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al signal

作者: mpea

自開放後“吸粉”無數的觀音像海濱休憩區,成功贏得大人小朋友歡心。作為一個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的休憩區,當中的休閒康樂空間可謂一應俱全,最適合一家大細放假親子玩樂。一齊來睇睇到底有幾吸引!

休憩區設有兒童遊樂區、步行徑、茶座、多功能球場、健身康樂區、門球場、滾軸溜冰場等,滿足一家大細的休閒康樂需求。

■兒童遊樂區樂滿Fun
兒童遊樂區佔地面積約2,700平方米,引入了新穎的遊樂設施,包括親子共融遊具,並劃分不同年齡區域,設數組適合五至十二歲,含攀爬元素,可鍛鍊身體協調性及平衡感,兼具適度挑戰性的大型遊具,讓小朋友在玩樂中學習不同技巧及鍛鍊體能。

■海濱步行徑觀海景
綠樹成蔭的海濱步行徑長約400米,沿途可以觀賞科學館至觀音蓮花苑一帶的海岸景色。

■茶座區享便利
茶座區設有新穎遮陽造型的茶座、自助售賣服務區,親子廁所及哺乳室,以友善設計讓不同年齡層使用者共享海濱休憩區。

■健身康樂區“動”起來
健身康樂區包括門球場、滾軸溜冰場及多功能球場,為市民大眾及青少年提供多元的運動選擇,提供不同強度的健身及運動設施,鼓勵市民多做運動,強身健體。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攝影:陳顯耀
*圖片使用已獲授權 | 轉載時請註明出處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 請勿用於商業用途
*資料參考:澳門市政署 、市政署澳門自然網

街知巷聞的“祐記龍鬚糖”在澳門已有逾四十年的歷史。創辦人之子阮銀釗(Kenny)不想龍鬚糖這門傳統手藝在澳門沒落,在外國完成學業後便從父親的手裡將品牌與技藝傳承下來。

阮銀釗(Kenny)

“一揉一搓一扭一拉”

龍鬚糖製作技藝於2020年被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這種中華傳統點心小食製作技藝在我國民間流傳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一揉一搓一扭一拉”,每一條比絲線還細的雪白“龍鬚”,都是經過多重複雜工序製作出來的。雖然龍鬚糖所需的原料簡單,但過程中每個步驟都環環相扣,環境的溫度、濕度都有講究,輕微的變化都有可能影響龍鬚糖的口感。為避免長期接觸空氣受潮,完成後快速且嚴密的包裝,也是保持龍鬚糖新鮮的秘訣。

逾四十載手藝積澱

作為“祐記龍鬚糖”的傳承人,Kenny現時除了保留傳統的口味,還不斷創新、研發獨特的款式,更把龍鬚糖帶到全國各地進行推廣、交流。不僅如此,“祐記”還會舉辦“龍鬚糖手工藝體驗班”,讓更多大小朋友對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更深入的了解、認識。

【項目資助:澳門基金會】

~~~用力點讚 歡迎分享~~~

歡迎轉載MPEA原創內容,請註明出處來自“澳門正能量協進會”

網站:https://mpea-plus.org/

微信號:macau-mpea

Facebook:@MACAUMPEA

未獲授權下請勿對原創內容進行修改,感謝支持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