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Zika virus)蔓延、台南地震、鄰埠社會紛亂、巴黎恐襲的報導言猶在耳,這一切似遠還近,要如何振作起來,不輕易被悲觀情緒打倒?我會推薦讀沈祖堯醫生寫的《不一樣的天空》。讀書大學的時代,我正好遇上了非典型肺炎(SARS)和美國911事件,社會上的情緒與今天如出一轍。《不一樣的天空》寫的,正是SARS自2003年4月在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爆發的經過,以及其後醫護人員奮勇與病毒作戰的過程。
非典型肺炎時期比當今出現的新疫症來得嚴重,也更可怕,最初的死亡率相當高,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控制病情,醫生們束手無策。“人的辦法已用盡了”,當時的醫生們只能求助於上帝,每天透過祈禱不斷地鼓勵自己和病人。作者在當時的集體禱吿中說:“上帝啊,求祢不要因我們對此疾病的無知,而喪失了我們的同事和病人的寳貴性命。”
也許這些禱告聽起來並無實質作用,但很多當事者在回憶時都說,每次當他們聚集在一起禱告、互相鼓勵,心情的確能平靜下來。是因為每個人團結在一起,才讓他們都有力量鼓起勇氣,面對眼下的各種危難。
而那時候,醫護人員唯一可做的其實也只是給予病人支持和鼓勵,然而這舉動卻又深深地影響着所有不幸染症的病人及他們的家屬,讓他們也有力量捱過最痛苦的時刻。無論最終有沒有獲得拯救,事後很多人都非常感激當時的醫護人員。他們說,不是被藥物所救,而是因感動而得救。
人的身體很脆弱,有愛的心卻可以很堅強;有多少危難,就有多少愛在集力對抗。只要我們團結在一起,就不容易被疫病打倒了。
(危難之中要更堅定信念.上)
[圖片來源]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