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中學是學界籃球賽的常客,每年均派出代表隊參加學界男子A、B、C、D組賽事,屢獲殊榮。即使未能派出最強陣容應戰或遇上傷病潮,但論團結及鬥心,“藍血人”從不輸人,他們總是保持爭勝的步伐,展現無比堅強和不屈不撓的體育精神,贏得外界認同和尊重。
慈幼籃球隊教練團目前由吳庭照、張嘉豪、梁偉業、譚迪生、莫敬輝等五位籃球健將組成,各人熱心從事籃球教學工作,已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訓機制,讓學生積極投入參與練習,提升球技,在比賽上一展所長,為校爭光。林霆朗、蘇華澤、高頌祺等本地籃球好手,都是慈幼籃球隊培訓出來的傑出校友。
五位教練表示,“我們除了平時聚集一眾學生練球外,也很重視他們的品德教育和學業成績,希望他們透過嚴格的體能集訓及長時期的團隊合作,磨練出堅強鬥志和克己復禮的精神,未來能秉承‘純潔與剛毅’的校訓,投身社會,服務他人。”
籃球磨練出堅強鬥志
五位籃球教練中,以吳庭照(吳Sir)的教學經驗最年長,他是籃球隊的領袖級人物,總是帶領着籃球隊不斷突破,奮勇向前。吳Sir在2000年加入慈幼中學,擔任數學老師,當時獲時任籃球隊教練葉泰(葉Sir)的邀請,當上校隊籃球教練,最初以教中學生為主,後來兼教小學生。
並非體育專業出身的吳Sir笑言當教練是“摸着石頭過河”,除了平時多向前輩們請教外,也要多看與籃球戰術相關的書籍,以及到昔日塔石球場看澳門代表隊的訓練情況,從中吸收教學靈感,冀能教好學生。日子有功,吳Sir逐漸帶隊出成績,在當校隊教練的第七年,慈幼籃球隊在學界賽C組摘下冠軍,他替一眾學生感到高興之餘,亦增加了自身當教練的信心和勇氣。吳Sir目前是慈幼的訓導主任、體育老師,在校隊方面,他以執教C組學生為主。
張嘉豪(張Sir)是慈幼中學體育老師,也是籃球隊B組學生的教練。他憶述九十年代在慈幼讀中學時,開始學習打籃球,師從已故的沈鶴偉(沈Sir)老師,“當時覺得沈Sir年紀很大,不知是否還能打球,沒想到一上場就輕鬆把我們這些學生擊敗,他對籃球運動的熱誠,也深深感染了我。上了高中後,我的籃球技術已突飛猛進,在學校也打出了名氣,但沒想到參加學界賽時,竟輸給對手廿分以上,感到很無奈。讀大學時,由於獲朱生(朱浩源,時任慈幼籃球隊教練)邀請,我也回母校當過三年教練,畢業後到別的中學應聘體育老師,直至四年前才回母校執教,並重新當上籃球隊的教練。”
梁偉業、譚迪生在學生時代已是慈幼籃球隊的主力成員,曾多次代表學校參加過比賽贏得殊榮,也曾跟隨吳Sir和張Sir練習,獲益匪淺。為答謝母校的悉心栽培,在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工作的二人,近年先後回校擔任籃球隊教練之職,目前主力執教籃球隊A組,協助即將高中畢業的學生爭勝圓錦標夢。
莫敬輝自小便喜歡打籃球,學生時代經常帶着籃球回慈幼,一下課便到球場打球。由於球技出色,他在校時已參加校隊,後來考上澳門大學,更代表學校出戰全國大學生籃球聯賽。近年,他回母校當數學老師,並擔任籃球隊D組學生的教練,積極發掘潛力新秀,協助學生們打好練習基礎,為未來升上更高年級的組別做足準備。
心中有團籃球火
談到平時籃球隊學生訓練和備戰比賽的情況,五位教練表示由於校內籃球設施有限(中小學各有一個籃球場,都是室外場),各組教練開學時都會協調好使用的時間和情況,確保學生得到充足的練習機會。加入籃球隊並不困難,按吳Sir的話,就是“只要真心喜歡打球,學業成績未至於一塌糊塗的,我們一般都來者不拒”。然而,籃球隊的訓練非常嚴格,從D組開始平均一周要練三日,臨近比賽更要加操,即使遇上大風雨,未能落場練球,教練們都會要求學生在走廊上練體能和進行簡單的運球練習。
莫敬輝表示,在慈幼當了三年籃球教練,最深刻的體會就是覺得在校隊練習的小學生“很捱得”,“記得有一年聖誕節,天氣很冷,但學生們依然認真參與練球,我被他們心中那團火所感動,想一直教好他們。比賽方面,最難忘是2018年帶領校隊贏得D組冠軍,記得首輪第一場我們輸給了對手,當時輸得很洩氣,沒想到後來的比賽我們一路過關斬將,殺入決賽,重遇之前首輪贏過我們的對手,今次我們沒有手軟,以兩分之差險勝,成功‘復仇’,整個過程就像漫畫情節一樣,很熱血。”
談到教學心得,莫敬輝稱過去自己曾跟隨不同教練學習,會將自己學到最深刻的技術傳授給學生,“我希望學生們的球技能不斷進步,除了可衝擊獎項外,更重要是展示慈幼仔不屈不撓的體育精神!”
梁偉業、譚迪生表示,“A組的訓練相對來說較嚴格,因留在校隊的同學都是將畢業的高中學生,渴望能衝擊學界錦標,在畢業前不留遺憾。但帶A組並不容易,因學生的年齡已近成年,會有很多個人想法,較難專注服從命令去練習(外務和升學上也有較大困擾),我們會經常提醒、告誡他們遵守紀律,做好榜樣。”
二人在教職上各有分工,梁偉業擔任A組主教練,譚迪生則擔任輔助角色,他們希望學生們能一直保持對籃球熱愛的初心,以團隊精神為首要,無論未來遇上任何困難,都要勇敢去克服,在賽場上爭取力爭上游。
藍血人勝不驕敗不餒
張嘉豪自言並非專業的籃球教練,還一直在摸索教好學生的方法。他說:“當教練至今,為自己打分的話,我只能用上合格,未來還要繼續努力。四年前重返慈幼執教籃球隊,教B組的學生對我來說挑戰挺大,他們正處於成長的反叛期。我想教好他們,讓他們知道‘輸波唔緊要,但絕對唔可以輸人’,‘藍血人’的精神就是‘勝不驕,敗不餒’。無論賽場內外,我都希望他們做好本份,保持永不放棄的積極態度。”
吳庭照表示,“相對以往,由於現在參賽者較多,比賽的競爭性較大,所以他教C組學生時,就要讓他們盡早認識一些例如‘聯防盯人、壓迫性防守’等基本戰術,多學習多吸收,此外,更重要是練好體能,鞏固發展基礎,未來如有機會晉身B組或A組的話,再接受高階技術的打磨,不斷突破,實現蛻變。”
五位教練目前雖然執教不同組別的學生,各自面對不同的困難,但他們團結一心,互相理解和支持,不斷鼓勵學生不斷努力,勇敢追逐籃球夢。此外,他們在教練的崗位上從不固步自封,持續自我進修,冀以更科學訓練的方式教好學生,讓他們的球技能不斷進步,在學習以外更好地發展個人興趣。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