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女性青年創業者,吳子寧在忙碌的工作中堅持參與了不少澳門回歸後的青年工作。對於社會不少人冠予年輕人“草莓一族”(注重玩樂,但抗壓力、積極性差)的稱號,她說:“其實澳門有不少有抱負、懂感恩、肯努力的青年。儘管目前屬於金字塔頂的澳門人才不多,但我們澳門人可以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
來自葡萄牙的Rita Cerqueira Portela在四年前來到澳門工作。任職建築師的她為人活躍,喜歡與本地人交流,在澳門的四年間,她不斷學習並認識到一班朋友。Rita說她感到很開心,因為被一班對自己好的人包圍着。(......)
1999年澳門回歸,當時剛升上初中的梁建婷在這一年開始學習演戲,她慶幸自己在中學沒有真正建立起其他興趣前,首先發現了戲劇,由於戲劇是群體活動,加上表演形式多樣,令她得到很多啟發。在戲劇路上,梁建婷認為自己是“幸運兒”,沿途不斷遇到賞識自己的“伯樂”,亦得到不少演出機會,從而提升自我。
蔡田田是澳門知名建築師,也是澳門建築師協會前副會長,擔任不少地區和本澳專業、文化和社會服務機構重要職位。由於外祖父陳焜培是澳門著名建築師,在家族濃厚的建築學氛圍耳濡目染下,長大後的她亦以建築設計為終身事業。1999年澳門回歸,蔡田田和很多澳門人一樣,當時在家裡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視機直播,期待着這重要的歷史時刻,這份期盼,包含着對整個未來社會的希望與祝福。
加拿大籍的François Girouard和太太因緣分在澳門邂逅,又因愛令他在澳門這座小城定居下來。現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他,表示會選擇活在當下,積極融入現今生活的地方。他說,“這裡有我的家庭,我很開心在這裡。我很開心因為我很開心。”到底這麼樂天、平和的態度,是怎樣才能孕育出來的呢?
澳門科創項目 “納米銀柔性透明導電材料及技術”喜獲佳績, 揚威國際!該項目在首屆“澳中致遠創新創業大賽”奪冠后,作為澳門地區代表獲推送晉級京津冀-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及阿里巴巴諸神之戰全球創客大賽。並在阿里巴巴全球諸神之戰創客大賽撼贏逾六十支勁旅,勇奪全球總決賽冠軍,獲得優先入駐全球阿里巴巴創新中心的資格。(……)
要精通多國語言並非易事,能將一種語言的精粹轉化為另一種語言,需要多年的努力學習和實踐經驗。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英文系副教授李麗青,是澳門資深的中英同聲傳譯員。1999年澳門回歸,當時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李麗青,受慶委會(澳門各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邀請擔任“邁向美好明天”大巡遊活動英語及普通話司儀,與市民一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
1999年澳門回歸,就讀中學的陸奧雷通過投稿,賺取了他人生的第一筆“文學收入”,建立了自信。之後他決定“棄理從文”,開啟了通往文學之路。澳門回歸即將踏入二十年,小城在持續發展,文學界亦新人輩出……到底文學這條道路上的風景如何,讓我們跟着陸奧雷一起探索。(……)
人活在世上本身是很困難的,我們都有各自要面對的困境。不要因為知道這世界的黑暗就停止發光,不要因為機會渺茫就輕易放棄做利他的事情。每個人都能以某種方式,繼續燃點希望。小火種聚集在一起,便能照亮一個未來。薪火相傳,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的引路人,為別人帶來希望。(……)
所有的計劃在成功以前,不管計劃是否周全,都要面對很多不合理、不理性的批評。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做好計劃,友善釋疑,並認真執行,真正做出成績來。只要做出成績來,曾經質疑你的,將再站不住過去的立場,開始認同你,因為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