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記憶】康公廟新舊對比
康公廟位於十月初五街中段,超逾二百年歷史。廟內正殿供奉康公真君。康公廟前地路面保留大片原始的條皮石,令康公廟突顯其古老特色。昔日,在康公廟前地擺賣的小販甚多,如有看相的、賣小食的,形形色色,多種多樣,而每到康公誕,空地都會搭建大戲棚,並邀請省港名班,上演神功戲。
[備註:舊相部份為網上來源]
我們都說自己很愛這個城市,那麼我們的愛,有沒有甚麼具體的表現?愛,需要表現出來嗎?愛是需要表現出來的,最簡單如我們的行為舉止,本身就是城市形象的一種表現。(……)
不少中德老校友回憶,郭校長醉心教育事業,為人又樂善好施,學校經費困絀的情況下,他把自己心愛的一輛轎車變賣,籌措經費補貼員生。郭的慷慨辦學,深受那一年代的學生銘記心中。(……)
最近大家都在談希望、談奇蹟、談夢想,很多時、很多事,那些看似不能實現的東西,最終真的不會實現,可是一旦我們把結果看得太重,所謂的奇蹟,從一開始就不可能出現。安西教練說,“直到最後都不能放棄希望,現在放棄的話,比賽就結束了。”(……)
土生土長澳門人趙必毅(Alex),於2015年參加了人才發展委員會推出劍橋大學全球領袖碩士課程,成功被劍橋大學錄取修讀可持續發展工程(Engineer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碩士課程。其後回流澳門擔任娛樂場環境、健康與安全的工程經理。年紀輕輕已略有所成的他,不說不知以前曾是一位英文要補考的高中生。考上劍橋的奮鬥歷程,也正如名字一樣,必須要毅力。(……)
有關郭秉琦的生平,現存的文獻史料並多見。近日由澳門收藏家羅景新先生披露一份1945年出版的《澳門華僑聞人錄》,其中刊載了88位澳門名人,其中包括了郭秉琦。這份史料是研究郭的生平的較重要的史料。茲錄如下(……)
有個很著名的田徑教練,他帶過運動員,很多到後來都成了其專項裡面的優秀選手。往績的履歷,加上行內交口稱道,於是乎,越來越多運動員想加入到他的運動隊裡去,甚至還有家長為了能讓子女有機會跟着他學習,而主動送禮求見。結果,有段時間很多人吃了閉門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