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五年前到希臘採訪歐債危機時,每星期都有二、三次大規模示威抗議,參與者大多是年輕人,我擠身在他們其中,感受到他們的憤怒。老實說,希臘至今的情況比香港差好多倍,當地年輕人真的感絕望,我眼見其中青少年示威者,戴著頭笠,彎下身鑿路上石磚、酒店大門前的大理石,就這樣用力向前拋出,這舉動出於迷失情緒多於理想。(……)
在我們漫長的人生中,有些事是可以預期的,但更多事是存在變數和不確定性。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個“準備”到底說的是甚麼呢?(……)
我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想過怎樣的生活,有甚麼愛好和興趣值得全情投入的做下去?只要這些東西能早早確定了,我們人生的自傳也許才比較好寫下去。(……)
每一年的第一季總是特別的忙碌,從前一年的十二月為明年做計劃,到第一季開始執行實踐,家興通常是為了讓年末時過得清閒些,所以急不及待地把一整年的事情都在第一季度內準備好,安排好,盡快做完做好,後面也就有更多時間進行修改、調整和提升。(……)
這個春天,天氣反常、霧霾嚴重,到處都是生病的人。愁雲慘霧底下,禍不單行的就是世界各地不斷發生的天災人禍......地球生病了,居住在這個星球的我們,又怎可能健康呢?(……)
現代人的社交網絡,朋友眾多,要把通訊錄裡面的朋友記住,絕對要比韋小寶時代困難,若不依靠科技,是萬萬沒有天賦處理那麼大的訊息量。不是我不想記下來,而是今天我們除了家人、親密朋友(死黨)、普通朋友,還有聚會過的網友、沒見過真身的網友這樣一大堆。(……)
記憶力好的人,在工作和人際交往上,總是事半功倍,說到底,其實不過是比別人能記住更多的名字、能認出更多的臉而已。同事之間每天問一下好,記得對方的名字,親切感自然增加,也是同事關係的重視表現。(……)
造船工藝是手作,不能只難靠文字、圖片來傳承,外行人亦很難理解其奧妙。沒有模型實物,要讓大部分屬“門外漢”的我們深入了解造船文化,談何容易呢?由文化局澳門歷史檔案館主辦的“匠心獨運──溫泉造船工藝展覽”,正好讓大眾進一步了解造船業的工藝、歷史與文化。(……)
作為參與及領導對抗非典型肺炎的醫生,沈祖堯說經過那場疫症,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從精神上、從自己對人生的思考上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看事情不一樣了”,所以他才用《不一樣的天空》作為書名,回憶那一段抗疫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