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朝暉(Aglaia Kong)這名字對大眾來說可能有點陌生,但她有份參與和製造的重大IT發明,你在日常生活中很大機會聽過、看過或接觸過。過去在農村長大、來澳升學的小女孩,如今已成為一位擁有多項專利的傑出工程師,並先後在Cisco(思科)和Google(谷歌)等著名企業任職,工作成績備受肯定。之所以做到“能人所不能”,只因她不忘自己七歲時立下的太空夢,以及對世界保持好奇心,熱衷研究和發明。她寫下的IT程式,給無數人的生活帶來便利。(......)
“1999年,中學畢業的我剛到廣州暨南大學讀書,正在適應新生活。還記得回歸那一日,我特意坐了幾個小時的車回澳,看回歸電視直播。雖然沒有親自到政權交接儀式現場,但透過螢光幕也感受到回歸的熱鬧氣氛。回歸對澳門來說是重要的時刻,對於我這個關心社會時事的小伙子來說更是。”這是林宇滔對澳門回歸的記憶和感受。早熟的阿滔小時候已很關心社會時事,每天待在家中的店舖看報紙,聽電台時政節目《澳門講場》,大學畢業後,他先後從事記者、議員助理、電台電視台客席主持等工作,培育出獨到的時事觸角和敏銳的觀察力。(......)
澳門的插畫在哪裡?它們無處不在:在大大小小的兒童繪本裡,有的被印在衣服上、絲巾上、明信片、筆記簿……成為了文創商品,被遊客帶到世界各地。甚麼是插畫?插畫師的工作又是怎樣?本地的插畫師正面臨甚麼困難和機遇?這次就由澳門插畫師協會會長梁子恆(Nono)帶我們走進插畫師的世界。
暑假很多朋友都出門,個人遊加上自駕,成為很多年輕人和年輕家庭的新選擇。好處當然是旅程完全自由自主,不需要受時限和按日程來行事,機動性大,想快則快,想慢則慢。不好處自然是(......)
一九九九年,八歲左右的張嘉敏在一個基層家庭中長大,由於年紀尚小,她對回歸當時的感受不深,只記得那時家境並不富裕,父母都在為居住吃喝憂愁。出身草根的她自小便非常懂事,除了認真向學,在學期間更積極參與社團活動,鼓勵青年朋友一同主動關心社會、服務市民。澳門回歸後,張嘉敏喜見經濟發展轉好,市民的生活質素有所提高,但與此同時,社會民生問題矛盾叢生,有待這一代人合力解決。當時下年輕人高呼“我討厭政治”成風時,廿多歲的她卻熱衷議政,經常在不同公開場合發表意見,向政府提建言,思考社會問題的解決出路。(......)
有沒有發現,即使自己在澳門居住多年,也可能對這裡的歷史、身邊的人、事、物都不那麼熟悉?內港一帶從前是人煙稠密、經濟活動頻繁的地方,但如今卻是需要去保育、重整、更新的社區,“天鴿”過後,相信大家對義工團隊重整社區的畫面仍歷歷在目。近期有本澳藝術工作者發起了“內港社區小誌”活動,其中的主題活動“走進內港”邀請漁業“地頭蛇”——鮮魚行總會副會長關偉銘,介紹內港碼頭一帶的漁業發展和變遷,讓市民走入社區,細味內港故事。(......)
“記得回歸當日,我坐在家裡看着電視直播交接移式,感覺就像過戶一樣。”身兼藝術家、老師和母親角色於一身的黃慧儀如是說。對於回歸,當時只是剛中學畢業不久的她,有著這樣模糊的印象。她口中的“過戶”,就像是看着澳門的主權移交,從一個身份換成了另一個身份,再開展另一個新里程一樣。但隨着回歸帶來各種機遇的增加,黃慧儀慢慢感受到回歸帶來各種不同的變化。(……)
心靈的癒合,往往比身體的癒合需要更長的時間,往往比身體的傷患更難徹底根治。挺得住的人,應該主動去關懷別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讓受傷的心靈從失落中甦醒。既然我們活着,就更應該為活着的人而活。時間,會幫助我們面對過去(⋯⋯)
在澳門出世,小時候隨父親到內地生活,當時只有六歲的羅協銘,坦言對1999年澳門回歸未有太深感受。當年各方媒體大幅報導、家人緊張追看直播,是他在記憶中對回歸的印象。長大後的他,形容澳門是中國的家人,也終於明白當年祖國尋回家庭成員的激動心情,知道那是一件何其隆重的事。他覺得澳門回歸祖國後,社會政策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發展迅速,每個人都能在祖國及特區政府帶領下安居樂業。(......)
2017年末,澳門首間提供本地電影發行服務的電影製作公司“1220”正式成立。“1220”引進頂尖的器材設備製作高質電影,成為了本地影像工作者的強大後盾。15年前,“1220”創辦人鐘楚喬(Kio)投身影視行業,選擇了看似是一條難行的路。“關關難過關關過”,15年後的今天,Kio成為了推動本地作品走出去的推手,帶着具潛力的澳門作品走進國際影展及市場中,向世界展示小城的電影力量。(......)