與義工的感受,他表示,“在做義工的過程中,我對自己有了重新認識,發現自己喜歡做‘對人’和服務性的工作,所以後來成為了一名社工。此外,做義工時要到不同地區做服務,看到不同社會階層面對的困難,亦令我對社會有了更深入的觀察。還有就是更重視團結精神,因經常與一班年輕人成長,更明白到建立團隊的重要性。
周嘉濠中學時是鮑青網會員,在參與家庭健康促進中心服務後,獲中心義工邀請,於2008年成為鮑青網義工。他表示當時課業雖然忙碌,但參與義工獲益良多,自己也很享受當義工的過程,所以從沒有想過放棄。他說:“當義工後,最大的收穫是明白教育的重要性,這也影響了我讀大學時的選科。踏出社會工作後,我經營自己的生意,公司內部運作也離不開‘教育’二字。未來我會繼續做義工,暫時沒有思考過會停止。”
李淑儀(Sophia)在鮑青網當義工已近兩年,她是在讀高二時開始參與的,希望透過參與鮑青網的服務工作,為兒童提供適切支援。她說:“很多小朋友都是天真和容易相處的,當然也會有比較頑皮的一面,我希望和他們通過深入接觸,培育和提升他們在品德方面的發展。參與過程中,遇到的挑戰有不少,例如一些小朋友會故意不聽話,但當我後來看到,他們願意聽話,肯去嘗試去改變時,我會覺得很欣慰。”她坦言參與義工後,收穫良多,除了個人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外,亦建立了從事服務工作的自信心。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