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澳門回歸,當時剛升上初中的梁建婷在這一年開始學習演戲,她慶幸自己在中學沒有真正建立起其他興趣前,首先發現了戲劇,由於戲劇是群體活動,加上表演形式多樣,令她得到很多啟發。在戲劇路上,梁建婷認為自己是“幸運兒”,沿途不斷遇到賞識自己的“伯樂”,亦得到不少演出機會,從而提升自我。
蔡田田是澳門知名建築師,也是澳門建築師協會前副會長,擔任不少地區和本澳專業、文化和社會服務機構重要職位。由於外祖父陳焜培是澳門著名建築師,在家族濃厚的建築學氛圍耳濡目染下,長大後的她亦以建築設計為終身事業。1999年澳門回歸,蔡田田和很多澳門人一樣,當時在家裡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視機直播,期待着這重要的歷史時刻,這份期盼,包含着對整個未來社會的希望與祝福。
要精通多國語言並非易事,能將一種語言的精粹轉化為另一種語言,需要多年的努力學習和實踐經驗。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英文系副教授李麗青,是澳門資深的中英同聲傳譯員。1999年澳門回歸,當時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李麗青,受慶委會(澳門各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邀請擔任“邁向美好明天”大巡遊活動英語及普通話司儀,與市民一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
1999年澳門回歸,就讀中學的陸奧雷通過投稿,賺取了他人生的第一筆“文學收入”,建立了自信。之後他決定“棄理從文”,開啟了通往文學之路。澳門回歸即將踏入二十年,小城在持續發展,文學界亦新人輩出……到底文學這條道路上的風景如何,讓我們跟着陸奧雷一起探索。(……)
1999年,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何佩芬以澳門中華總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的身份,推動和舉辦多項活動,與市民一同慶祝這個大日子。她說,12月20日當天在金蓮花廣場見證的情境仍歷歷在目,心情十分興奮、激動。(……)
1999年12月22日晚上,澳門回歸祖國的熱烈情緒還包圍着整個小城的每家每戶,二十個澳門社會團體及民間學校,共三百多位演出者,在這個晚上聚首於“澳門回歸頌文藝晚會”。當時來自嶺南中學的音樂老師、女高音史文在眾多曲目中為澳門回歸這個特別的時刻選取了《中國大舞台》,深情地唱出了對澳門回歸祖國的期盼與祝褔。(……)
2018年的暑假對大多中學生而言,可能與往年一樣沒有太大分別。而剛滿十四歲的麥天恩,在這個夏天,成為第十八屆亞洲運會澳門體育代表團中年紀最小的成員,出戰亞運會乒乓球項目賽事,度過了一個意義非凡的“夏令營”。 作為回歸後在澳門出生,與澳門社會一同成長的“00後”,麥天恩對澳門回歸又會有怎樣的想法呢?(……)
1999年澳門回歸時,曾詠欣(Nicola)一家在充滿喜悅的氣氛中,透過電視見證政權交接儀式。在一次機緣巧合下,Nicola踏入演藝圈並成為一名全職歌手。澳門回歸將即將踏入二十年,經濟穩步增長,政府比過往更支持文化娛樂事業的發展。面對時代帶來的新機遇,Nicola對未來又有怎樣的期盼與規劃呢?(……)
1999年澳門回歸,當時還是中學生的袁紹珊,目睹着基層家庭生活現狀的各種境況,從小便明白到幸福並非必然。回歸後,澳門整體經濟環境轉好,社會的公共資源增加,澳門文學界新人輩出,作為詩人的袁紹珊已成為新世代作家群中份外耀眼的一位。對於“流動”這個當代世界的關鍵詞,她又會有怎樣的見解呢?
莫志偉積極參與青年事務工作,並以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為方向做好青年工作,廣泛團結各界青年,幫助和引領他們向上流動。澳門回歸即將二十周年,社會正面對新發展態勢,莫志偉又會對青年人有何寄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