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al 小話兒 signal
【正向專題】遠赴非洲 挑戰自我——專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習計劃人員余玉儀、陸婉華
小話兒, 正向專題 28.11.2018

2017年,人才發展委員會與澳門基金會聯合舉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實習計劃”,余玉儀和陸婉華獲選成為實習人員,遠赴非洲的莫桑比克和喀麥隆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當地辦事處實習,為期一年。一年裡的成長和蛻變,都是由一點一滴的堅持、一個個無悔的選擇和甘之如飴的回憶所累積而成。

【家和萬事興】走進大灣區
家和萬事興, 小話兒 26.11.2018

這幾年,越來越多朋友到澳門鄰近的地方生活和謀生,距離或遠或近,除了離開家鄉,其他方面都感到滿意。離開澳門,市場環境和發展空間是很現實的問題,有時就是時勢使然。但無論走到哪裡,始終心繫自己的家園這一點是不會變的。(……)

【家和萬事興】登山
家和萬事興, 小話兒 18.11.2018

在這個城市已經生活了好久,但其實我們對於很多地方都是陌生的,我們還沒有覺悟到需要用時間來好好欣賞它,發掘出它的美。其實我們一直以為的小城,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麼小。只要我們願意在這裡多走動,其實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駐足、值得書寫和記錄。(……)

【家和萬事興】無用之用
家和萬事興, 小話兒 12.11.2018

西灣湖雖然用來消閒和娛樂的東西一點都沒有,但這裡卻能夠安慰着每一個遊人的心靈。坐着長椅,看着人們在路邊跑步踏自行車揮灑汗水,可以看選手在湖中以穩定的節奏做撐艇練習。、情侶散步、老人溜狗。……從早到晚,這裡遠看彷仿彿死氣沉沉,但細味其中,卻感到充滿着寧靜悠閒的生命力。(……)

【澳門回歸20周年專訪】把我的所有傾注澳門——蔡凱琳以仁愛製藥
小話兒, 澳門回歸20周年專訪 9.11.2018

1999年澳門回歸,一位女中醫師決定在這偉大的歷史時刻,完成人生裡最重要的夢想,就是在澳門創建一家投放其畢生心血的藥廠——海倫製藥。她把數十年臨床醫學經驗累積的智慧財產,留在澳門這片土地上。十九年間,這間製藥廠與澳門一同成長,不管歷經多少風雨,無畏無懼,迎難而上,把“澳門製造”以“海倫牌”走遍了世界多個國家。而創建這間藥廠的女中醫師,正是蔡凱琳。(……)

【正向專題】《芝麻高高》敢想敢飛——夢想計劃協會十周年推原創歌舞劇
小話兒, 正向專題 7.11.2018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在經濟發展迅速的城市,人們很容易會忘卻了“夢想”,每天營役工作,沒有了“夢”,失去了“想像”。而成立於十年前的“夢想計劃協會”,一直堅持着團結本澳視覺藝術、音樂界、專業藝術家和文化工作者,推廣本地原創音樂文化發展。最近其籌備的《芝麻高高歌劇團VI——乞嗤!》原創歌舞劇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家和萬事興】極目遠方的療效
家和萬事興, 小話兒 5.11.2018

遠處的景色隨着時間的遷移而不斷地改變着風景:從清晨到黃昏直至入夜。世界和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改變。對於未來,我們只要有個大概就可以了,並不一定要看得那麼清楚。要知道,遠方從來沒有答案,未來在等待的,就是你當下的決定。(……)

【澳門回歸20周年專訪】心懷大愛,以德育人——楊秀玲的傳道授業之路
小話兒, 澳門回歸20周年專訪 4.11.2018

經歷過澳葡時期、澳門回歸,澳門資深教師及學者楊秀玲證着本地教育界,特別是英文教育領域的變遷。回歸祖國後的澳門,在她看來更是等同於迎來一個“新時代”——一個充滿着無限可能性及挑戰性的美好時代。作為澳門英語教育界中流砥柱的楊秀玲,又會對新一代的澳門青年有怎樣的期盼呢?(……)

【澳門回歸20周年專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湯梅笑素手拈來
小話兒, 澳門回歸20周年專訪 1.11.2018

談到1999年澳門回歸,以“林中英”為筆名的澳門資深作家湯梅笑(笑姐)表示,記得當年自己過得前所未有的忙碌與充實。身為《澳門日報》副刊編輯、澳門筆會一員的她,頻頻接到來自祖國不同媒體與機構的提問,“澳門的文學生態如何?澳門有哪些作家和文學作品?可以替我們組稿嗎?”澳門回歸祖國,不少內地同胞對澳門充滿好奇,希望從澳門作家的口中或他們的文學作品中找到答案。(……)

【正向專題】萬聖節,玩不停——社區志願服務協會促親子同樂
小話兒, 正向專題 31.10.2018

提到“萬聖節”這西方傳統節日,我們腦海裡總浮現出陰深恐怖的鬼屋、突然跳出來嚇你一跳的木乃伊和毛茸茸的黑蜘蛛……除此之外,還有甚麼呢?近日,由澳門社區志願服務協會所舉辦的“2018志願社區,和諧家園系列活動——萬聖節社區親子日”則以“家庭的愛與溫暖”為主題,一除萬聖節的恐佈氣氛,透過活動拉近父母與子女間的親子關係,並在遊戲中讓小孩子學習愛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