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1999年澳門回歸時,陳函思還只是位懵懂的初中生,正忙於為慶祝活動做彩排。今天,昔日懵懂的初中生已成為慈善機構和新興企業的負責人,工作領域涵蓋教育慈善及中葡商貿平台,範圍覆蓋國內各地及世界五大洲。以澳門為基點,以世界為舞台,這位讀過萬卷書,也行過萬里路的澳門女孩正一如既往地砥礪前行。(……)
1999年澳門回歸當天,高岸聲和同學有幸被安排歡迎解放軍駐澳門部隧進駐澳門,激動地見證這一重要時刻。在父親耳濡目染下,高岸聲選擇就讀當時冷門的工程學科,並堅信只要掌握好專業知識,將來總有地方能盡展所長,服務社會。現於職場和社團均擔任要職的他,認為回歸這個大環境造就了澳門本地人向上流動的空間,謙稱自己也是有幸在這個大浪潮之中,才有機會慢慢提升。(……)
1999年12月20日,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莊嚴升起,從此,澳門回到祖國的懷抱。那一天,陳志峰與家人共同見證這神聖一刻。眼見父母眼眸中凝聚着興奮、歡欣的淚水,年輕的他心情激動之餘,亦百感交集──那一年,不僅是澳門回歸的大日子,亦是他人生中具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1999年,是我正式投入社會工作的年份。可以說,我是與回歸後的澳門共同成長的。”(……)
1999年澳門回歸之時,十歲的周永豪剛升上小學六年班,他坦言當時自己年紀尚小,對回歸的理解與印象不深,當年最深刻的記憶,就是作為校內合唱團成員,快樂地與同學們一起學唱歌曲,準備在慶祝回歸活動上演出。長大後,他漸漸理解到回歸對澳門的深遠意義,現時澳門的社會和諧、經濟穩定,都離不開祖國對澳門的關愛與支持;事實上澳門在更早的時期已與內地關係緊密,民心實早已回歸。(……)
“我們不單止看到高樓大廈、城市硬件大規模建設,更重要的是看到居民的生活有所改善,物質及精神生活質素都有所提升。”吳志良談起澳門回歸近二十年的社會變化如是說。吳志良於1988年加入澳門基金會,2010年出任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一職至今。時光荏苒,他與澳門基金會一同走過三十載,見證澳門社會的發展變遷,感悟良多。(……)
在澳門出生的李沛霖,除了孩童時期有一、兩年隨家人回鄉居住外,他一直都在澳門生活、學習和工作。被問及如何看待澳門回歸時,他自言對澳門回歸前後以至回歸近二十年間澳門的轉變有着深刻的感受。(……)
2017年,人才發展委員會與澳門基金會聯合舉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實習計劃”,林嘉雯和黃君怡通過重重考驗,獲選成為實習人員,遠赴秘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當地辦事處實習。在秘魯的一年裡,她們學習融入當地生活、學習西班牙語適應工作、走進貧民窟當義工……所見所聞,都豐富了她們的人生歷練。
1999年澳門回歸時,譚志廣還是一名初三中學生,對於回歸前的治安不良問題,他如今想起仍心有餘悸。十七年來,譚志廣在文物保護方面,擔當過由學習者、參與者、推動者、策劃者、倡議者、帶領者到研究者的每個角色。由最簡單的導賞任務、籌劃活動、為相關議題發聲,到帶領團隊成員繼續開展文化遺產事業,甚至親身投入研究工作,每個階段都是一步一腳印,讓更多人關心與重視文化遺產保護,讓澳門這個小城能在國際文化舞台上大展光輝。
1999年澳門回歸,當時十歲左右的裴先達還是小學生,他通過收看電視,留意到與回歸活動相關的新聞報道。在大學時期愛上“打辯論”的裴先達,在遲遲未有機會參賽下咬緊牙關堅持下來,並在多項賽事中贏盡鋒頭。畢業後,他與一眾志同道合的朋友創立澳門演辯文化協會,致力推動演辯教育和文化推廣的工作。(......)
1999年回歸時,施妮娜是一名小六準備升讀中學的學生。她一直在教會學校學習,記得學校在愛國愛澳教育方面較為簡單,但在很早期就展開了普通話課程。她指自己對祖國的認識是源自父親:“因為爸爸很關注國家的情況和發展,常看新聞聯播、相聲小品和體育比賽等不同類型的節目,中央電視台也陪伴着我成長。”家庭的氛圍讓她自小便感受到國家的變化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