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這個暑假,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系的趙芷晴就要升大四了。按照內地高校的慣例,大四是在校生脫離校園生活、正式進入社會工作的一個緩衝期,期間學校不再開設任何校內專業課程。除了準備考研和出國的學生,大部分人的選擇均是實習。趙芷晴也不例外,這個假期她選擇了一家在澳門的人力資源管理公司作為她的實習單位。(......)
在西南大學讀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澳生何滿濠,坦言從一開始就已經有明確的目標:在專業的選擇上,要麼是修讀心理學,要麼就選擇翻譯類的專業。西南大學的心理學學科是全國前五的優秀學科,修讀該專業既是充滿挑戰,其壓力也不容小覷。在大學學習的壓力主要來源於課程內容的專業性,以及與同學之間學習基礎的差距。在學習的過程之中也有遇到挫折,但是抱着不懈的態度,何滿濠仍然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期盼。他寄語未來有志在外地升學的學弟學妹,要以開闊的眼界看待未來。(……)
每年的大學開學時期,是人生新一頁的開始,當年前往武漢大學讀書的甘卓佳也不例外,他曾經歷過異地戀、失戀、挫敗……也在大學中發生了一件件難忘的經歷,就如他口中所說的:“這所大學,成就了現在的我。”(….….)
現時就讀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系的蕭浩霖,經過三年的北上學習生活後,已經進入了大學生涯的尾聲。這位南方的小男生在北京學習,求學和生活路上遇到了甚麼困難?與五位來自五湖四海的室友們為何相處得像“閨蜜”一樣?蕭浩霖與我們談談南北生活的大不同。
澳門和內地的教育環境不同,不少澳門學生到內地升學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才能追上課業。即將升上南京大學臨床醫學系四年級的岑悅榮,雖然高中大部分同學選擇去台灣讀大學,但他毅然選擇到南京讀醫科。(……)
蔡玉琼兩年多前隻身到了天津南開大學修讀口腔醫學,性格文靜慢熱的她要離開父母,跳出舒適圈,去適應一個陌生的學習環境,曾壓力大得想馬上訂機票回家。可喜的是,她後來也慢慢適應了人在異鄉的大學生活,繼續朝當牙醫之路進發。(……)
一個南方男孩從澳門來到北大學習,很快便感受澳門人與內地人在教育上的巨大差異。首先是朋輩之間的壓力,在北大,陳佳慶便發現身邊的同學在學習上的表現都十分優秀,令本來成績一直處於中上的他,頓時感覺到自己的優勢與光環剎時黯淡起來。(……)
現就讀於華僑大學的李宏熙,熱心參與學校義工活動,策劃了為留守兒童設立圖書閣的活動,更遠赴德化縣的山區親身拜訪,體驗簡樸的農村生活,被內地的山區的弱勢民眾所感動。(……)
離開熟悉的城市,開展人生新的階段,似乎是不少人都有過經歷。現在於浙江大學修讀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學系的李敏婷,回憶起高三畢業那年,依然記憶猶新,滔滔不絕地憶述當年送別一個個同學離澳的情境。(……)
一般人到內地讀書,可能會選擇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但黃晶瑩卻偏偏選擇了當年較少澳門學生入讀的四川大學。她隻身來到內陸城市,目的是要修讀一門自己熱愛的學科──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