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專題】與戲結緣 緩解壓力──專訪戲劇治療師林詠欣

  在越來越急促的都市生活節奏下,澳門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容易會迷失自我或出現情緒病。如遇上情緒問題,除了可向心理治療師求助外,你願意嘗試接受藝術治療嗎?

  藝術治療是透過藝術創作而做的一種心理治療,而戲劇治療是藝術治療的其中一類,是以各種“非表層語言溝通媒介”,例如即興創作、角色塑造和演繹、遊戲及配合音樂等進行心理診斷和治療。今次介紹的主角林詠欣(JoJo),是澳門首位完成戲劇治療碩士的劇場工作者。

林詠欣是澳門首位完成戲劇治療碩士的劇場工作者。

 

透過戲劇表達內心

  先後於澳門完成心理學士學位和臨床心理學碩士學位的JoJo,一直熱衷於戲劇演出,提到由心理學科轉型讀戲劇治療,JoJo表示戲劇與心理學一直都是雙線發展的。她與戲劇結緣,始於中學時期。偶然的一次機會,她參演了本地藝術團體石頭公社的《拾遺記》,而這次獨特的回憶,開拓了她對戲劇的認識,自此也愛上了戲劇,並一直活躍於劇場界。

  JoJo表示,“我很記得參演《拾遺記》時,導演要我們發揮想像力,整套劇沒有劇本,要我們自己去探索‘失去’與‘得到’,並用肢體語言向觀眾表達,當時我被這樣的表演形式吸引,原來戲劇可以不按劇本,還可以探索一些生死、生存等的哲學思考問題。”戲劇提供了一個渠道,讓她可以不斷探索和認識自己,透過戲劇去表達內在的自己。

林詠欣(JoJo)用戲劇不斷探索和認識自己,並學會表達內在的自己。

    戲劇治療,是以戲劇形式,讓參與者能自然流露情感,表達內在需要及釋放壓抑的情緒,如恐懼、憂慮及挫折感等。JoJo說:“現在回想起來,自己是經過了十幾年的戲劇治療過程。”因演出《我的非常老竇》,JoJo有機會與父親真情對話;因演出《在雨和霧之間》,為了投入角色,她深入了解母親的成長背景。戲劇,對於JoJo來說是一個情感的出口。身為治療師的她,每天都會聆聽各種各樣的故事,有些故事難免感覺沉重,因保密原則,又不能向別人傾訴,現在能透過戲劇釋放情感,將平時儲起的情緒抒發出來。

因演出《在雨和霧之間》,為了投入角色,JoJo深入了解母親的成長背景。(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JoJo參與《凝視流動》演出。(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邊“玩”邊吸收知識

        2006年,JoJo在石頭公社擔任兒童藝術教育工作坊的助教,那是她第一次接觸藝術教育。藝術教育即是讓小朋友透過接觸藝術,令小朋友在過程中明白人際關係及學習同理心,並懂得以不同方式表達想法及情緒,從而讓他們在心靈上成長。真正觸發JoJo去外國讀戲劇治療碩士,是她讀完臨床心理學碩士課程後,在一民間機構擔任心理治療師的時候。“那時,我每天都在‘天人交戰’,上班的時候要穿得很行政,以專業形象示人;而做心理輔導時,我和接受治療者都只是坐着聊天,我不斷地想可否不只是坐着,能否打破傳統的框架,把我以往學過或接觸過藝術的東西結合在心理輔導的層面上?”

  經過一輪掙扎後,JoJo決定去加拿大修讀戲劇治療碩士。她形容學習過程中,都是從“玩”及創作當中吸收知識。在學習理論上,老師要求做很多練習,並將創意發揮在練習當中,一邊“玩”一邊做心理輔導正是戲劇治療的精粹。戲劇治療的應用也十分廣泛,有時還會結合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了解接受治療者的需要,透過遊戲去活動不同的肢體,設計出合適的治療方法。

在加拿大修讀戲劇治療時,和同學老師打成一片。(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畢業後,JoJo回澳繼續從事心理治療的工作,而她也活用一邊“玩”一邊做心理治療的方法,透過戲劇與治療者進行交流。“有很多時候壓力是源於自己給自己的限制,如果運用戲劇治療,可以做即興的表達,突破限制的框框。很多時候,接受治療者都會漸漸相信這些表達都像遊戲般,玩玩而已,覺得無所謂就做了,在這個放膽去做的過程中,無疑可減輕恐懼感。” 戲劇治療並不是表演,不需要靠演技,更不用戴着面具努力演內心戲,戲劇治療的核心在於表達內心的想法,以戲劇為媒介,藉由肢體語言加上說故事的形式,把平時被抑壓的情緒釋放出來。

戲劇治療連接身心

  相對於心理治療,戲劇治療有時更易於讓人接受。現時JoJo主要服務對象有三:一是有發展障礙,如智力障礙、發展遲緩或自閉症的學生,而症狀較重的學生通常在表達能力上較弱,詞匯量不多,導致難以表達自己的情緒,JoJo會透過“玩”的方式,令他們讀懂人的情緒及試着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二是為大學生做心理輔導,大多數的大學生會面臨學業、交際、社會壓力的問題,JoJo有時會要求接受治療者畫畫,玩模型公仔,或玩故事卡等,藉着不一樣的方式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故事;三是做兒童方面的藝術教育發展。

主持親子藝術工作坊,讓父母與子女在戲劇中學習溝通。(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JoJo表示,很多時候我們發現自己有情緒問題,其實多數是源於我們身體與心靈斷開,兩者之間無法連接,戲劇治療即是用戲劇連接身心的過程。“你可能會覺得條頸好痛、好攰,但你不會意識到或許是工作壓力太大,已經到達了一個身體承受不了的時候,只是人沒有察覺。在戲劇治療中,我會讓你想像一下:你覺得條頸會想和你說甚麼?”就在這樣的過程中,除了認知層面上的認識,也能達到感知層面上的接納,了解自己可能超負荷工作,是時候放鬆一下。JoJo形容,讀戲劇治療其實是使自己有更多的“工具”,為接受治療者做心理治療時能夠更靈活。她表示未來想嘗試做更多心理創傷方面的治療,並期待藝術治療範疇專業能在本地得到官方認證。

lam7logo

JoJo期待藝術治療範疇專業能在本地得到官方認證。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MPEA所有文章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網站:http://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FACEBOOK:facebook.com/MACAUMPEA”,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